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10练习卷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干练凋敝流线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B.震撼搏弈辩证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C.痉挛蜂拥口头禅攻其不备,出奇不意
D.伶俐凑合势力眼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10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让反贪倡廉持续迈进,是十八大以来党与政府的自我________,也是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②信息的大爆炸与注意力的分散共存,需要人们对纷繁的信息进行仔细分析和积极________。
③在由两个独生子女组建的家庭中,作为父母辈的四个人,几乎把全部心血都________在了孩子们的身上。

A.期许甄选灌注
B.期盼甄选灌注
C.期许甄别贯注
D.期盼甄别贯注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10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滚石30年”演唱会在重庆成功举办,观众们见证了重庆有史以来演出规模最大,演出时间最长,参与明星最多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同时也见证了重庆这座城市的影响力。
B.“住一处,红一片;走一路,红一线。”雷锋精神宣讲者、66岁的河北老人段荣会说,“宣传雷锋精神要立足邯郸,辐射石家庄,进军北京。”
C.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D.是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如此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其实,这两者本来就是一体,只有两者的融合——“天人合一”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10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对于刚刚去世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无论今人后世如何褒贬,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确实再造了英国,并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
B.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们却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C.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严加整治,是在普及一种公共生活常识,那就是为一己之私谋取特殊便利是违法的或不道德的,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人人有责。
D.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世界目光随之聚焦。有观点认为,非洲大陆在未来20或30年中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10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黛玉得知宝玉和宝钗结婚的消息,一病不起,甚至狠命撕宝玉送的旧帕和写有诗文的绢子,又叫雪雁点灯笼,上火盆,将绢子撂在火上。(《红楼梦》)
B.关羽拒绝和周瑜联姻,激怒了周瑜,周瑜下令吕蒙夺回荆州,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关羽的江边守军,顺利渡江,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三国演义》)
C.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当天,他们在林子里度过了倒霉的一夜。(《堂吉诃德》)
D.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起了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在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祖父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家》)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10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官塘外求得水道相,上通吴江平望,下达杭州坝子门,号为副河。丁父忧,去官。服除,授山东兖州知府。二十二年,擢运河道。
二十六年,河决孙家集,运河由夏镇至南阳两堤俱溃,清时督修筑。议者或拟用椿埽,费帑以六十万计;或拟建石堤,费以三百万计。清时少时行濒海间见筑堤捍海为田者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填土其上坚筑成堤因参用其法。以河东、西两岸皆水,得土难,令以石垒两旁,积葑其中,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曹县溢,水泻入微山湖,出韩庄湖口,闸隘,水不得泄,令于闸北毁石堤,掘地深之以泄水。事上闻,上命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清时请减低为一丈,令湖水落至丈,乃闭闸蓄水。泗水经兖州西流入府河,济宁城东旧有杨家坝,遏水使入马场湖,蓄济运,遇伏秋水涨不能泄,淹民田,令改坝为闸,视水盛衰为启闭。汶水分流入蜀山、马踏两湖,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以为节宣,并减低何家坝,使汶水南而北增。
二十九年,调江南淮徐道。三十年,擢河东河道总督,赐其母大缎、貂皮。清时以河堤岁修,司其事者每不度形势,过高帑,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乃饬所司当水涨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迨伏秋水发,耿家寨(称十四堡)水及旧堤上,赖预增新筑以免。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三十一年,运河东岸漫口,自请议处,原之。三十二年七月,授山东巡抚。高苑、博兴、乐安三县被水,清时谓小清河下流隘,故上游溢,檄所司勘验。遽疾作,乞解任,不许。三十三年,卒。
清时治水善度情形,穷源竟委。每乘小舟出入荒陂丛泽、支流断港中,或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乃见诸建置。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一十二》)
[注] ①帑:国库中的钱币。②葑:芜菁,又名蔓菁。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③节宣:节制和排放。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连接
B.过高帑糜:消耗
C.使汶水南而北增弱:减少
D.清时治水善度情形相:治理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李清时善于治水的一项是(    )
①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 ②令以石垒两旁,积葑其中 ③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 ④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 ⑤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 ⑥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清时少时行濒/海间见筑堤/捍海为田者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填土其上坚筑/成堤因参用其法。
B.清时少时行濒/海间见/筑堤捍海为田者/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填土其上坚筑/成堤因参用其法。
C.清时少时行濒海间/见筑堤/捍海为田者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填土/其上坚筑/成堤/因参用其法。
D.清时少时行濒海间/见筑堤捍海为田者/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填土其上/坚筑成堤/因参用其法。
来源:2014江西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10练习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