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福建]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拟行路难》)
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蜀相》)
___________,聊逍遥兮容与。(《湘夫人》)
______,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 ?(《阿房宫赋》)
_________,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
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阿房宫赋》)
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夜归鹿门歌》)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馀,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之?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突然。
B.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辟易:退避、
C.养其全锋而待其 弊:疲惫,衰败
D.非子房其谁之 全:齐全,完整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匹夫见辱,拔剑起 不敢言敢怒
B.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是百战百胜
C.必有过人节 燕赵收藏
D.此所挟持者甚大 吾还也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忍”与“不忍”不同表现的一组是( ) 

A.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
B.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 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C.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D.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但却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
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3)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其一)
卢照邻
顾步三春晚,田园四望通。游丝横惹树,戏蝶乱依丛。
竹懒偏宜水,花狂不待风。唯馀诗酒意,当了一生中。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诗歌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8题。
春日客感
黄景仁
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35岁客死他乡。其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的前两联简要分析。
                                                                                          
这首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子夜》情节和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故乡农民暴动中受了损失的吴荪甫既想廉价吞并吴吟秋的丝厂,又想廉价攫取朱吟秋的大批茧子。赵伯韬却一直不了解吴荪甫的这一心思。
B.老太爷去世的第二天,吊客们涌进吴府,他们中有企业老板、金融巨头,官场政客、寄生文人。他们看似吊丧,其实是来寻欢作乐,打听战况,商谈生意。
C.自从“五卅”那天后,玉亭便大胆走近吴赵纠纷中。他总打算做和事佬,曾私下怂恿竹斋“大义灭亲”,劝竹斋在吴头上加点压力,或许这样吴赵妥协有点可能。
D.慑于赵伯韬的压力,杜竹斋退出“益中“,抽走十万银子,吴荪甫遇到不大不小的挫折。为了打破赵伯韬的”经济封锁“,吴荪甫决意在公债市场上打倒赵伯韬。

E、面对工潮,屠维岳有把握解决。可自从吴荪甫亲自来后,这把握就成疑问了。吴荪甫说“全权交给屠先生”,但屠维岳明白话的真实含义是“全权交给你,到明天为止!”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在丝厂罢工之际,屠维岳与吴荪甫如何将姚金凤安插在工人中间?请简述。
                                                                                        
(2)吴荪甫惨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述。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的还是地位高低的都居住在薛居州那里,那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
B.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反问戴不胜,楚国大夫的儿子要学说齐国话,是找齐国的人教他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
C.孟子认为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用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
D.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好人,那么国君也就会和大家一起向善做好事。相反,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坏人,那么国君也就很难做好人了。

三字经中提到孟母“择邻处”,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请结合选文并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②李白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③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⑤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滕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飘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⑥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此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⑦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成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⑧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有删节)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说李白“连死都是一首诗”,是说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长眠的生命终结方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B.李白摒弃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他的诗都是剽悍、纯粹、猛烈的。
C.作者认为,没有大唐,就没有饱含异质的李白;没有李白,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
D.第⑦段“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中的“另一个方向”指文化精神方面。

E.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白的一生表达出了平等、自由、青春、激情的生命愿欲。
文中第②段作者说“李白是没有故乡的”,又说“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第⑧段中“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该怎样理解?
                                                                                        
“他不习惯仰视”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诗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请把这两个诗句写出来。(3分)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凋蔽良莠惮精竭虑痴心妄想 B.披蘼通缉却之不恭精神焕散
C.真谛松驰暴戾恣睢矫柔造作 D.厮杀顷刻嘉宾满座两全其美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垂yán联mèi复pì穷兵武dú
B.悍piāo叱chà盖qī卷浩繁zhì
C.伤chuāng 噪guō 目惊心chù
D.持jīn贿luò修苦心孤zhǐ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1902年,23岁的鲁迅到日本仙台学医,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使他深受刺激,为了疗救病态的社会和愚弱的国民,鲁迅弃医从文,用文艺唤醒麻木的群众。他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为后人留下丰厚而宝贵的精神遗产。
(2)1931年钱伟长19岁时,以历史、中文双科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入学第三天,“九一八”事变爆发,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理,转入物理系,踏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最终成为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来源:2013-2014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