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河南]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相对稳定而又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化形态,这就是三峡文化:三峡文化是在区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人文氛围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作为连接长江流域上下游的咽喉要道,三峡是串接长江下游吴越文化、中游荆楚文化、上游巴蜀文化的人文走廊、信息交流渠道和物流通道,是中国东西部人类文化与信息交通的走廊要道。而峡江两岸鬼斧神工的地理奇观,雄、壮、险、奇的天然美景,又形成富有人文色彩的三峡百里画廊,构成三峡山水文化的奇幻性、神秘性、浪漫性特征。三峡盛产的盐、丹资源,是古代社会重要的经济资源,故人们以之为中心,形成富有盐丹资源文化特点的三峡文化与社会生活特色。由于山高峡急、岭峻谷深,造成交通不便,当地民众生存条件艰辛,性格耿直剽悍。三峡文化正是在这么一种地理空间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是独有的大河流域走廊文化、神秘山水文化和盐丹资源文化的结合体。
从商周时期的巴族开始,三峡文化就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开始形成。自两千多年前秦灭巴、蜀、楚,中原文化的融入,使三峡文化发展到新的阶段,并在历史发展中绵延不绝。明清以来,几次由东向西的大规模移民,使三峡地区的民众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其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发展。近代以来,三峡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和国内其他区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因素,其内涵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几千年来,由于独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文化中的基本文化内涵一直保持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主线与传统。
在三峡神秘山水间,云遮雾罩,烟雨朦胧,霞蔚虹霓,常常给人奇幻、缥缈的感觉。源自三峡的巫文化、易理哲学与山水文学,均与这种奇幻、浪漫的山水文化有关。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以“巫山云雨’’为题材而至今为人思念;唐代诗人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将巫山云比之沧海水,将霞蔚霓蒸的巫山云雨诵到极致。正是三峡神秘、奇幻的山水,产生出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浓郁深厚的人文特色,对于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三峡的艰难险阻,万丈狂涛,涡漩千回百转,惊心动魄,又使得诗人游子望而生悲:在三峡的山水文学、易理哲学,乃至纤夫的川江号子之中,常常表现出那种悲怆之情。最典型而奇特的,是自古以来流传甚多的三峡咏猿诗。如唐代诗人杨炯“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高适“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元人赵孟颊“古今离恨拔难平,惆怅峡猿声”等,皆借猿的悲呜声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怀与境遇。因此,在三峡文化中,奇幻山水产生的浪漫主义与万丈狂涛、千回百转的惊心动魄共同组成了其人文情怀的特性,使浪漫性与沉郁性、悲怆性同在。
(摘编自李禹阶《走向明天的三峡文化》,有删改)
下列关于三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三峡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三峡地区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人文氛围。
B.三峡文化之所以具有盐丹资源文化的特点,与三峡盐、丹资源丰富,而人们又以盐丹资源为中心分不开。
C.三峡文化历史悠久,向上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巴族,它是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开始形成的。
D.三峡文化自开始形成起就不断与其他文化碰撞、交融,但是几千年来,它的基本文化内涵却一直得到保持。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巴、蜀、楚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峡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相对稳定和特征鲜明等三大特点。
B.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三峡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养育了当地民众耿直剽悍的性格。
C.明清以来,三峡地区的民众因为移民而发生了几次重要变化,但三峡文化仍保持了稳定的文化形态。
D.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中“巫山云雨”的题材,与三峡神秘的山水带给人奇幻、缥缈的感觉有关。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三峡雄、壮、险、奇的自然景观,三峡山水文化中的奇幻性、神秘性、浪漫性特征也就不复存在。
