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四川]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南朝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原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下列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可与《风》、《骚》对应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贞观政要》载:“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逆,减死徙边。时有上言者曰:‘甑生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太宗曰:‘虽是藩邸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材料表明

A.唐朝君主权力明显加强 B.太宗注重维护司法公正
C.唐朝政权内部斗争激烈 D.太宗坚持法家思想治国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清朝顺治九年(1652)—光绪十四年(1888)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表(据申学锋《清史研究·清代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变化述论》编制)。由此可以推知清朝在此期间

A.经济结构与社会变动促使税收结构变化
B.税收总量持续下降表明国力正逐渐衰落
C.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放弃了财税传统模式
D.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得以持续增长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850年到1899年,中国人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4:1;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年到1940年,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著作多两倍。这一现象折射出近代中国

A.重道轻器、文官治国的传统根深蒂固
B.民族工业急需的科技人才极度匮乏
C.始终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近代化模式
D.正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学习西方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五年内在湘、鄂、赣区域由政府投资2.7亿余元,建设包括钢铁、煤矿、电冶等12项、30余个大型厂矿……五年后(民国三十年)钢、铁、铜等类产品应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别加大对该地区煤矿的勘探工作……对我国特产而世界急需的钨、锑、锡等,由中央统制对外贸易。”从材料可见

A.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
B.政府工作重心已转向经济建设
C.大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D.中共已完全丢失了南方根据地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抗战大后方四川输往抗战前线的350万壮士中,主动请缨的安县青年王建堂,从父亲王者成处得到的嘱托,竟是一面按常理无法理解的“死字旗”。一个“死”字浓缩了弱族在马革裹尸中涅槃重生的历程。该“死字旗”及其内容不能证明

①父亲王者成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②当时国人对抗战胜利普遍不抱希望
③王氏父子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④川军已成为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946年江苏常熟一家私人理发店的开张仪式。据此可知

A.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恢复发展
B.政协会议实现了国内的民主与和平
C.中国正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D.常熟地区理发行业的技术非常先进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礼记·中庸》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下列人物的为政理念与该主张最接近的是

A.梭伦 B.亚历山大二世 C.默罕默德·阿里 D.明治天皇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际金融报 2011·9》载:1933年美国生育率快速下降到2.17,年出生人口下降到230.7万……但1943年却达到310.4万、1957年430万。1976年生育率再次降低到1.74……1990年上升到2.08,年生人口上升到416万。这些变化反映出美国

A.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观念 B.经济体制与人口结构相互影响
C.社会保障制度正逐步健全 D.全球扩张战略不利于和平发展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在2010年取得突破,前者同意发达国家向新兴大国转移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重,使整个发展中国家投票权重升至47.19%;后者确定在2012年前向包括新兴国家等在内的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这表明

A.西方仍然主导着布雷顿森林体系 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正加速发展
C.新科技革命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D.新兴经济体正加速改变世界格局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建议国史院修撰《国史前编》时“欲至其详细,当从海外各地再行收集材料,乃可呈采。”“若里居、生殁、婚异,凡为群之众,非家乘(注:族谱)一无所稽焉……家乘所详,视官史且信”。孙中山意在强调

A.民间史料比官方史料信度高 B.史料孤证不立,应广搜博采
C.要坚持民生主义的史学观念 D.治史应立足国情并学习西方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著名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作为长时段的实在,文明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事实上,近百年来的史学,除人为的断代史和个别的长时段解释外,几乎都是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历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都是短时间。”由此可见,罗布代尔认为史学研究应该
①放弃政治史的研究 ②穷尽人类一切历史 ③进行长时段的研究 ④整体把握人类文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农业经营模式,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并厉行除旧布新,力求富国强兵。但历代对此褒贬不一。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苏轼上书神宗:“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 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

(1)简析材料一中商鞅的变法措施对农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归纳董、苏二人否定商鞅变法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发点。
材料二 张謇为近代著名实业家,曾创办通海等盐牧公司,为大生纱厂等提供原料。

