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政治 / 试卷选题

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比上年增长___%。(   )

A.10.3 B.8.9 C.7.5 D.7.7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烈谴责3月1日发生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并指出: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此,我们要(   )
①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
④尊重多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院士和著名物理学家程开甲院士,共同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表明我国(  )

A.把能否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
B.在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消除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立国之本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公民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也格外火爆。这说明(  )
①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
②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
③我国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我国人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不断扩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2001年至2013年的十余年间,我国多次把宪法作为“全国法制宣传日”的重点,宣传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这是因为(  )
①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总和
③宪法确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9月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一一《圆中国梦,德耀中华》在北京举行,我省许张氏、马虎、周传金三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他们的行为启示我们(  )

A.要弘扬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承担责任就是为了获得回报
C.要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
D.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0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全面介绍60多年来西藏发展进步的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60多年里,西藏走完了人类社会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走完的历程,书写了人类历史上壮丽的篇章。西藏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是因为(  )

A.我国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坚持把和平、团结、互助、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C.西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D.我国坚持民族高度自治这一基本政策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网上购物以其价格合理、选择多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据悉,2013年“双十一”期间,仅一天,某私营网店交易额突破350亿元,网店的迅速崛起说明了(  )
①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②非公有制经济对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非公有制经济在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④非公有制经济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8月13日,记述中国文字发展历程的《汉字》国际巡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古老中国文字艺术展自此开启了奇幻的世界之旅。举办《汉字》国际巡展(  )

A.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
C.有利于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
D.表明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创国际之最,“嫦娥三号”探月迈出新征程……这一系列高新科技成果对加快社会发展、增强综台国力起着重要作用,这说明(  )
①科技创新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③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④我国已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夏秋,中央派出20个巡视组,分两轮对20个地区和部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巡视。2013年9月和2014年2月,中纪委相继公布了两轮巡视结果。巡视发现,“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亲属子女经商提供便利”、“基层腐败案件高发多发”等问题层出不穷,用人不当不规范则是各地通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有利于严肃党风党纪,保持党的先进性
B.这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
C.这有利于抵制不良之风,实现社会和谐
D.这有利于党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民惟邦本,本国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实现小康,人民群众平均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②扶贫攻坚能极大地缓解我国的贫困现象
③要彻底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实施农村扶贫开发,同步富裕便指日可待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方俊明救人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终不愿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对于这样一位“英雄”,他所在单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1993年成立,但奖励对象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这两年,有人问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我觉得蛮尴尬,只好把报上的报道拿给人家看。”这些年来,妻子离开了,父亲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母亲姜春梅日夜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并将当时尚未满周岁的孙女拉扯养大。
(1)2013年,一部话剧上演后,方俊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应方俊明要求,武汉市通过收集材料,确认方俊明当年行为属见义勇为,并颁发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这是一位让无数网友感叹震撼的英雄,你认为这震撼是什么?
(2)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虽然迟到28年,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一个家庭的艰辛,一个生命的委屈,这一切都见证了善良在人们心中的恒定不变的价值。从方俊明的事迹中说说我们改如何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3)感动中国给方俊明的颁奖词: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荣誉可以迟到,英雄终有归处。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在所有人的面前。方俊明的事迹能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4)积善成德,跬步千里。你打算在以后如何向方俊明学习?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3月6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从公安部网安局获悉,昆明“3•01”暴恐案发生后,王某等45人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谣言,故意制造恐慌情绪,扰乱社会秩序,被依法处以治安处罚。希望广大网民自觉遵守法律,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社会秩序。
(1)一位网友评论说:“这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写手杜撰篡改泼污,存在恶毒攻击当今社会以及为暴恐分子正名唱赞歌的网络暴恐分子。”公安部回复称:“当务之急应该是严厉打击网络中的害群之马。”你认为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的重要意义何在?(两个方面即可。4分)
(2)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事实与真相是谣言的天敌,只有用事实才能打败谣言。而这需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共同努力。
请你谈谈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应该怎么做?(三个方面即可。6分)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情境一:学校组织科技创新活动,九年级学生小明怕耽误学习,不愿意参加。
小明的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小明平时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甚至花钱请同学帮自己打扫卫生。
小明存在__________心理,缺乏__________能力。
小明的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情境三:李大爷看到新闻上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不禁感慨道:“现在计划生育已经不再是我国的生育政策。”
你的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
(2)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你认为我国为什么这么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3)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3月5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回到了“家乡代表团”。谈到改革时,他说:“每项改革,都需要战略性考量,要将13亿人口的大国,在健康、正确的道路上行走。走得快点慢点,要看天气、道路状况。天好,路好,我们就走快点;天不好,路不好,我们就走慢点……”将近下午5时,汪洋在安徽代表团听取建议已有两个多小时,他送了安徽一句话:“去年在这样的局面下,安徽还能有这样好的业绩,确确实实不容易,安徽在中部崛起,指日可待,对此我也充满信心,祝愿家乡明天更美好。”
(1)作为一名安徽人,请你说说安徽崛起有哪些优势?
(2)请你为安徽率先崛起提出自己的建议。
(3)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无疑要在率先崛起中起带头作用。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家乡发展做些什么?

来源:2014年安徽省中考政治适应性试题政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