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苏]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引力常数
B.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外推提出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
C.亚里士多德通过理想实验提出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牛顿、米和秒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311sinl00πt(V),A、B间接有"220V 440W”的电暖宝、“220V 220W”的抽油烟机、交流电压表及保险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31l V
B.电路要正常工作,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不能小于3A
C.电暖宝发热功率是抽油烟机发热功率的2倍
D.工作1 min抽油烟机消耗的电能为1.32×104J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F不变,N增大 B.F不变,N减小
C.F减小,N不变 D.F增大,N减小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绝缘杆两端固定带电小球A和B,轻杆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不考虑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初始时杆与电场线垂直.现将杆右移,同时顺时针转过900,发现A、B两球电势能之和不变.根据如图给出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B两球所带电量的绝对值之比qA:qB=1:2
C.A球电势能一定增加
D.电场力对A球和B球做功相等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带光滑滑轮的竖直杆,用轻绳系着小滑块绕过滑轮.现用恒力Fl水平向左拉滑块的同时,用恒力F2拉右侧绳端,使滑块沿水平面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过B后至C点.若AB=B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A点至B点F2做的功小于从B点至C点F2做的功
B.从A点至B点F2做的功大于从B点至C点F2做的功
C.从A点至C点F2做的功可能等于滑块克服F1做的功
D.从A点至C点F2做的功可能大于滑块克服Fl做的功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己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距离地面高度为2R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卫星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小为 B.角速度为
C.加速度大小为g D.周期为6π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两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以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个点.据此可知正确的是(   )

A.三个等势面中,c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大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大
D.带电质点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A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B,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上.轻杆A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在轻杆A与水平方向夹角α从00增加到90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受到轻杆A作用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轻杆A
B.小球B受到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轻杆A
C.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D.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对小球做正功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闭合开关S,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后,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为△U。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   )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小量等于△U
B.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减小量等于C△U
C.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l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化量△U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I的比值不变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下图中游标卡尺读数为            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

(2)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用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用DIS(数字化信息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①图线        是在轨道水平的情况下得到的(选填“I”或“II”)
②小车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为    kg,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3)某同学用小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如图所示,纸带上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s2,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实验小组准备探究元件Q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的实物连线按电路图补充完整.
(2)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        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真实值.
(3)在电路图中闭合开关S,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动片,总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调为零.原因可能是图中的        (选填a、b、c、d、e、f)处接触不良.
(4)实验测得表格中的7组数据.请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元件的I-U图线.

 序号
 电压/V
 电流/A
    1
    0.00
    0.00
    2
    0.40
    0.02
    3
    0.80
    0.05
    4
    1.20
    0.12
    5
    1.60
    0.20
    6
    2.00
    0.3l
    7
    2.40
    0.44


(5)为了求元件Q在I-U图线上某点的电阻,甲同学利用该点的坐标I、U,由R=求得.乙同学作出该点的切线,求出切线的斜率k,由R=求得.其中         (选填“甲”、“乙”)同学的方法正确.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比赛时运动员在投掷线AB处让冰壶以v0=2m/s的初速度向圆垒圆心O点滑出,已知圆垒圆心O到AB线的距离为30m,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1=0.008(g取10m/s2).问:
(1)如果在圆垒圆心O有对方的冰壶,则能否将对方冰壶撞开?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2)如果在圆垒圆心O有对方的冰壶,为了确保将对方冰壶撞开,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若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少至, µ2=0.004,则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大于多少米?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某同学利用玩具电动车模拟腾跃运动.如图所示,AB是水平地面,长度为L=6m,BC是半径为R=12m的圆弧,AB、BC相切于B点,CDE是一段曲面.玩具电动车的功率始终为P=10W,从A点由静止出发,经t=3s到达B点,之后通过曲面到达离地面h=1.8m的E点水平飞出,落地点与E点的水平距离x=2.4m.玩具电动车可视为质点,总质量为m=1kg,在AB段所受的阻力恒为2N,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玩具电动车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玩具电动车过E点时的速度;
(3)若从B点到E点的过程中,玩具电动车克服摩擦阻力做功10J,则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导轨ab、cd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导轨间距为l,b、c两点间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ef是一水平放置的导体杆,其质量为m、有效电阻值为R,杆与ab、cd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导体杆,使导体杆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上升高度为h的过程中,拉力做功为W,g为重力加速度,不计导轨电阻及感应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求:

(1)导体杆上升到h时所受拉力F的大小;
(2)导体杆上升到h过程中通过杆的电量;
(3)导体杆上升到h过程中bc间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内存在与x轴成300角斜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400N/C;第四象限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x轴方向的宽度OA=20cm,轴负方向无限大,磁感应强度B=1×10-4T.现有一比荷为=2×1011C/kg的正离子(不计重力),以某一速度v0从O点射入磁场,α=600,离子通过磁场后刚好从A点射出,之后进入电场.

(1)求离子进入磁场B的速度v0的大小;
(2)离子进入电场后,经多少时间再次到达x轴上;
(3)若离子进入磁场B后,某时刻再加一个同方向的匀强磁场使离子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所加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如图(a)所示,斜面倾角为370,一宽为l=0.43m的有界匀强磁场垂直于斜面向上,磁场边界与斜面底边平行.在斜面上由静止释放一正方形金属线框,线框沿斜面下滑,下边与磁场边界保持平行.取斜面底边重力势能为零,从线框开始运动到恰好完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线框的机械能E和位移s之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图中①、②均为直线段.已知线框的质量为m=0.1kg,电阻为R=0.06Ω,重力加速度取g=l0m/s2.求:

(1)金属线框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到恰完全进入磁场所用的时间;
(3)金属线框穿越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最大电功率:
(4)请在图(c)中定性地画出金属线框从开始运动到完全穿出磁场的过程中,线框ab边两端的电势差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来源:2014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