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下列物质中,在常温常压时呈气态的是
A.乙炔         E苯         C.乙醇         D.四氯化碳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葡萄糖、淀粉的最简式都是CH2O
B.CH4的电子式是
C.乙醛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3COH
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是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苯乙烯是同系物
B.乙醇和乙醚是同分异构体
C.显酸性的有机化合物一定是羧酸
D.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1,1,2,2-四甲基戊烷 B.3-甲基-1,3-丁二烯
C.2,4,6-三硝基甲苯 D.2-甲基-3-丁醇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C.盐酸与氨氧化钠溶液反应 D.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式表示的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3H8 B.C12H22O11 C.C2H4O2 D.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少量的硝基苯
B.证明溴乙烷、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C.分离乙酸乙酯、碳酸钠和水的混合物
D.在实验室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除去时,所使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使用的试剂
主要操作
A
乙醇(水)
金属钠
过滤
B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分液
C
苯(苯酚)
浓溴水
振荡、分液
D
乙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如图所示的乙醇分子结构分析,下列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化学键断裂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金属钠反应时,④键断裂
B.与醋酸、浓硫酸共热时,②键断裂
C.与溴化氢反应时,③键断裂
D.在Ag存在并加热与氧气反应时,①、③键断裂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乙酸乙酯 B.乙醛 C.溴乙烷 D.甲醇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蓟素是一种新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艾滋病病毒的化合物,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洋蓟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C.与溴水反应时,1 mol洋蓟素最多可以消耗7mol溴单质
D.1 mol洋蓟素最多可与9molNaOH反应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时,可将其水解后的混合液与银氨溶液充分混合并水浴加热
B.由于纤维素易发生水解反应,所以用纤维素织成的衣物不可在碱性溶液中洗涤
C.只用溴水就可以将苯、四氯化碳、酒精、已烯、苯酚这五种物质区别开来
D.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02气体:C02+H20+2C6H5O-C6H50H+2C032-
B.在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OCH3CH20H
C.葡萄糖溶液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水浴加热:C6H12O6+2Cu(OH)2+NaOH2CuO↓+C5H12COONa+3H2O
D.2分子甘氨酸脱去2分子水: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时,放出28.7 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OH(aq)+HCl(aq)=NaCl(aq)+H20(l)=" +28.7" kJ·mol-1
B.NaOH(aq)+HCl(aq)=NaCl(aq)+H20(l)=" -28.7" kJ·mol-1
C.NaOH(aq)+HCl(aq)=NaCl(aq)+H20(l)=" +57.4" kJ·mol-1
D.NaOH(aq)+HCl(aq)=NaCl(aq)+H20(l)=" -57.4" kJ·mol-1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机物甲、乙、丙、丁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且也都只含有一种官能团。实验证明,丁氧化可得丙,乙氧化可以得到丙或丁,甲水解得乙和丙。假如用表示物质的摩尔质量,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丙)>(丁)>(乙)
B.(丙)>(乙)>(丁)
C.(甲)=(乙)+ (丙)
D. (丁)=(乙)+ (丙)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机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有机物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下列物质:甲烷、正丁烷、乙烯、天然橡胶、硝基苯、对苯二酚、乙醛、牛油。请选择正确物质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1)属于饱和烃的是                         
(2)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是                   
(3)属于混合物的是                         
(4)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而不含酯基的是                           
(5)用系统命名法给对苯二酚命名:                               
(6)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①CH3CH2OHCH2=CH2↑+H2
CH2=CH2+Br2BrCH2—CH2Br
②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的有关物理性质如下表所示。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通常状况下的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熔点/℃
    -130
    9
    -116
   沸点/℃
    78.5
    132
    34.6

 
某化学小组拟用乙醇、溴等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少量的1,2一二溴乙烷,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装置A中的加热部分的仪器装置省略没有画出)。

(1)仪器E的名称是               
(2)仪器Ⅰ是漏斗,其左部的玻璃管的作 用是           (填字母)。
a.使漏斗中液体容易滴下
b.有利于吸收气体杂质
c.防止A中三颈烧瓶里的液体爆沸
(3)实验时,A中三颈烧瓶里放入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                。加热反应过程中,三颈烧瓶里除生成乙烯外,还可能生成的有机副产物主要是                         
(4)反应过程中,若B中长玻璃导管(Ⅱ)里的液面上升,则说明可能是由于       (填“D中出现堵塞”或“C中杂质已除尽”)造成的。   
(5)反应过程中,D中需用冷水冷却盛有液溴的试管,其主要目的是                        。说明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已经结束的实验现象是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释放或吸收热量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已知C(石墨)、H2(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 C(石墨)+O2(g)=CO(g)   ="-111.0" KJ·mol-1
② H2(g)+ O2(g) =H20(g)   ="-242.0" kJ·mol-1
③ C(石墨)+O2(g)=CO2(g)     ="-394.0" kJ·mol-1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中有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反应过程中有         的断裂和形成。上述三个反应都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热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标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状态的原因是                                                 ;在①中,02的化学计量数“1/2”是表示     (填字母)。
a.分子个数    b.物质的量    c.气体的体积
(3)反应2H20(g)=2H2(g)+02(g)的=        KJ·mol-1
(4)若C(金刚石)+02(g)=C02(g)的="-395.0" kJ·mol-1,则稳定性:金刚石         (填“>”、“<”或“=”)石墨。
(5)已知形成H20(g)中的2 mol H-O键能放出926.0 kJ的能量,形成1 mol 02(g)中的共价键能放出498.0 kJ的能量,则断裂1 mol H2(g)中的H-H键需要的能量         KJ。
(6)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用CO(g)与H2O(g)反应生成C02(g)和H2(g),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乙酸一1,4一环己二醇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可通过下列路线合成:

(1)已知反应①的反应物是环己烷与氯气,则该反应的反应条件主要为                    。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⑤的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的反应物除路线中已给出的有机物外,还有                    (填化学式)。
(3)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是              。C的结构简式是               
(4)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有机物F是一种存在于某些植物的果、花等中的天然香料。又知:
(i)乙酸酐的结构为
(ii)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iii)工业上常用有机物G制取有机物F:

某化学小组以有机物A(A是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7H8;B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C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为原料制取F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如下:

(1)有机物G中的含氧官能团为              (填官能团名称)。 G的分子式为        
(2)A的化学名称为            。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               。    
(3)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Ⅰ.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Ⅱ.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Ⅲ.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4个吸收峰;IV.能发生银镜反应。
(5)请写出以乙醇(CH3CH20H)为原料制备 (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维生素C的组成和有关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取该试样0.704 g,置于铂舟并放人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样品逐渐消失最后无任何残留物,将生成物(仅有两种物质)先后通过无水硫酸铜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288 g和1.056 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
②将少许研碎的维生素C样品和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混合后,溶液颜色变红。
请解答下列问题:
(1)称取的试样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1;碳元素的质最是          g。
(2)维生素C中      (填“含”、“不含”或“无法确定是否”)有氧元素,理由是根据实验数据可知                                                      
如你回答“含”有,请计算称取的试样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并填入下一空格中;如你回答“不含”等,则下一空格不必填写。称取试样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如果要确定维生素C的分子式,你认为还需要知道的信息是                          
(4)维生素C和紫色石蕊试液混合后,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        (填“酸”、“碱”或“中”)性。查阅有关资料显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请以淀粉溶液、碘水为试剂,写出验证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选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