图1 通海垦牧公司      图2 通泰盐垦公司债票         图3 大生纱厂股票
张謇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义兼本末,……义有先后而无轻重。”“考之泰西各国,近百年来,讲求农学,务臻便利。”“农以垦荒为先”,“农产之重要,无过于棉”,他说:“我国有小农而无大农,故终岁勤动,往往仅足自给。……当集公司而兴农业。”建议“久荒之地,听绅民召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国人能为地主而资力不足,外国人有资力,又有技术,而不能为地主,非合并而利用之,无以收化荒成熟之效。但须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并亲身实践,于1901年联络汤寿潜等人发起报股,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图1)。公司从1911年始有盈利,1911至1925年的15年中获利尤为丰厚,纯利达84万余两,几为原始投资的3倍。自是以后的20多年间,在苏北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利用沿海滩涂建立起了数十个垦牧公司及其它相关企业(图2—3),掀起了一个围海造田的热朝。
—— 摘编自:苑书义《清史研究·孙中山与张謇的农业近代化模式述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通海垦牧公司”经营模式的特点。为什么该公司在“1911至1925年间,获利尤为丰厚”?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农业经营模式的看法。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美改革农业经营模式的系列举措

国家
时 间
农业文件及其调整措施内容摘要
美国
1938
《农业调整法》:加强农业计划,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1949
《1949年农业法》:调控农产品价格,解决生产过剩,实施环境保育计划。
1985
《食物安全法》:降低价格支持成本,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1996
《农业完善和改革法》:完善市场导向,减轻财政压力,促进农产品出口。
2008
《食物、环境保育与能源法》:安全保障补贴,永久灾害援助,推广科研。
中国
1958
《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建立农村人民公社。
1983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合作化新发展。
1985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
2005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加快科技进步。
200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水利化、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
2012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农业科技创新。
2013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生态化、合作化、规模化、现代化。

(3)据材料三,概括中美改革农业经营模式系列举措的共同发展趋势。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明北京城,为元大都改建而来,规模进一步扩大。其布局可见其整个建筑处于中轴线上,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明宪宗实录》载:“成化四年初春,京师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宪宗于是遣百官“焚香祭天以驱风霾”。

(1)材料一中,京城的布局和宪宗的行为体现了哪些思想观念?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明北京城出现“黄雾蔽日”的原因。
材料二 伦敦自1813年开始就出现雾霾(大量悬浮微粒形成的混浊气象)天气,曾是著名的“雾都”。议会在1821年开始就出台了一系列环境卫生保护法,但基于种种原因,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立法并未得到认真落实,直至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伦敦市约10万人生病,死亡约4000人,英语中出现了一个新词组“Killer Fog”(杀人的雾)。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伦敦“雾霾”长期未能有效治理的政治因素。
材料三 “伦敦烟雾事件”对英国人震动很大。1954年到1968年,伦敦先后出台《伦敦城法案(多项赋权)》、《清洁空气法》、《空气污染控制法》等,并严格执行与普及推广,产生了良好效果。80年代,英国政府出台系列严格限制小汽车尾气排放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自行车。1995年出台治污全国战略《环境法》,并责成工业、交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强制落实。2001年出台《空气质量战略草案》,加强PM2.5的监控,进一步消除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此外,为缓解交通拥堵,政府2003年开始征收“交通拥堵费”,用于改善伦敦公交系统;鼓励市民乘坐公交或骑自行车,开辟更多的绿化带,以及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等。经过不懈努力,虽然“雾霾”并未最终远离伦敦,但已难再现当年情景。2013年10月,随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森访问北京的伦敦发展促进署CEO戈登·伊恩斯在谈到北京的“雾霾”天气时说道:“污染问题是所有大城市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北京可以向伦敦学习。”
(3)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评戈登·伊恩斯“北京可以向伦敦学习”的观点。

来源:201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二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