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3届北京市燕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
C.原子核内中子数 | D.相对原子质量 |
下列有关生活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A.菜刀保持干燥可预防生锈 | B.将海产品在甲醛中消毒后再食用 |
C.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 D.灼烧闻气味区分羊毛和棉纱 |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C.50ml水与50ml酒精充分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
钾肥能使作物生长茁壮,茎秆粗硬,增强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中,能作钾肥的是( )
A.NH4NO3 | B.Ca(H2PO4)2 | C.K2CO3 | D.FeSO4 |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
B.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
C.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
下列各组中的俗名和化学名称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生石灰﹣﹣碳酸钙 | B.酒精﹣﹣乙酸 |
C.纯碱﹣﹣氢氧化钠 | D.食盐﹣﹣氯化钠 |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一样,这是因为氧气的含量不同 |
B.烧木柴时将木柴架空,则燃烧会更旺,这是因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C.蜡烛火一吹就灭,是因为空气流动而带走热量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
D.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则火焰会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
氧气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下列与氧气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细铁丝代替红磷 |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
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 |
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负极产生氧气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它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
B.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C.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
D.人体活动所需能量与食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关 |
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
B.氧元素的质子数为8 |
C.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 |
D.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O2(H2O)﹣用生石灰 |
B.NaCl溶液(KNO3)﹣降温结晶 |
C.CaCO3粉末(Na2CO3)﹣加水过滤 |
D.KCl溶液(K2CO3)﹣加适量盐酸 |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 |
B.自然界中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不能得到纯水 |
C.水蒸发过程和水电解过程的不同在于水分子的种类是否发生了改变 |
D.水中含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
下列对知识的整理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
B化学与能源 |
多吃水果有利于补充维生素 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制蔬菜 |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 风能、太阳能等属于新能源 |
C化学与应用 |
D化学与安全 |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
已知硝酸盐易溶于水.对于反应:X+C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
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
C.X 可能是CuCl2或Fe2(SO4)3 |
D.Y 可能是CaCl2或Ca(NO3)2 |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节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丙→乙→丁 |
C.乙→甲→丙→甲→丁 | D.乙→甲→丙→乙→丁 |
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
B.研究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红 |
C.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
D.研究燃烧是否需要达到着火点 |
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
A.NaCl、H2O | B.NaClO、H2O |
C.NaCl、NaClO | D.NaCl、NaClO、H2O |
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质量/g |
16 |
70 |
1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待测 |
45 |
36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表中“待测”值为5
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发生如下反应:Ca(OH)2+CO2=CaCO3↓+H2O,CO2+CaCO3+H2O=Ca(HCO3)2,Ca(HCO3)2易溶于水.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填序号)
A.水果B.鸡蛋C.馒头
(2)世界卫生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炒菜,放点食醋,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 元素.
(3)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容易洗掉,原因是洗洁精具有 作用.
(4)下列厨房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填序号)
A.塑胶手套 B.陶瓷碗 C.不锈钢锅 D.棉布围裙 E.塑料保鲜盒.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二氧化碳、铁、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2)一个乙醇(C2H5OH)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某种酒精的水溶液,溶质和溶剂中氢原子个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某种催化剂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中的无毒成分.请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3:28 |
D.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50℃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或“=”).
(2)40℃时,乙和丙 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填“能”或“不能”).
(3)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 |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
甲 |
|
乙 |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
丙 |
|
(4)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下同)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5)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和 .
A.酒精灯 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赤铁矿 孔雀石 铝土矿
(主要成分Fe2O3)〔主要成分Cu2(OH)2CO3〕(主要成分Al2O3)
(2)金属的回收和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
①废钢铁可回收重新冶炼,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固体中一定有Fe、Ag,可能有 Cu、Zn |
B.固体中一定有Fe、Zn,可能有 Cu、Ag |
C.滤液中一定含Fe2+、Zn2+,不含Cu2+、Ag+ |
D.滤液中一定含Zn2+、Fe2+,可能含Cu2+ |
(3)某次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①操作1的名称是 ;固体A的成分为 .
②若要检验向固体C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 .
③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必须称量废液的质量、蒸发得到固体硫酸锌的质量和 ..
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常温下为液态,C、G为单质,医疗上用F来配制生理盐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
②D与E反应生成F和B;
③C与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H或I;
④J和K分别与D反应都生成B、F和I,J中的组成元素比K多一种.
(1)写出E的化学式 .
(2)D所属物质类别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④中的变化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
(5)将等质量的J和K分别加入到足量的D溶液(质量分数都相同)中,比较反应产生I快慢,并说明理由
.
请观察下列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
(1)其中仪器c 的名称是 .
(2)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对应的编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F 装置从a、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D、E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B、F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连接B 装置的应是 口(选填“a”或“b”).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2NaHCO3Na2CO3+H2O+CO2↑; NH4HCO3NH3↑+H2O+CO2↑.碳酸钠比较稳定,普通加热不分解;碱石灰不与氨气反应,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目的:确定膨松剂的成分
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如图连接好装置(气密性良好,铁架台略去),点燃酒精灯.
(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到现象 ,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 ,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3)若想确定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物,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不添加其它仪器和试剂)应该继续完成的实验是 (具体实验操作及明显现象).
某班多个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小明组反应后A中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 ;小红组做完A实验后溶液呈无色,用微观理论解释变无色的反应的实质 .
(2)小红组做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前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B实验全过程的操作及现象 .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结束后,小军将以上同学做的A、B两个实验的废液均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观察到混合后的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大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酚酞除外)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如图2为同学们根据部分实验现象绘制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然为红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 ;
如果观察到 ,则废液中的溶质为 .
晶体硅(Si)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冶炼硅时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iO2+2C Si+2CO↑,现要制备含硅14kg的粗硅,理论上可以同时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