B.近代以来,三峡文化张开它的双臂,与外来文化碰撞、交融,这使得三峡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C.三峡神秘、奇幻的山水滋润着诗人,唐代诗人元稹到了三峡以后,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这样的千古名句。
D.三峡曾经使得诗人游子望而生悲,比如,唐代诗人高适就借“巫峡啼猿”来抒发自己的人生遭际与胸怀。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范景文,字梦章,吴桥人。景文幼负器识,登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东昌推官。以名节自励,苞苴无敢及其门。岁大饥,尽心振救,阖郡赖之。用治行高等,擢吏部稽勋主事,历文选员外郎,署选事。泰昌时,群贤登进,景文力为多,寻乞假去。天启五年二月,起文选郎中,魏忠贤暨魏广微中外用事,景文同乡,不一诣其门,亦不附东林,孤立行意而已。视事未弥月,谢病去。崇祯初,用荐召为太常少卿。二年七月,擢右全都御史,巡抚河南。京师戒严,率所部八千人勤王,饷皆自赍。抵涿州,四方援兵多剽掠,独河南军无所犯。移驻都门,再移昌平,远近恃以无恐。明年三月,擢兵部添注左侍郎,练兵通州。
通镇初设,兵皆召募,景文综理有法,军特精。尝请有司实行一条鞭法,徭役归之官,民稍助其费,供应平买,不立官价名。帝令永著为例。七年冬,起南京右都御史。未几,就拜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十一年冬,京师戒严,遣兵入卫。杨嗣昌夺情②辅政,廷臣力争多被谪,景文倡同列合词论救。帝不悦,诘首谋,则自引罪,且以众论佥同为言。帝益怒,削籍为民。十五年秋,用荐召拜刑部尚书,未上,改工部。入对,帝迎劳日:“不见卿久,何癯也?”景文谢。十七年二月,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未几,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有请帝南幸者,命集议阁中。景文日:“固结人心,坚守待援而已,此外非臣所知。”及都城陷,趋至宫门,宫人日:“驾出矣。"复趋朝房,贼已塞道。从者请易服还邸,景文日:“驾出安归?”就道旁庙草遗疏,复大书日:“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遂至演象所拜辞阙墓,赴双塔寺旁古井死。景文死时,犹谓帝南幸也。赠太傅,谥文贞。 
(节选自《明史•范景文传》,有删改)
【注】①苞苴:贿赂。②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③佥同:一致赞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治行高等用:因为。
B.署选事署:代理。
C.饷皆自赍赍:携带。
D.不见卿久,何癯也癯:生病。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范景文重名节的言行的一组是
①苞苴无敢及其门                 ②魏忠贤暨麴广微中外用事,景文同乡,不—诣其门
③景文倡同列合词论救             ④固结人心,坚守待援而已,此外非臣所知
⑤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⑥至演象所拜辞阙墓,赴双塔寺旁古井死
A①③④       B 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景文一心为民。在东昌任职期间,他全力赈济灾民。崇祯年间,他又请求实行一条鞭法,由官府负责徭役,人民只需稍加资助一些徭役的费用;供应采取平价买卖,不立官价的名目。
B.范景文治军有方。崇祯年间,京师戒严,他所率的八干人马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练兵通州期间,他对新招募的士兵也管理有方,因此部队精锐强干。
C.范景文勇担罪责。为解救因杨嗣昌夺情而引发力谏而遭贬谪的大臣,他发动同僚联合上言论理。皇帝震怒追查,他又一人担当,终被削职为民。
D.范景文忠烈殉国。当李自成军队兵临北京城下时,他力主坚守;当城破之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想人宫护驾;当得知皇帝已出官之时,他以皇帝南逃为羞,故最终辞阙投井而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
(1)帝不悦,诘首谋,则自引罪,且以众论佥同为言。
(2)从者请易服还邸,景文日:“驾出安归?”就道旁庙草遗疏。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②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建康:今南京,为六朝古都,历来登临者多有咏叹。②安石:即谢安,早年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后遭谗被疏。
请对“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两句进行赏析。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足蒸暑土气,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诸葛亮《出师表》)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散 戏
张爱玲
闭幕后的舞台突然小了一圈。在暗黄的灯光里,只有一面可以看看的桌椅橱柜显得异常简陋。演员都忙着卸妆去了,南宫幅手扶着纸糊的门,单只地在台上逗留了一会。
刚才她真不错,她自己有数。门开着,射进落日的红光。她伸手在太阳里,细瘦的小红手,手指头燃烧起来像迷离的火苗。在那一刹那她是女先知,指出了路。她身上的长衣是谨严的灰色,可是大襟上有个纽扣没扣上,翻过来,露出大红里子,里面看不见的地方也像在那里火腾腾烧着,说:“我们这就出去——立刻!”
