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3届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统考化学试卷
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A.雨后的彩虹 | B.夜晚的霓虹灯 | C.节日的礼花 | D.彩色的图画 |
句容正在大力推广“LED”绿色节能光源。砷化镓(GaAs)是光源材料,Ga为+3价,则As的化合价为
A.﹣3 | B.﹣5 | C.+3 | D.+5 |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
B.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
C.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间隔变大 |
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说法中合理的是
A.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
B.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实验室中的食盐和蔗糖 |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并有白色固体生成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
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安全常识 |
B.物质用途 |
加油站:严禁烟火 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酒精灯 |
液态氧:火箭的助燃剂 液态氮:医疗手术 |
C.物质的微观构成 |
D.元素与人体健康 |
铜:由铜分子构成 氧气:由氧原子构成 |
缺钙: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缺铁:会导致贫血 |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
C.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
D.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
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复方蒿甲醚(C16H26O5)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品。下列关于复方蒿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由47个原子构成
C.属于化合物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26:5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 |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
C.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 |
D.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 |
下列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接触了酒精灯的灯芯 |
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炸裂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在铁丝下系火柴 |
C.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水槽中出现红色原因可能是管口没放棉花团 |
D.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液面高过了滤纸边缘 |
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A.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
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 |
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
D.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 |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Fe | B.O | C.N2 | D.2H |
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
B.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
C.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错误!未指定书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指定书签。错误!未指定书签。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指定书签。错误!未指定书签。错误!未指定书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价 |
D.CO2中的“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
现有 ①FeO ②Fe2O3 ③Fe3O4 ④FeS四种含铁化合物,其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③>②>①>④ | B.①>③>②>④ |
C.④>③>②>① | D.①>②>③>④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明矾搅拌 |
C |
铜丝和铁丝 |
用磁铁吸引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下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 B.①单质、③氧化物 |
C.①单质、③化合物 |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约占1/5,空气是混合物 |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以确保把瓶中氧气消耗完 |
C.插入燃烧匙时不能过慢,否则反应停止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上升水面要大于1/5 |
D.如果把红磷换成铁丝,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为其计算机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
下图是收集干燥R气体并用水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由图中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密度(与空气比较) |
大于 |
大于 |
小于 |
小于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难溶 |
极易溶 |
极易溶 |
难溶 |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__;
(2)2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__;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__________;
(4)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___________ ;
(6)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下同)
A.肥皂水 | B.氧气 | C.氢气 | D.明矾 |
(1)被称为最理想的“绿色能源”是______; (2)用于急救病人的是 ______;
(3)常用于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是______; (4)常用净水剂是 ______。
书写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用化学式表示反应)并注明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反应
(2)在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 ( )反应
(3)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该变化过程中是将转化为化学能。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操作①得到液体C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操作②过程中常用活性炭来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3)小刚发现经净化后的D是硬水,日常生活中常常用______方法使其软化后使用。操作③是消毒杀菌,这过程主要是______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盐。右图是一种市售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试回答:
(1)碘酸钾中碘的化合价为______;
(2)“含碘量”中的碘是指(填序号)______;
A.碘酸钾 | B.碘元素 | C.碘分子 | D.碘离子 |
(3)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___ ;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写出碘酸钾的一点物理性质______。
葡萄中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1个白藜芦醇分子中含有 ________ 个原子,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________ ,研究发现鲨鱼体内含有的角鲨烯(化学式为C30H15)也有抗癌作用,试计算75克角鲨烯与 ________ 克白藜芦醇所含的氢元素质量相等。
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 ②试管 ③胶头滴管 ④燃烧匙 ⑤蒸发 ⑥过滤 ⑦搅拌 ⑧量取,将食盐放入水中,为使其尽快溶解可采用的操作 ________;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________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________;取用6.8mL某溶液的操作 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A B. C. D.. E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__,标“b”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的氧气,发生反应的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E或 ________。当用E方法收集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先 ________。
(3)利用如图Ⅱ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4)图Ⅱ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III中选取 ________(选填序号)与图Ⅱ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5)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时,就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提出问题]红砖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吗?
[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红砖粉可以代替MnO2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实验]
①在试管中加入10mL6%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②准确称量0.5g红砖粉,并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③在步骤②的试管中加入10mL 6%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
④待步骤③的试管中没有气泡冒出后,经过操作A、洗涤、干燥、称量得粉末仍然为0.5g ;
⑤另取10mL6%过氧化氢溶液,加入步骤④中所得固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
[问题讨论]
a.步骤①中的现象为 ________,步骤③、⑤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步骤④中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__ 。若提供了铁架台、玻璃棒、烧杯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 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________。
c.步骤①和步骤③的操作目的是 ________。
d.步骤⑤实验的目的为 ________。
[实验结论]: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产生的现象是 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__。
(2)“图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盐酸后,小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表达式为 ________ ,发现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都变红,请你分析两条试纸变红的情况是 ________ 。
A.下面先变红,上面后变红 | B.上面和下面一起变红 |
C.上面先变红,下面后变红 | D.以上均有可能 |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________ 、 ________ 。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验证①的操作是________、验证②的操作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