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福建]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五更鼓角声悲壮,                 。          (杜甫《阁夜》)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
                     ,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于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于是夜亡上邽。维等觉太守去,追迟,至城门,城门已闭,不纳。维等相率还冀,冀亦不入维。维等乃俱诣诸葛亮。会马谡败于街亭,亮拔将西县千余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六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十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明年,加督中外军事。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却住钟题。
(节选自《三国志·姜维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羌、戎叛乱值:赶上……的时候 B.亮维为仓曹掾辟:征召
C.当遣宫诣:到……去 D.兼其才武负:背负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姜维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①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    ②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③兼负其才武。                    ④姜伯约甚敏于军事。
⑤维等乃俱诣诸葛亮。              ⑥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

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姜维担任中郎官职是因为父亲在平息羌、戎族叛乱中,挺身保卫郡太守而死有关。
B.姜维与母亲失散后,投奔了诸葛亮,诸葛亮称赞他,说他深解兵意,才力过人。
C.胡人头领治无戴等人带领整个部落投降姜维,姜维带领他们返回并好好安置他们。
D.天水郡太守在巡视途中趁夜逃走,这是太守自己的疑心所致,与姜维没有关系。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建兴六年,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3分)
                                                                                       
(2) 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
度大庾岭
宋之问①
度岭方辞国,停轺②一望家。魂随南翥③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④。
【注】①宋之问,初唐诗人。公元705年春,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此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县交界处,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岭上多梅花,也称梅岭。②轺(yáo):马车。③翥(zhù):飞。④西汉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有人评论本诗,诗人被贬之后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情绪,请结合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做简要分析。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刘备没了甘夫人,周瑜设下美人计,以孙权妹妹为诱饵,骗刘备到东吴,却被诸葛亮识破,他将计就计,派大将关羽陪刘备过江到甘露寺招亲,并授以锦囊,孙权之妹与刘备结亲后随其回到荆州,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演义》)
B.诸葛亮隆中对策,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的立国之策,表明了他的政治家的远见,后来的形势发展完全证明其谋划的正确可行。 (《三国演义》)
C.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为马腾报仇。马超亲自带一队人马向曹军冲杀。曹操大败,为了掩饰身份,先是丢弃所穿的红袍,后又割断长胡子,最后又扯着旗角包颈而逃,幸亏曹洪等人赶来,曹操才得以脱身。 (《三国演义》)
D.玛丝洛娃是一个被污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典型,她先是被主人驱赶,继而被贵族少爷聂赫留朵夫诱骗,落到生活底层。 (《复活》)

E.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表示要跟她到西伯利亚去,玛丝洛娃重新爱上聂赫留朵夫,完全按照他希望她做的去做了,戒了烟酒,不再卖弄风骚。                   (《复活》)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任选一题作答。(5分,100字左右)
(1)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的故事,请问:歇后语讲述的是什么计策?为什么要实施这个计策?具体过程如何?结果怎样?
                                                                                         
(2)“岂有此理!”聂赫留朵夫同收拾好皮包的律师一起走进接待室时说,“这样明明白白的案子,他们还要死扣形式,把它驳回。真是岂有此理!”这里被驳回的是什么案子?为什么被驳回?请简述。    (《复活》)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③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选自《孟子•离娄下》)
【注】 ①亟:屡次。②混混:水流丰沛浩荡的样子。③盈科:水注满低洼处。
此章用流水的特点来比喻学习,为什么说为学要如流水,“盈科而后进”?
答:                                                                                     
在这首水的“赞美歌”中,孟子以水比喻人的道德品质,孟子赞扬的是什么?批评的又是什么?
答: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微博时代:说话的自由与责任
微博是一个新事物。它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字的话,发布信息,即时互动。相对于传统媒介,它的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简单。一条信息可以在几秒钟内传播开去,让人们感到身处信息现场,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在这个空间里,所有人都可以平等的、相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从而形成了一个容量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
微博门槛低,发布信息快,人人都可以过一把做记者的瘾,如同每个人都可以采访与发言。它不需要渊博的学识和技术的修炼。似乎不费时,不费力,就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发出去,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讨论他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民意民智有了新的“翅膀”,从对各种交通肇事事件的关注,到对地动仪的争论,再到警察“微博缉凶”,冷不防,我们这个时代,已经由论坛时代、博客时代升级到微博时代了。
事实上,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字数少,信息量大,消息发布之容易到了只需要点击一个“转发”键的地步。操作的便捷,简化了思考,也容易引发人们的跟随效应。在“生产”信息的过程中,也会制造出懒于识别、快速再转发的信息“媒子”,甚至有人捏造信息,制造“兴奋点”,博取人们眼球,引起更多关注,实现商业利益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信息变得丰富了,也更加杂乱、泡沫化了,甚至是哗众取宠!无论是金庸“被去世”的假新闻,还是名人“骂战”此起彼伏的喧哗,在良莠不齐的芜杂背后,不乏泄愤谩骂的胡言乱语。在“微博”这个水塘里,也有泥沙和浑浊不清的脏水……
中国的现实社会发展变化快,网络世界也远未成熟。微博让现实与网络有了更加亲密而闪电式的接触,有了表达的自由,它同时也需要建构道德与责任。当我们希望自由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时,也需要维护和坚守社会的道德和责任。现代的中国已经走出了传统的中庸与中和,而趋于偏激与对立,做事与想问题常执于一端,这需要我们重新检讨和反思。
表达的自由也同时需要承担表达的责任。微博世界并不是私人世界,而是一个更加隐形而复杂的虚拟社会。人们总希望微博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能尽快地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社会。一方面,汹涌的网络民意,通过虚拟的力量,冲击着种种现实弊端,促使当事人不得不出来面对公众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表达者也应该坚守和维护社会的责任。表面上,微博是“微”,是你个人的“麦克风”,但众多粉丝和听众却是社会人,你说的话虽不一定是人命关天、财产万千,却应有是非曲直、善恶正邪。
(摘自《光明日报》
列有关“微博”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发布言论的人可以以平等的地位和身份在微博里发布信息,与他人进行互动。
B.微博信息传递速度很快,网友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你发出的详细见闻。
C.在微博里,博主随时可以对他人进行采访,被采访者都可以对采访者的问题发言。
D.发言人在微博里可以不费时、不费力地发表信息,也会接受到良莠不齐的跟随信息。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博运用博客与论坛的特长,它利用自己的发展速度和对现实的积极作用把我们的时代升级到微博时代。
B.发言人在微博里发布消息容易到了只要点击一下“转发”键,信息回复者的操作也十分便捷简单。
C.微博的成熟使我国走出了传统的中庸与中和,需要我们重新检讨和反思的是微博表达意愿是否合理等问题。
D.在微博“水塘”里,杂乱、不健康的信息也不少,纠正微博时代的影响已经刻不容缓。

