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滑(jì)戏(xī)花团锦(cù)
B.息(qī)喝(yāo)首挺立(áng)
C.浴(mù)澈(chéng)津有味(jīng)
D.寻(mì)霹(lì)为一谈(hǔn)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后来发生了分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我没想到她已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D.女娲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长篷勃起来才好。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上的云,真是        ,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有的像羊群……它们有时把天空    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      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A.多姿多彩点缀覆盖 B.姿态万千点染覆盖
C.多姿多彩点染笼罩 D.姿态万千点缀笼罩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会场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被他那精彩的讲话吸引住了。
B.马戏团里小丑的滑稽幽默,动物的顽皮可爱,引得观众忍俊不禁
C.同学们觉得他提出的办法很有创意,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只有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看似普通的紫砂变成美妙的艺术品。。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早高峰时,地铁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市政府2014年将在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发展公共交通、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如               。
①从而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②实现地铁7号线等建成通车
③筹集保障性住房7万套             ④建成市级生态绿道200公里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编写的,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B.《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荷叶 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D.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钱塘湖春行》中,用鸟的活动来表现初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                    。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明代       所写的《西游记》。孙悟空两度打败了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      擒拿孙悟空。孙悟空的变化都被他识破,后来孙悟空又变作土地庙,可尾巴没法安排收拾,情急之下把尾巴变做     ,但还是被识破了。这真是紧张又有趣的打斗。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语文运用
为了配合写景散文单元的学习,班级板报组出了一期板报,其中有一段导语没有写完,请你根据已经写好的部分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四季的语言丰富多彩:从春风中,我们读出了希望;从夏花中,我们读出了绚烂;                              ;            ,                   。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言知之者不好之者
B.非木杮日中不至,则无信
C.湮沙上果得数里外
D.僧募金修乃石性坚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十余岁    阅:              
不亦乎   颠: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                                                     
众服为确论。
翻译:                                                     
下列四图,最接近“老河兵”对“河中石兽”原因分析的是( )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济南的冬天》。(共11分)
①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上面两段文字分别写出济南冬天小山       和        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
第①段写出了济南冬天怎样的特点?分别说说划线语句是如何突出这个特点的。(5分)
依据第②段文字描写景物的特点,完成下面表格中四处空缺。

描写方位
描写内容
最有表现力的动词
山上


山尖
白色的山尖


雪色与草色相间的“山的肌肤”
穿

日落时的山色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花园》(节选)。(共10分)
花园
汪曾祺
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花园里那棵大垂柳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的时候更多。它们总像有一桩事情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两根有节的触须了。我们以为天牛触须有一节它就有一岁。捉天牛用手,不是如何困难工作,即使它在树枝上转来转去,你等一个合适地点动手。常把脖子弄累了,但是失望的时候很少。这小小生物完全如一个有教养惜身份的绅士,行动从容不迫,虽有翅膀可从不想到飞;即是飞,也不远。一捉住,它便吱吱扭扭的叫,表示不同意,然而行为依然是温文尔雅的。黑地白斑的天牛最多,也有极瑰丽颜色的。有一种还似乎带点玫瑰香味。
③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呐,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
④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息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有删节)
选文中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回忆了童年时                        的经历。
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作者童年时对蟋蟀的喜爱具体表现在哪里。
选文多处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细致生动,富有童真童趣。请以第②段中划线句为例,作简要分析。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幸福时刻”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来源:2014届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