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四川]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必须要以氨基酸作为原料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C.RNA聚合酶能催化遗传信息的翻译
D.一种限制酶可切割出特定的RNA片段
来源: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农田中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
B.随机扫取玉米田的表层土样,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C.研究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各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
来源: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C.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D.若图中抗原为麻风杆菌,则还会引起细胞免疫
来源: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中a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基因表达的产物是B;Ⅴ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DNA,Ⅴ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C;由A和C组装成的D催化CO2的固定过程;B物质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Ⅱ、Ⅲ依次代表的是mRNA、核糖体
B.物质Ⅵ是具有催化作用的RNA聚合酶
C.B物质的作用场所是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
D.图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场所是相同的

来源: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但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B.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地理隔离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因而也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保持高度一致
来源: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甲、乙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模型,a表示信息分子,下列与之相符的叙述是
 

A.若甲是T淋巴细胞,乙是B淋巴细胞,则a是淋巴因子
B.若甲是精子,乙是卵细胞,则a是雄性激素
C.若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肝脏细胞,则a是胰岛素
D.若甲是传出神经元,乙是传入神经元,则a是神经递质
来源: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科学家从植物姜黄中提取到一种色素——姜黄素,经研究发现,姜黄素可阻止RVFV病毒在它感染的细胞中繁殖。研究人员对姜黄素的这一作用进行了小鼠体内、体外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均有效地抑制了RVFV病毒的繁殖。下列叙述与上述研究相符的是

A.小鼠体外研究,是在含有姜黄素的基本培养基上培养RVFV病毒,并观察RVFV病毒的繁殖情况
B.小鼠体内研究,是向感染RVFV病毒的小鼠体内注射姜黄素,观察RVFV病毒在小鼠体内的繁殖情况
C.上述研究证明了姜黄素是作为疫苗而引起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上述研究证明了姜黄素是通过阻断RVFV病毒的核酸侵入细胞的途径而抑制RVFV病毒的繁殖
来源: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一些违法养鸡场为了缩短养殖周期,给鸡大量喂食地塞米松,这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引起动物体重增加、肥胖等症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物质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器官乙的名称是         ,激素b的名称是         。c物质对甲、乙分泌相关激素有              作用。
(2)若地塞米松随食物链进入人体能抑制吞噬细胞的溶菌酶释放,从而直接降低人体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的保护作用。
(3)精神紧张使兴奋传至甲,引起a物质的分泌增加。在该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是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并在突触结构的           处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甲细胞产生的a物质作用于乙细胞膜上的___  _,从而促进b的分泌,这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__     __功能。若与此相似的功能发生在生态系统中,则其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如蜜蜂跳舞)等,该项功能有利于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            _  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来源: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2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碳在甲、乙、丙之间以_________形式传递。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
(2)图2中,农作物同化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                                、被分解者利用。从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该生态农业较好地实现了                                
(3)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图2所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       。原因是          。
(4)图2中属于图1中丙代表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光合促进剂是一种与生长素有类似生理作用的生长调节剂。某科研人员利用番茄为实验材料来探究光合促进剂的生理作用,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同且长势良好的番茄若干株、适宜浓度的光合促进剂、蒸馏水、尺、天平等。
(1)实验步骤:(请补充完善)
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且长势良好的番茄若干株,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
第二步:对甲、丙两组喷洒               ;对对照组乙、丁两组喷洒                 
第三步:将四组番茄放置于                    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四组番茄的叶片颜色,测量并计算每组番茄的             、待成熟后计算每组座果数量、称量并计算单果重量的平均值。
(2)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植物生长状况、产量记录表

名称
平均株高(cm)
座果数(个)
叶色
平均单果重(g)
甲组
220.2
28.2
深绿
172.5
乙组
206.6
26.4
绿
156
丙组
222.8
27.6
深绿
170
丁组
218.8
25.8
绿
152.5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因变量有   个。设置甲、丙两组(或乙、丁两组)相同实验遵循的是    实验原则。
2据表中叶色情况分析推断:光合促进剂增加番茄产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             (物质)的合成,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进而提高果实产量。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光合促进剂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的生理作用,如:促进生长、                           
3若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光合促进剂浓度为a,则当光合促进剂的浓度小于a时,番茄产量       (填“会”、“不会”、“不一定”)降低。

来源: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为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 对植株绿色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 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
(1)若要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品系与              品系杂交。
(2)当用X射线照射纯合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后,将其授于纯合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2株绿色植株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请回答:
①在上述F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到下图染色体图象,说明此时细胞处于               期。该细胞中b基因所在位点应该是下图中基因位点             (填基因位点“1”或者“2”)。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推测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少数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以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后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上述F1代绿色植株与_____________纯种品系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第二步:让F2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3代);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_,说明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______,说明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来源:2014届四川宜宾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科综合生物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