结合文章内容,请就“说话的自由与责任”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阅读是一种孤独(节选)
毕淑敏
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于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要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并没有卧着个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尖锐地判断出成色。我想寿星佬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得了一个聪明的脑。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于风暴的预测绝对准确。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它有些像睡。我小的时候,当我忧愁,当我病痛,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去睡吧。睡一觉也许就好了。睡眠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在读名著的时候,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象悬殊甚远。这种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只是江湖上的口诀多藏之深山之密室,各个学科大师们的真迹却是唾手而得。由于它的廉价和平凡,人们常常忽视了它的价值。那是古往今来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留给我们的结晶啊!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与精湛的匠艺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纪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今人虽然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的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天鹅。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进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只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枪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阅读名著不可以在太快乐的时光。人们在幸福的时候往往读不进书。快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易使我们的眼睛近视。名著里很少恭维幸运的话语,它们更多是苦难之蚌分泌的珍珠。阅读名著也不可在太富裕的时刻。阅读其实是思索的体操,富裕的膏脂太多时,脑子转动就慢了。名著多半是智者饿着肚子时写成的,过饱者是不大读得懂饥饿的文字的。真正的阅读,也可以发生在喧嚣的人海,也可以坐落在冷峻的沙漠。可以在灯红酒绿的闹市,也可在月影婆娑的海岛。无论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分贝达到怎样的嘈杂,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撞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为你讲的故事。
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第4段中,“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苍老”指的是阅读时对先哲曾经的人生岁月的体验;“年轻”是说自己得到了精神愉悦而变得年轻起来。
B.作者先说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可接下来却有一大串的比拟,这是为了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本文素材多取自平常生活,如吃面的经验、生病睡觉的感悟、小时候抢连环画的故事等,给人一种亲切感和熟悉感。
D.面对大师的作品,作为读者的我们需要拿出勇气毫不胆怯地去阅读,从而战胜大师,提升自我。

E、本文的语言看似平常,常中有新;看似平淡,淡中有味。平常的生活借助文字巧妙的在文中安身立脚,天衣无缝。
为什么说阅读“有些像睡”?
                                                                                         
作者认为,“阅读是一种孤独”。请结合文本探究理由。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继2010年神曲《忐忑》风靡乐坛之后,又出现了更多的“神曲”——2012年的《江南Style》和2013年的《狐狸叫》。(2)近日,龚琳娜又推出串烧戏曲名段的升级版《忐忑》,这首歌曲很快得到认可,央视导演宋延在提到这首歌时表示,“龚琳娜的艺术造诣非一日之功,她          地驾驭各路戏种唱腔精  suǐ    ,她亦将‘身眼手法步’戏曲功底表现得淋漓尽致。”(3)著名歌手陶喆在谈到神曲走红的原因时认为作品的好坏不是取决于点击率和榜单,而在于让音乐变得更好。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在划线处填上一个成语                      。
第(3)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
②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
③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④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⑤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A.④②③①⑤ B.①④③②⑤ C.④①③⑤② D.②④①③⑤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尥蹶子、滹沱河、荦荦大端、分爨……相信看了这些词语,很多人都会捏把汗:别说听写正确,认都没法认准哦!近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荧屏“黑马”,众多冷门汉字从故纸堆里走出来,成为“拦路虎”。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150字左右)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国学大师南怀瑾。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