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安徽]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缱(quǎn)旗(jīng)曲(juǎn)锵(kēng)
B.望(liào)峨(cuó)藩(hùn)息(zhì)
C.(yì)号趿拉(tā)(cù)缩阴(yì)
D.(cù)发愧(zhà)偻(yǔ)起脚(diǎn)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徜徉滟滪澄澈心平气和 B.取谛瘠薄镶嵌漫不经心
C.湮没零落趿拉消声匿迹 D.赊账僵硬悖谬低头诚服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的横线上该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旋律,   言外不尽的神韵。
②这次新的分房方案一出台,立即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     
③所以走进他的店铺,把自己的脚伸到那蓝色铁架眼镜下,那就  有点儿不太应该了。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
④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  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A.领受反应不免荒僻 B.领略反映不免偏僻
C.领受反映未免偏僻 D.领略反应未免荒僻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循环不已,生生不息
B.抬头望去,已是巫山。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C.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阶段,希望大家尽心尽力,因为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流水是一去不回来了,因为有时会化作一片雨云瞭望故乡。
B.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C.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为欧洲的音乐增辉,而且使整个欧洲放出异彩。
D.据克罗地亚“新闻”网站4月11日报道,造成波兰总统座机坠毁的原因,可能是波兰飞行员没听懂塔台上指挥员用俄语发出的安全警告造成的。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例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A.予羁縻不得还 B.为巡船所物色 C.不能容于远近 D.恐年岁之不吾与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与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诗人称自己与楚王同姓同宗,目的不仅在于表明他有高贵的血统和身世,而且也表明他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B.“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诗人用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花名草来比喻自己高尚的品质和远大的理想。
C.“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流逝,并表达了自己的忧心,即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D.“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诗人愿为楚王引路。诗人崇仰真理,有着高尚的人格,所以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去今之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A.北虽 B.其疾病而死 C.抶而 D.亦以死生之大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共12分,选择题每题2分)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 《指南录后序》)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五人墓碑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不在使者之目:眼目 B.穷饿无聊无聊:没有依靠
C.行露宿草:在荒草间 D.买五人之头而之函:用匣子装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日与北骑相出没长淮间以至永嘉
B.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令素不闻诗书
C.卒吾郡之发愤一击然而隐忍
D.北驱予并往,不在使者之目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予不得归矣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天祥本想一死了之,但是认为还没有到了绝望的地步,局面还有可能扭转,所以“隐忍以行”。
B.文天祥刚到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表现了立志复兴国家的急切心情。
C.张溥记述了五人牺牲时的情况,表现了他们慷慨就刑,铮铮之骨。选段在表达方式上叙后发议。
D.《五人墓碑记》并不孤立地歌颂五人,作者将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奋斗精神与在阉党横行时变节易志的缙绅作类比,突出了五人的高洁的志操。类比加强了歌颂五人的艺术力量。

翻译划线句子
(1)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2)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后面题。  
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紧密得多。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往往会反复出现在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在这里,还会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
诚然,它没有那种招摇的俏丽。但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只有久居这一带的人才会跟这里的景致结下不解之缘,才能看到这些形、声和色彩的微妙差别,并且给予应有的评价。
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秋天,遍野金黄,雾缭烟绕;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谁若真想探究肖邦音乐的精神,理解肖邦音乐跟波兰有着何等密切的联系,谁就应悉心体会欧根·德拉克洛瓦所谓的蔚蓝的色调①,它是波兰景色和在这大平原上诞生的艺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调。
……
我们恰好能在肖邦的马祖卡曲和夜曲里找到这平原的歌声——凡是他那些直接留下了这儿时之国画面的作品,我们都能发现一缕乡音。
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或者说,像一层雾遮蔽了这些画面。绚丽的大都会风光,频繁的旅行,丰富的经历,给他提供了另一种创作灵感。但是,既然他在自己生命的末日,在那遥远、寒冷的爱丁堡又怀念起“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我们就有理由想像,故乡的朦胧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而今,我们也怀着激动的心情瞻仰这些大树,这些灌木丛和这一片清凌凌的水。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马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注:①蔚蓝的色调: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善用蔚蓝的色调表达幽远而深邃、宁静而安详的自然之景。
肖邦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选段哪句话概括了肖邦音乐与波兰风光的关系?如何理解这句话?
肖邦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为什么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又与那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中说“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具体谈谈艺术创作与艺术家生活环境的关系。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歌鉴赏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却别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本诗的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反映了怎样的现实?
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言名句默写
      ,不指南方不肯休。
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人墓碑记》)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             ?(《五人墓碑记》)
             ,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根据上联补充下联
祖国山川颂,                    。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

各有所思
请组织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2分)
这幅漫画有什么深刻的寓意?请概括出来。(2分)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写作
烈士为了追求真理和正义,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善良者为了追求信仰和品质,放弃了自身的利益;殉道者为了追求自由和理想,放弃了高贵的地位……勇于追求,是一种精神;勇于放弃,更是一种境界,世上因有了愉快的追求而多姿,世间因有了痛苦的放弃而精彩。生活虽有众多不舍,但是,该放弃时就放弃。放弃,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
请以“追求和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可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不少于800字。

来源:2014届安徽省明光三校联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