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广东]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句1分,共10分)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出师表》反映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
(1)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yōng lù(      )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2)听说他在那边ò(    )过一个时期,可是你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3)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 (      )。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 gù (       )。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小说构思新颖、匠心独运、情节起伏跌宕,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B.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磁湖沿岸,繁花似锦,绿柳如烟,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D.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胜”改为“胜负”)
B.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见。(在“校庆”后加“活动”)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
D.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去掉“在……中”)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续写两组句子,形成排比句,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4分)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曹刿论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公问其逐之 B.战长勺/如使人之所欲莫甚
C.先帝不以臣卑/肉食者 D.之属也/志之士望身于外也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荔枝图序 (9分)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注释:①华:花。②朵: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嘟噜”。 ③缯():泛指丝织品。
解释加点的词。(3分)
(1)春(     )  (2)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   (3)南宾守乐天命工吏而书之(   )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3分)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下列各句都是对上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序文,序是一种文体,一般以介绍书画的内容、写作意图和有关事项为主。
B.作者以其对荔枝的习性及特点的细致观察,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荔枝的形态特点。
C.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荔枝的形态特点以及不易久藏的特点。
D.本文是一篇序,可作为咏物小品,但不能算作说明文。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让人,乃众妙之门(10分)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B.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C.让人,乃众妙之门。 D.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

下面给出的四个论据,哪一项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     )(3分)

A.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B.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C.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D.是可忍,孰不可忍?

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分)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母亲的风景(17分)
①母亲的糖尿病越来越严重,导致她的视力迅速下降,多方医治都无济于事。看到我们愁容满面,母亲安慰大家:“就算看不见东西了也没啥,不耽误吃不耽误喝,没啥不好。”
②为了让她在失明前看看更多美丽的风景,我请了长假陪母亲去旅游。母亲自然是欣喜万分,却忍不住担心:“你这怎么说请假就请了呢,快和妈说说,是不是工作不顺心了?”
③“再忙也没有陪妈妈重要。”从小就嘴甜的我总能哄她高兴。
④我们大包小裹地上路了,因为母亲眼神不好,照顾起来十分不便。母亲看我忙里忙外的,很是内疚,在车上尽量不喝水,因为怕上厕所。
⑤母亲每到一地,都如饥似渴地睁大已经有些模糊的眼睛使劲地看着,有一种努力要把整个世界都看进眼里的架势。我则不停地为她拍照,母亲在每一个镜头里都笑靥如花。
⑥那一刻,我感觉母亲年轻了许多,脸颊上仿佛镀着少女的红晕。
⑦每次回到旅店,母亲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把当天看到的风景在脑海里过一遍。
⑧“知足了,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好的风景。”她喃喃地说。
⑨母亲多容易满足啊,我心生内疚,平日里总是很少陪母亲。A而现在,母亲的眼睛累了,就要关紧这扇窗户了。
⑩路走多了,母亲累了。听着我的下一步计划,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样的奔波实在让母亲有些吃不消。我暗自思忖:这就好比是强行往母亲的脑海里塞一些回忆的碎片,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我也累了,进入梦乡。梦见了小时候,手握着风车,和母亲一起在田野里飞奔。母亲把我高高地托起,转着圈儿。阳光被卷进风车里,像棉花糖,温暖甜蜜得让人晕眩……朦胧中感觉到一双手被暖暖地握着。是母亲,安静地坐在我的床边。我把眼睛眯个小缝儿,看见母亲使劲地大睁着眼睛,定定地看我,仿佛要把我整个地印进心里去。想起儿时,母亲也是习惯这样看我的啊。临睡前,母亲总是到我床边来,总是要认真地看我一会儿,直到我睡着,在梦的波浪里卷起幸福的鼾声。
我忍着不让母亲知道我醒来,我喜欢被她的手握着。B这双沟壑丛生、粗糙干硬的手,牵引的却是我柔暖光滑的一生!
第二天游览时,我问母亲今天的风景好不好。母亲说:“儿啊,就算妈看遍了天底下的风景,也不如看你啊!只要有你在,哪里都是好风景。”
是啊,这就是母亲,她看到的哪是什么风景,她看到的全是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母亲,她就算摸索在黑暗的谷底,也会有力地握着孩子的手。这就是母亲,如果我觉得寒冷,她宁可敲碎自己的骨头,为我燃起一堆大火,为我取暖。
我知道,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已深深地烙印在母亲的生命里,即便母亲失明了,儿女们也是她时时可以见到的风景。
原来,母亲的记忆从来不需要填充,因为孩子早已将那里占得满满,不留一丝缝隙。
通读全文,说说母亲对我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出三点即可)(3分)
写出文中“风景”的两层含义。(4分)
评点是一种个性化鉴赏的阅读方式。结合文章内容,请你对文中画线A、B两句进行评点。(提示:可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任选角度评点)(6分)
A.而现在,母亲的眼睛累了,就要关紧这扇窗户了。
B.这双沟壑丛生、粗糙干硬的手,牵引的却是我柔暖光滑的一生!
第⑧段母亲说:“知足了,一辈子都没看过这么好的风景”,而第段却说:“就算妈看遍了天底下的风景,也不如看你啊!”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结合选文及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4分)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难题”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内容具体、积极向上。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甲)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乙)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歌词写出了梁山好汉共同的特点“侠义”,请你仿照示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句,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选文中两个“侠义”的故事。(2分)
武松要蒋门神答应的三件事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水浒》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塑造了108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在同一类型性格的人物当中,作者也注意到人物的个性差异。试简要说说小说中鲁达和武松性格的异同。(5分)

来源:2014届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