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8练习卷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距离高考仅剩二十多天,在这冲刺的最后阶段,老师经常给我们打预防针,告诫我们不必过于紧张,不可自乱阵脚,只要我们能够落实老师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备考,结果一定是美好的。我们从老师信誓旦旦的话语中得到了正能量。我们坚信,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我们坚苦的努力,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A.打预防针 B.按部就班
C.信誓旦旦 D.坚苦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8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减轻城郊失地农民的负担,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B.近三年来,我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使绿色食品的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步向前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这家位于洛带古镇的“中华老字号”的凉粉、凉面等小吃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色味俱佳而吸引了众多蓉城食客。
D.国家对新型经济试验区的优惠政策引发了众多省区的竞争,而成渝两地入选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这让众多的竞争者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8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语句中,上下文衔接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
②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在文学作品、绘画和话剧上都有留白。
③话剧留白指的是在话剧中演员说完一些艰涩的台词之后,为了方便观众有时间理解台词,稍微停顿一些,再接下去表演。
④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后来此技法渐渐被用到了其他绘画中,意即我们所说的留白。
⑤文学,多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的留白。
⑥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

A.⑤④①③②⑥ B.②⑤⑥①④③
C.⑥②⑤④①③ D.②⑤④⑥①③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8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注] ①己酉:淳熙十六年(1189年),当时词人正闲居于带湖之滨。②“酿成”三句:谓每夜的清风白露,酿成一片稻米花香,意即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这首词的上下片写的各是什么生活情景?请予以归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全词和辛弃疾的生平遭遇,谈谈对“闲去闲来几度”中的“闲”字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8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清] 龚自珍[注]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注] 龚自珍自幼博通多才,嘉庆十五年(1810年)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首《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8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夜到渔家
张 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首联、颔联描绘出渔家怎样的生活情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颈联与尾联所表达的心情有什么不同?试简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广东高三语文二轮专题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8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