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测试:专题四《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小说《文明小史》中,描写一位学堂出身的少奶奶时写道:“穿双外国皮靴,套件外国呢子的对襟褂子,一条油松的辫子拖在背后,男不男,女不女的。”材料反映了这位少奶奶的服饰特点是 ( )。
A.完全西化 | B.中西合璧 |
C.固守传统 | D.女扮男装 |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四《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下列图片所示居室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近代中国同时并存。其中,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特征的是 ( )。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四《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对右图中的住宅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
B.是乡村中普通居民的主要住房类型 |
C.是城市中普通居民的主要住房类型 |
D.中西合璧是其典型特征 |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四《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纱照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 )。
①服饰的变化 ②发式的变化 ③礼仪的变化 ④是否缠足的变化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四《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中国某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一婚姻法应颁布于 ( )。
A.民国初年 | B.新中国建立之初 |
C.改革开放后 | D.维新变法时期 |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四《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一民谣的出现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一史实有关( )。
A.新文化运动 | B.五四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抗日战争 |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四《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 )。
①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 ②社会变革的推动 ③“欧风美雨”的影响
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四《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 |
B.当时服饰改革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 |
C.服饰改革紧跟社会变革的步伐 |
D.辛亥革命推动了国人服饰的变化 |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四《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 )。
A.婚礼简约 | B.自主择偶 |
C.自由恋爱 | D.夫妻平等 |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四《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