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山东]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电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电源有一次电池、可充电电池和燃料电池等,一次电池只能放电,不能充电
B.铅蓄电池应用广泛,主要优点是单位重量的电极材料释放的电能大
C.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可连续使用和污染轻等优点
D.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体积小、重量轻,单位质量能量比高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B.硫酸钡、醋酸铵、氨水都是弱电解质
C.用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制取Al2S3
D.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H-T△S<0的方向进行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增加,导电性增强
B.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减小
C.再加入10mL pH="11" NaOH溶液,混合液pH=7
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1×10-11 mol/L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00℃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 ,平衡后,向容器内再充入1molNO2,下列说法正确的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常数K增大
C.NO2的转化率变小
D.容器内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最后比原来还要浅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用装置①进行电镀,镀件接在b极上
C.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D.装置③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 (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C.已知:①2H2(g) +O2(g) =2H2O(g) △H="-a" kJ·mol-1,②2H2(g)+O2 (g)= 2H2O(1)△H="-b" kJ·mol-1,则a>b
D.已知:①C(s,石墨)+O2 (g)=CO2(g)△H="-" 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 (g)△H="-" 395.0 kJ·mol-1,则C(s,石墨)=C(s,金刚石)△H=" -1.5" kJ·mol-1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B.[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C.[OH]/ [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由水电离的[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K、NH4、[Al(OH)4]、HCO3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温度时,AgCl(s)  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少量水,平衡右移,Cl浓度减小
C.d点没有AgCl沉淀生成
D.c点对应的Ksp等于a点对应的Ksp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弱酸酸式盐NaHB在水溶液中水解:HB+H2OH3O++B2–
B.电解饱和食盐水:C1-+2H2OH2↑+Cl2↑+OH-
C.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介质中的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
D.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两个电极反应分别为:Zn+2OH-=Zn(OH)2 +2e-; Ag2O +H2O +2e- ="2Ag" +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 B.锌发生氧化反应
C.氧化银是正极 D.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可逆反应2A(g)+B(g)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H + 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KW增大,pH不变
B.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KW不变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降低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1mol·L-1Na2CO3溶液中:[OH]=[HCO3]+[H]+[H2CO3]
B.0.1mol·L-1CH3COONa溶液中:[Na]=[CH3COO]+[OH-]
C.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的pH相同,则浓度大小顺序:c (NaOH) <c (Na2CO3) <c(CH3COONa)
D.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H3COO]>[Na+]>[OH-]=[H+]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6molA和5mol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反应:3A(g)+ B(g) 2C(g)+xD(g)DH<0 ;5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的转化率为25%
B.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1
C.恒温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和D的生成速率相等
D.降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变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实验中,至少要读两次温度
B.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C.中和滴定实验中,洗净后的锥形瓶不需要干燥
D.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E.向白色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沉淀变为黑色,说明Ksp(ZnS)〈Ksp(CuS)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生用0.10 mol/L标准NaOH溶液滴定某浓度的盐酸。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NaOH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0.00
0.50
20.54
2
20.00
6.00
26.00
3
20.00
1.40
21.36

 
(1)滴定时选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如何判断滴定达到终点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3)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下同)。
(4)某同学用已知准确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溶液中Fe2+的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应盛放在         中(填“甲”或“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重要意义。请根据学过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 
                 
(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 kJ·mol-1; N-H键的键能是391.55 kJ·mol-1。则1/2N2(g) + 3/2H2(g) ="=" NH3(g)    ΔH =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是          装置,电极A的名称是           
(2)甲装置中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               ,乙装置中B(Ag)的电极反应式为           ,丙装置中D极的产物是                        (写化学式),
(3)一段时间,当丙池中产生112m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均匀搅拌丙池,所得溶液在25℃ 时的pH =__________。(已知:NaCl溶液足量,电解后溶液体积为500 mL)。
若要使丙池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应向丙池中通入             (写化学式)。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
(2)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NO、O2、NO2的浓度之比为2:1: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E.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4)缩小容器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5℃时,浓度为0.1 mol·L-1的6种溶液:①HCl, ②CH3OOH, ③Ba(OH)2,④Na 2CO3,⑤KCl,⑥NH4Cl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2)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a=1.7×10-5mol/L,则该温度下CH3COONa的水解平衡常数Kh=         mol ·L-1(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25℃时,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请写出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一个等式:                                
(4)25℃时,将m mol/L的醋酸和n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则溶液中c(CH3COO) + c(CH3COOH)=      ,m与n的大小关系是m     n(填“ >”“=”或“<”)。
(5)25℃时,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的pH=7 ,则NH3·H2O的电离常数Ka=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