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练习卷
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原因 |
结论 |
A |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
苯和乙烯分子都含有碳碳双键 |
B |
乙酸乙酯和乙烯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 |
两者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C |
乙酸和葡萄糖都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
两者所含的官能团相同 |
D |
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两者褪色的本质不同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 ②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③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⑤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⑥糖类、蛋白质、聚乙烯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⑦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A.除①③⑤外 | B.除②④外 | C.除①⑥⑦外 | D.除②④⑦外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水发生取代反应 |
B.有机反应中,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反应等不完全是取代反应 |
C.乙醇、水与钠反应的现象相同 |
D.乙苯(![]()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烷烃的通式为Cn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 |
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烷 |
C.1 mol苯恰好与3 mol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 |
D.通式为CnH2n+2中n=7,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5种 |
分子式为C4H10的烃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下表中所列的都是烷烃,它们的一卤取代物均只有一种,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6项应为( )
1 |
2 |
3 |
4 |
5 |
6 |
… |
CH4 |
C2H6 |
C5H12 |
C8H18 |
C17H36 |
|
… |
A.C14H30 B.C17H36 C.C20H42 D.C26H54
分子式为C6H12O2且可与NaHCO3反应放出CO2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5种 | B.6种 | C.7种 | D.8种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植物油和矿物油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植物油,不褪色的是矿物油 |
B.乙醇、乙酸可用NaHCO3溶液鉴别 |
C.二氯乙烷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 |
D.“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
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
下列涉及的有机物及有机反应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同,但二者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
B.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
C.苯的二氯代物有3种,说明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的六元环结构 |
D.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反应,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
分子式为C5H12O的醇与C5H10O2的酸发生酯化反应最多可形成酯( )
A.8种 | B.16种 | C.24种 | D.32种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加成反应 | B.酯化反应 | C.氧化反应 | D.水解反应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立体异构)( )
A.丁烷与戊烷分子内碳原子数相差一个,但同分异构体数却相差两个 |
B.有机物CH3(CH2)2CH(CH3)2的一氯代物有5种 |
C.汽油、煤油、植物油均为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
D.0.1 mol分子式为C4H4O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下)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蔗糖可以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 |
B.甲苯(![]() |
C.![]() |
D.CH3—CH![]() |
根据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6H10O5)n葡萄糖
乙醇
乙酸乙酯
A.(C6H10O5)n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
B.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反应①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
C.酸性高锰酸钾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 |
D.在反应②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
B.![]() |
C.“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蛋白质,加热会使其变性 |
D.苯与HNO3的反应和乙烯与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和冰醋酸 |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
D.试管b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乙烷(乙烯) 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乙酸乙酯(乙酸)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③苯(乙酸)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④乙醇(乙酸) 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
B.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
C.聚氯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D.人体不能消化纤维素,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作用不大,人可以不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酒精中因含有剧毒物质甲醇而不能用来勾兑饮用酒 |
B.丁达尔效应能用于区别葡萄糖溶液与淀粉溶液 |
C.2CH3CH2OH![]() |
D.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4种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但两者均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
B.异戊烷和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它们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种类和数量完全相同 |
C.乙酸和乙酸乙酯均能使NaOH的酚酞溶液褪色,因为它们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相同 |
D.“歪打正着”,酿酒成醋中涉及了氧化反应 |
乒乓球与竹签可以用来制作有机分子球棍模型。乒乓球代表有机分子中的原子,且乒乓球个数和大小分别代表有机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和类型;竹签代表有机分子中原子间结合的化学键,并以竹签的数目和类型(单键用一根竹签连接两球,双键用两根竹签连接两球,依次类推)代表化学键的数目和类型。下列关于用乒乓球和竹签制作分子球棍模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球棍模型需要用五个乒乓球和五根竹签制作 |
B.甲烷球棍模型中,较大的乒乓球代表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 |
C.甲烷的球棍模型中,五个乒乓球的球心不在同一平面上 |
D.制作乙烯的模型时,需要用到六根完全相同的竹签 |
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3COOH![]() |
B.C2H4![]() |
C.C2H5OH![]() |
D.C6H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