此外还说了许多别的,说的是些什么,全然没有关系。普通在一出戏里,男女二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会面了的时候,剧作者想让他们讲两句适当的话,总感到非常困难,结果还是说到一只小白船,扯上了帆,漂到天边的美丽的岛上去,再不就说起受伤的金丝雀,较聪明的还可以说:“看哪!月亮出来了。”于是两人便静静地看月亮,让伴奏的音乐来说明一切:南宫蝠的好处就在这里——她能够说上许多毫无意义的话而等于没开口。她的声音里有一种奇异的沉寂;她的手势里有一种从容的礼节。因之,不论她演的是什么戏,都成了古装戏。
出了戏院,夜深的街上,人还未散尽。她雇到一辆黄包车,讨价四十元,她翻翻皮夹子,从家里出来得太匆忙,娘姨拦住她要钱,台灯的扑落坏了,得换一只。因此皮夹里只剩下了三十元。她便还价,给他三十。
她真是个天才艺人,而且,虽说年纪大了几岁,在台上还是可以看看的。娘姨知道家里的太太是怎样的一个人么?娘姨只知道她家比一般人家要乱一点,时常有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来,坐着不走,吃零嘴,作践房间,疯到深更半夜。主人主母的随便与不懂事,大约算是学生派。其他也没有什么与人不同之处。
有时候南宫姻也觉得娘姨所看到的就是她的私生活的全部。其他也没有什么了。
黄包车一路拉过去,长街上的天像无底的深沟,阴阳交界的一条沟,隔开了家和戏院。头上高高挂着路灯,深口的铁罩子,灯罩里照得一片雪白,三节白的,白得耀眼。黄包车上的人无声地滑过去,头上有路灯,一盏接一盏,无底的阴沟里浮起了阴间的月亮,一个又一个。
是怎么一来变得什么都没有了呢?南宫姻和她丈夫是恋爱结婚的,而且——是怎样的恋爱呀!两人都是献身剧运的热情的青年,为了爱,也自杀过,也恐吓过,说要走到辽远的,辽远的地方,一辈子不回来了,是怎样的炮烙似的话呀!是怎样的伤人的小动作,辛酸的,永恒的手势!至今还没有一个剧作者写过这样好的戏。报纸上也纷纷议论他们的事,那是助威的锣鼓,中国的戏剧的传统里,锣鼓向来是打得太响,往往淹没了主角的大段唱词,但到底不失为热闹。
现在结了婚上十年了,儿女都不小了,大家似乎忘了从前有过这样的事,尤其是她丈夫。偶尔提醒他一下,自己也觉得难为情,仿佛近于无赖。总之,她在台下是没有戏给人看了。
黄包车夫说:“海格路到了。”南宫姻道:“讲好的,静安寺路海格路。”车夫道:“呵,静安寺路海格路!静安寺路海格路!加两钿罢!”南宫姻不耐烦,叫他停下来,把钱给了他,就自己走回家去。
街上的店铺全都黑沉沉的,唯有一家新开的木器店,虽然拉上了铁栅栏,橱窗里还是灯火辉煌,两个伙计立在一张镜面油漆大床的两边,拉开了鹅黄锦缎绣花床罩,整顿里面的两只并排的枕头。难得让人看见的一专门摆样的一张床,原来也有铺床叠被的时候。
南宫幅在玻璃窗外立了一会,然后继续往前走,很有点掉眼泪的意思,可是已经到家了。
一九四四年九月
(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已经散戏,在演员们卸妆的时候,南宫姬悄悄地走上舞台,逗留了一会,圆一圆自己演戏的梦,她做的动作有:手扶纸糊的门,又伸手在太阳里。
B.在舞台上,南宫姬进入了角色的表演状态,情不自禁地说出了“我们这就出去——立刻”等许多台词,之后她才走出戏院,走到街上。
C.也许南宫婚已过了自己辉煌的舞台岁月,但她仍是个天才艺人,舞台形象还是有光彩的,她的声音和手势都有其特点。
D.南宫嫡的爱情曾经闹得沸沸扬扬,而如今却生活得平平淡淡,有时候回忆起过去,提醒丈夫一下当初的情形,自己也觉得难为情。

E.在黄包车夫眼里南宫嫡就是一个普通的客人,能宰一下就宰一下,于是就让她在未到目的地的时候下了车,这也从侧面说明她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名气。
小说的第二段反复写到“火”(“火苗”“火腾腾烧着”),有什么作用?
