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浙江]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下表为新疆和浙江在两个时段的人口迁移变化(迁移率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1995~2005年新疆和浙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资源开发工业化 B.婚姻家庭文化教育
C.生态改善工业化 D.资源开发 文化教育

浙江省人口迁移变化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耕地资源开发 B.加快人口老龄化
C.加快环境质量改善 D.加快城市化进程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2006年和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与2006年相比,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特点是

A.煤炭消费总量大量减少 B.石油消费总量基本不变
C.天然气比重大幅增大 D.可再生能源总量增加

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产生的明显影响是

A.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B.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C.能源生产成本增大 D.能源紧张状况缓解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2月上旬,长三角地区出现罕见的雾霾。下图反映绍兴某日近地面的PM2.5指数变化(指数越大污染越严重)。完成下列各题。

该日午后PM2.5指数低,其原因最可能是

A.对流运动增强,雾霾扩散快
B.太阳辐射增强,雾滴被蒸发
C.大气降水,降尘作用明显
D.逆温层厚度大,雾霾位置低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PM2.5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

A.农村秸秆燃烧 B.矿物能源使用
C.交通运输扬尘 D.建筑工地扬尘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显示西欧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1984~198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促进西欧部分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
①传统工业的复苏 ②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④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乳业集团在全国的生产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该企业生产基地分布与区位,组合正确的是

A.华北地区密度大——人口稠密
B.长江沿岸分布多——水运便利
C.华东地区密度小——海外优质产品输入
D.青藏地区无生产基地——市场需求小

该乳业企业集团冰淇淋制品生产厂家较少,但其产品销售网络逐渐覆盖全国,主要得益于

A.全国夏季高温增幅加大
B.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完善
C.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发展
D.来自其它乳业企业的竞争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沟的分布示意。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M海沟的成因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张裂

图中甲、乙两地

A.全年受副高控制,干旱少雨 B.夏半年的盛行风向相同
C.全年受信风控制,干旱少雨 D.冬半年的盛行风向相同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冰川消融后露出的地表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冻融风化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沉积作用

山地冰川消融会导致山地冰川的持续后退。除全球变暖因素外,其主要原因是(    )

A.裸露地表反射更多的太阳辐射传导给冰川
B.裸露地表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增强地面辐射
C.冰川反射率减小,直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D.冰川反射率增强,反射更多太阳辐射的光热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洋自然带是指海洋上的自然地理分带。下图为太平洋东部的海洋自然带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海洋自然带没有严格按纬向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底地形 B.板块运动
C.海洋降水 D.海水运动

与同纬度大洋西部的大陆架相比,甲海域

A.受洋流分流影响,海洋物种多 B.受洋流汇流影响,海洋物种多
C.受洋流分流影响,海洋物种少 D.受洋流汇流影响,海洋物种少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西班牙马德里到中国西安的各月降水占全年降水的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信息显示

A.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 B.亚洲东部降水量多于欧洲西部
C.自东向西降水季节变化越来越小 D.自东向西冬季降水率呈上升趋势

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温度变化的数值叫干绝热递减率。当空气饱和后,由于上升过程中气温继续降低,降水释放热能弥补降温。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a、b两线段所反映的地理含义是

A.a线段气温递减率大,为较干空气
B.a线段气温递减率小,为较湿空气
C.b线段气温递减率大,为较湿空气
D.b线段气温递减率小,为较干空气

若图示为某一山地迎风坡的降温状况,则开始出现降水的高度约为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某段时间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正午太阳高度M与N的差值范围是

A.0°~23.5° B.0°~47°
C.23.5°~47° D.47°~66.5°

若图中M、N的数值相差20度,则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10° B.23.5° C.25° D.66.5°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韩国矿产资源匮乏,科技和经济实力雄厚,汽车、造船工业十分发达。图甲中的浦项市有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图乙为平壤和浦项的降水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朝鲜半岛南北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
(2)比较甲、乙两河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3)分析浦项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因素,
(4)以浦项钢铁基地建成为例,说明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程度的变化。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为我国部分省区简图,图乙为2010年山西、陕西省的土地利用结构。完成下列各题。

(1)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试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平原的形成过程。
(2)从耕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试分析春旱频发的自然原因。
(4)指出山西省北部省界的走向特点,并分析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

来源:2014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