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下列关于图片所反映的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成龙到芜湖寻根
1它所体现的忠孝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的道德本位;
2它在封建社会突出表现为“父权统制,男尊女卑”;
3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家国同构”这一特征
4在人际关系上充满了人情味
A.123 | B.124 | C.234 | D.1234 |
文物是无声的历史,解说可使其增光添彩。下列对有关文物解说正确的一组是( )
A.甲骨文——商朝——“蚕”、“丝”、“帛”等字样——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 |
B.阳陵虎符——秦朝——“甲兵之符,左才皇帝,右才阳陵”——阳陵是一位拥有一定兵权的将领 |
C.水排——东汉——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炼——我国炼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
D.秘色瓷——唐朝——定窑生产 |
犁是农耕的主要工具之一,它的出现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由人来耕作的石犁 |
B.战国时期的铁犁没有犁壁,能松土、翻土、作垄,但构造比较简单 |
C.秦朝统一岭南后,犁耕方法随即推广到珠江流域 |
D.隋唐时期的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和犁壁,可自动调节以适应深耕浅耕需要 |
“明朝帝王废除宰相后又不得不寻求体制外的力量,于是造成了监阁之争以及宦官专权的制度化。这些体制外的力量又加紧搜刮社会,从而使得本来就脆弱的小农经济和工商业又备受摧残。·······康乾盛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的农业文明,但当遭遇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冲击时,显然是不堪一击的。”材料说明明清君主专制强化
1导致了政治腐败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3促进了经济发展4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
A.123 | B.124 | C.234 | D.1234 |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当时的中国政府作何反应
A.中国政府对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
B.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
C.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运动 |
D.资产阶级组织了“公车上书” |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 | B.西方与中国应彼此隔绝,互不往来 |
C.中美两国义和团立场一致 | D.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是正义的 |
下表节选自张謇的大事年谱,从中可知他
时 间 |
事 件 |
光绪十年(1884) |
协助地方办滨海渔团等、引导乡邻种桑养蚕等社会事业。 |
光绪二十二年(1896) |
任安庆经古书院院长。与两江总督刘坤一筹划大生纱厂。 |
光绪二十四年(1898) |
为翁同龢拟《大学堂办法》。后任江苏商务局总理。 |
光绪二十五年(1899) |
任学部咨议(教育行政官员)。 |
光绪二十八年(1902) |
议建广生油厂。筹建通州师范。 |
光绪三十一年(1905) |
创办资生铁冶厂。任江苏教育会会长。 |
1秉持了“实业救国”的理念2实践了“教育救国”的理念
3得到了封建政权的支持 4是洋务派的杰出代表
A、1234 B、123 C、234 D、134
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河北西柏坡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A.井冈山——八七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
B.延安——中共“七大”——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
C.遵义——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
D.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是
A.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
B.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七七事变” |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D.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 |
口号反映了一定的时代风貌。下列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人民公社好”; ② “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③“谦虚、谨慎、戒骄、戒躁”;④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A.①②④③ | B.②④③① | C.③②①④ | D.④①③② |
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这主要是因为
1从政治上看,周边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
2从经济上看,周边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
3从军事上看,周边国家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军事需求;
4从安全上看,周边是我国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直接外部屏障;
A.123 | B.234 | C.134 | D.124 |
俞可平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以下属于 “民主存量” 的是
A.制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B.建立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
C.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 D.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 |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许多可喜的变化,究其原因,下列有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1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合力推动;
2国共两党已开通高层会谈渠道;
3两岸政府已实现“三通”;
4香港、澳门地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树立了榜样;
5台湾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体育强盛,使大陆民众形成向心力。
A.124 | B.235 | C.345 | D.12345 |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但特意规定不得动其财产。作出如此规定体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主权在民 | B.轮番而治 | C.法律至上 | D.保护私产 |
“宏伟归于罗马!”,罗马的宏伟不仅体现在其辽阔的疆域、宏伟的建筑,更体现在其宏大而缜密的法律中。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1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从内容零散到体系完整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3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4《民法大全》编纂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成
5《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对世界“第三次征服”的完成
A.1235 | B.245 | C.1234 | D.124 |
下图是根据有关数据绘制的英、西、荷、美四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英国2美国3西班牙4荷兰 | B.1美国2荷兰3西班牙4英国 |
C.1美国2英国3荷兰4西班牙 | D.1英国2荷兰3美国4西班牙 |
2013年8月29日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了政府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的动议。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国会反对向叙利亚动武,政府将“采取相应的行动”。这表明
A.英国首相不再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但依然掌握着国家大权 |
B.英国议会权力高于首相,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
C.如果卡梅伦首相坚持对叙利亚动武,议会也只能同意而不能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
D.卡梅伦首相也可以选择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让新议会通过对叙利亚动武的议案 |
马克思曾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1德意志帝国具有资本主义色彩2德意志议会的权力很小
3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不稳固4德意志皇帝的权力很大
A.123 | B.124 | C.234 | D.1234 |
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的主要形式,有关其作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否定并取代了封建君主专制,从此资产阶级控制了政权 |
B.人民群众享受了一定的权利与自由,并在选举中逐渐成熟起来 |
C.它成为自由、民主与平等的化身 |
D.资产阶级通过立法权和议会将其意志上升为国民的普遍意志 |
恩格斯在评价某本书时曾说“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阶级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这本书是
A.《共产党宣言》 | B.《资本论》 |
C.《法兰西内战》 |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漫画《列宁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被清扫的“垃圾”包括俄国的封建残余、资产阶级以及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
B.通过清扫,列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 |
C.通过清扫,开启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
D.通过清扫,开创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的新时期 |
“柏林墙被掘开了,但是,这并没有伴随着胜利的凯歌,只有沉重的记忆带来的苦涩思索”,这堵墙曾经( )
A.巩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 | B.防止了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
C.是德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象征 | D.使美国赢得了美苏争霸的胜利 |
谢尔(前联邦德国外交部长)曾指出:“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的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句话说明了( )
①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④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A.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 |
B.两次工业革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
C.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
D.殖民扩张——南北战争——苏联解体 |
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2013年10月1日,由民主党把持的参议院和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未能就新财年的政府预算达成一致,政府拿不到办公经费,部分部门只能暂时关门。其实政府预算是“躺枪”,国会两党的分歧并不在政府预算案上,分歧焦点是奥巴马医改法案。坚决反对医改的共和党试图通过给政府预算附加条件来阻挠医改实施,而民主党则坚决反对这种捆绑做法,要求一码归一码,预算是预算,医改是医改。所以,美国政府部门临时关门其实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按照美国1921预算与会计法案及1974年国会预算暨截留控制法案等的要求,任何全权预算支出必须通过相应的年度政府岁出预算案的支持方才有效。自美国国会预算程序于1976年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一共停摆过18次。最少的1天,最多的达21天(克林顿执政时期)。
——凤凰网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个朝代的中枢权力架构。有人认为图示一和二的架构具有民主的色彩,请说明之,概括其实质。
(2)美国的制宪者们所设计的政治制度中“有衡”是如何体现的?简评现今美国政府屡次关门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催生”共和体制的努力。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某校的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历史《必修2》后,对“市场”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一些资料,请你和他们一道回答以下问题。
第一组:中国古代城市的市场布局分析(以汉唐——宋元为例)
材料一
第二组:世界市场的走势:由区域到整体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世界
第三组:近代以来中国的“市场”:由被动走向主动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唐到宋元时期市场布局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由区域走向整体的过程,并概述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以及新时期中国是如何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