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滚动练15练习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 |
B.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
C.在向高考冲刺的几个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
D.他善于读书,常常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
B.然而,PM2.5纳入标准并不意味万事大吉、从此民众不受微尘污染之害。“凶手”露出真容只是第一步,如何“缉凶”才是最关键的。 |
C.昨天,在老年人健康咨询会上,专家推荐了一套早春养生方案,都是简单易行的方法,行动起来,健康长寿不是梦。 |
D.40~50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正处在“事业在爬坡,健康在滑坡”阶段,压力过大是容易导致突然猝死的原因。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柳宗元的诗使读者对诗人的游踪历历在目,清晰可感,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否则的话,二百多年后的苏轼何以“慨然知其所以乐而忘其在数百年之外也”? |
B.在当代中国画坛,吴冠中大名鼎鼎,有《当代中国最贵画家》之称,这可不是浪得虚名,他的“长江万里图”在2010年拍出了5 712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
D.有些恒星——超新星——的亮度跟它们所在的整个星系的亮度一样;有些恒星——黑洞——在几公里以外就看不见了。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梅花绝句(其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请围绕“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两句诗的意境和情感,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1)借鉴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以景衬情”的表达技巧,同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描写生动形象,符合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堂堂书阵百重关
王充闾
①现代文学观念认为,文学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使读者拉开心理距离,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契合其文化心态的情境或者思想。假如有一天,你拿起先前酷爱的一部作品重读,却发现它已经了无新意,也就是再也拉不开那段心理距离,这说明在你的心目中它的生命力已经开始枯萎,它已不能给出新的审美期待。
②其实,读书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发现,是在唤醒自己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的思想意识。一切能够使心灵发生震撼的、产生重大影响的,都应是一种心理的共鸣和内在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善于思索都是至关重要的。鲁迅说过,没有悲哀和思索的地方,就没有文学。有人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学者未必就是思想者。思想的自觉,是学者最高的自觉。有些书的作者很聪明,有才气,文章也流光溢彩,可就是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读过之后获益无多。同样,作为读者也应该善于思索。读书应该善于提问题,找话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我曾写过一首七绝,描绘读书犯险历难的情态:“缒幽探险苦般般,夜半劳思入睡艰。设问存疑挥战帜,堂堂书阵百重关。”
③长时期以来,人们将读书、学习的基点定在掌握知识上,“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公认的真理。知识当然重要,但更值得珍视的,是人生智慧、哲学感悟。信息、知识与智慧,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信息好比是矿砂,是所有容易获得或不易获得的事物、事实、认识的总和,可供人们据以分析与参考;知识是人们把大量的事实与认识的矿粉投入熔炉之后,提炼与组合而成的可供使用的材料。大部分知识都是专门知识,是关于某一领域、某一科目、某一程序、某种思想方法、价值准则等方面的认识;而智慧则是在生命体验、哲学感悟的基础上,经过升华了的知识,它是知识的灵魂,是统率知识的。知识关乎事物,充其量只是学问,而智慧关乎人生,它落脚于指引生活方向、人生道路,属于哲学层次。智慧是哲学的生活化、实际化。
④在读书、思考中,悟性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了知识不一定就能具备悟性。知识只有化作对生命的一种观照能力时,它才能变成智慧。因此,智慧总是与内在生命感悟和创造性思维有关,知识则未必。智慧是指能够把知识、感受转化为创造性的特殊能力。我国记录哈雷彗星的出现,始于春秋时代的公元前613年,一直到清末1910年,两千余年从未间断过,总共出现过31次。这可以称作“世界的唯一”。但是,记是记了,却没有人对它进行思索、研究,不知道这出现了31次的彗星竟然是同一个。到了公元187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没有掌握这份天文记录的情况下,只是依照牛顿的引力定律,计算出了彗星的轨道,预言了它出现的周期——每隔76年回归到太阳身边一次。可见,信息、知识重要,而运用知识、从知识出发使之成为智慧,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⑤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博学不能使人智慧。”关键在于能否使知识、学问由死变活。思考重在找到一个准确的、独特的视角。其实,哲学研索本身就是一种视角的选择,视角不同,阐释出来的道理就完全不同。
下列对于“读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文学观念认为,读书有利于读者近距离感悟文学的生命力,接受作品提供的那种契合自我文化心态的情感或思想。 |
B.从某种角度说,读书有助于唤醒读者自身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的思想意识。可视为一条便捷的自我发现的途径。 |
C.读书应善于思索,读者应该善于提出问题,在阅读中寻找话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 |
D.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计算出了彗星的轨道,预言了它出现的周期,这个事例从正面说明认真读书比掌握信息本身更重要。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部分知识都是专门知识,只有化作对生命的一种关照能力时,它才能变成智慧。 |
B.智慧关乎人生,落脚于指引生活方向、人生道路,是哲学的生活化、实际化。 |
C.哲学研索重在选择一个准确独特的思考视角,进行完全不同的思考与阐释。 |
D.信息、知识与智慧,知识、智慧与哲学,这是两组内涵完全不相容的概念。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者重读那些不能给出新的审美期待的作品会觉得了无新意,再也拉不开那段心理距离,说明这些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读者心目中已经开始枯萎了。 |
B.相对于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有些书的作者虽然很聪明,有才气,但其作品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 |
C.具备悟性,人们可以更有效地进行阅读思考,把大量的对事实实物的认识的总和加以析、提炼和组合,形成可供自己参考、使用的材料。 |
D.赫拉克利特说“博学不能使人智慧”,只有提高关于某一领域、某一程序、某种思想方法、价值准则等方面的认识,使之专门化,才能成为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