南宫姬是怎样一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小说最后写南宫姬“很有点掉眼泪的意思”,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请分析她为什么会这样。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李济:独立天地证青史
2005年9月20日,正是风光无限的李敖大陆神州文化之旅的第二天。当晚凤凰卫视播出的《李敖有话说》,更是引人注目。就是在这期节目中,李敖声嘶力竭地大骂李济是台岛“最后一个重量级的学阀”:李济究竟是不是“学阀”,学界自有公论。但因了李敖的攻讦,李济,这位在大陆籍籍无名的中国考古学界的一代宗师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河南安阳,因为李济系统的考古发现而成为中国现代考古的发轫之地。1928年李济从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手里接过聘书,出掌考古组帅印,率队赴河南安阳小屯,主持殷墟甲骨的科学发掘。在之后的将近十年时间内,李济先后主持、参与了安阳殷墟第二至第十五次发掘工作,震惊世界的安阳殷墟发掘研究,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时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位列中国20世纪100大考古发现之首。
和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李济坚持学术的独立和知识分子的道德自觉,长期游离于政治之外。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赤诚的爱国者:当时来中国考古的美国学术团体Freer Gallery of Art曾邀请李济加盟,他提出两个前提条件:在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必须与中国考古团体合作;在中国发掘出来的古物,必须留在中国。美方代表最后叹服:“你的条件,我们知道了。我们可以答应你一件事,那就是绝对不会让一个爱国的人,做他所不愿做的事。”
李济的爱国,并不纠结于偏狭、狂热的家国观,而是饱含厚重的普世情怀。“爱本国、本族的观念当然应该有,但史实贵乎存真,畸重畸轻的结果,加深偏见和歧视,不仅增加国与国、族与族之间的仇恨纷扰,也使人类历史失其真面目。”
因了这样的襟怀和气度,李济能够以全人类为研究背景,不偏不倚,诚实地追寻古史中最可能接近真相的面目。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他关于中华文明形成的论断中,他强调殷商文化是一种多元复合文化,不是单纯的古代中国文化,而是本土、西亚、南亚文化的复合体:“2000年来中国的史学家,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以为中国的文化及民族都是长城以南的事情;这是一个大大的错误,我们应该觉悟了!我们更老的老家——民族的兼文化的——除了中国本土以外,并在满洲、内蒙古、外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一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栖息坐卧的地方;到了秦始皇筑长城,才把这些地方永远断送给‘异族’了”。
这掷地有声的论断,如黄钟大吕、空谷足音,震撼了学术界,也给夜郎自大、唯我独尊的“爱国者”们以当头棒喝!几十年过去了,遗传学、人类学、考古学的发现越来越多地支持着李济的判断。
作为一个系统地接受过西方科学研究训练的考古学家,李济坚持考古学的成就不应拘泥于器物本身的价值,而应着眼于文物所揭示的代际关系的构建和所表征的历史事件的还原。本着这样的原则,考古科学应该走向下扎根、向纵深发展的道路,而不是不断地以发掘出文物的数量来哗众取宠。
李济不仅学风严谨,学识卓然,而且德性高洁。在他看来,私藏文物是严重的学术道德污点。有鉴于此,李济甫入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就与同仁约法三章:绝不私藏和购买古物。并反复告诫学生,要拒绝从“考古学家”变成一个“收藏家’’的这个魔鬼似的引诱。在李济眼里,无论是一堆枯骨、一片碎陶,还是完整的钟鼎彝器,从最落后地区的陋俗到文明社会的高尚礼节,从穷乡僻壤的土语到最时髦的演讲词——都是史学家的原始资料,都记载着文明演进的细节?他一生经手发掘保存研究的文物无数,他去世后,人们清点遗物,在他家里没发现一件文物古董。
1 995年9月,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场为时八天的特展,所展文物只有一件一半个蚕茧壳。这个特展是为纪念李济先生百年诞辰设立的,这半个被利器切割过的蚕茧壳,是李济在69年前主持的中国第一次考古挖掘时发现的:这是一颗被割掉了一半的丝质茧壳,茧壳长约1. 36厘米,茧幅约1.04厘米,已经部分腐蚀,但仍有光泽,而且茧壳的切割面极为平直。这个茧壳的发现,证明了中国人在史前新石器时代就懂得了养蚕抽丝。这看似简陋的展览,却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2005年9月,李敖在节目中大骂李济是台岛“最后一个重量级的学阀’’,但也正是因为李敖的攻讦,这位在大陆籍籍无名的中国考古学界的一代宗师开始被大陆人们熟悉。
B.安阳殷墟发掘研究之前,殷商文化还仅只是传说,所以殷墟甲骨的科学发掘意义重大,至今仍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C.作为一名有良知的考古学家,李济对邀请他加盟的当时来中国考古的美国学术团体Freer GallerV of提出了两个维护国家利益的条件,美方代表不得不答应。
