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3月19日至21日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累计影响从新疆到台湾21个省(区、市)。图甲是我国沙尘暴移动路径示意图,图乙是西北某省区部分地方沙尘浓度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


下列关于沙尘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沙尘主要来自北路和北偏东路的内蒙古高原,西路受高原阻挡没有造成影响
B.春季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多大风或强风天气
C.黑河流域调水,恢复湿地,会造成土地沙化、盐碱化等现象
D.沙尘暴发生时沙尘浓度主要与风力大小有关

乙图显示,离地面30米内                                      (  )。

A.自西向东沙尘浓度增大
B.自地面向高空沙尘浓度增大
C.兰州随高度增加,沙尘浓度减小
D.民勤同样沙尘浓度的高度多大于其他两地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开发图。读图完成小题。

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  )。

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不法分子私开矿井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山西省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C.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过大
D.煤炭质量不高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积极开发低碳清洁的新能源,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能丰歉与海拔呈正相关
B.风能丰歉与纬度呈正相关
C.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D.风能欠缺区的分布主要与地形因素有关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  )。

A.受盛行西风影响 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受地形影响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黑点表示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小题。

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  )。

A.各大洲沿海地区 B.大气降水较多的地区
C.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 D.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影响大
B.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近年来该资源数量有减小趋势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影响
B.甲河下游受地形影响,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均受地形影响
D.均受气候影响

关于甲、乙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等
B.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进行梯级开发、发展旅游等
C.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发展畜牧业
D.乙河下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发展灌溉农业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2)。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5分)
(2)10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乙地若修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6分)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9分)
(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8分)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下图为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10分)
(2)分析与第一条输气管线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的优点。(8分)
(3)除了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10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