D.在李济的有关论述中,中国本土并不包含满洲、内蒙古等地,但他也认为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曾经生活的地方地域辽阔,并非只限于长城以南地区。

E.1995年9月,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场为时八天的特展,所展文物只有半个蚕茧壳。然这个展览似乎简单,但因这半个蚕茧壳是中国第一次考古挖掘时发现的而很有意义。
怎样理解李济的爱国情怀?请简要分析。
作为一名经手过无数珍贵文物的考古学家,李济是怎样处理学术与文物资料之间的关系的?请简要概括。
李济是一位出色的考古学家,他在考古学方面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日,一名27岁中国游客在位于美国犹他州的拱门国家公园游玩时,逞一时匹夫之勇私自攀爬60英尺高的红砂岩结构拱石,不慎跌落造成重伤。
B.改革创新不是彻底否定自我,而是吐故纳新,实现自我完善。因此,我们既要解放思想、实现与时俱进,又要实事求是,绝不能盲目进行。
C.2013年10月底,天津、沈阳、福州等18个城市将加入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平台,加上之前加入的17个城市,全国将共有35个城市的一卡通实现互联,但美中不足的是其中不包括北京。
D.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地时间27日上午在纽约市内召开记者会时依旧口不择言,无视历史和事实,声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不会妥协’’。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卓越与公平是高校招生的核心价值取向。从高校角度而言,没有卓越的公平,高校无法肩负历史使命;从社会角度而言,没有公平的卓越,也并非理性。
B.为什么“唯收视率论”如此难以根除?这里面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某些电视台对自身定位认识不清和对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而造成的。
C.政府要开征遗产税,就必须直面税收的法理性、公共性,要发挥遗产税尽可能的调节作用,减少其因为制定不合理、执行不到位带来的负面效应。
D.专访记者在走访湖南多家农家书屋的过程中,管理员们都不约而同地反映,自农家书屋投入使用以来,很少大规模地更新和补充书籍。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社会为了搞好生产协作、组织社会生活,从一开始就需要有互相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                                           ,作为人类的辅助交际工具而被创造出来。
①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②但是,话说出口,声音随即消散,它受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③文字就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
④有声语言不能把一时一地人们的思想或活动情况留传给后代或者传送到远方
⑤当社会发展到需要把语言记录下来
⑥以便保存下去或者传送给远方的时候

A.①②④⑤⑥③ B.①⑥②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2个字。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教育部正在规划将教师节由9月10日改至这一天。网络问卷调显示,这项规划得到了近七成网友的支持。孔子是“万世师表”,他与弟子们其乐融融,留“孔颜之乐”的佳话。这让我想起了今年教师节的一个情境。教师节当天,我给同学们上课:“今天是教师节——”同学们回应道:“祝老师快乐!”我说:“教师节应该是‘同学们快乐'。”想想看,①                                ,当老师的能够快乐起来吗?当今时代,师和学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授受关系,②                       。学生具有主体性地位,其主体地位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过程,它表现在我们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教师作为一项职业,是通过教书育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学生则是这种价值的体现与反映。正因为此,我要说,③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一个行走中的人都一定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寻找故事的人也一定是在路上行走的人,或者追随故事而去一个地方,或者去一个地方后渴望遇见一段故事。而实际上,每一次行走都是心灵的放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来源: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