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西]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  )

A.神权政治 B.分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集权制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

A.层层推荐 B.重门第 C.唯才是举 D.打击贵族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元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设立了不少行中书省,以代表中书省在地方上行使职权,1287年,忽必烈在全国范围内设行中书省,作为地方一级的行政机构。行省制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实质是继承和发展了(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主张重罪轻罚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 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③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④“威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手按《圣经》宣誓就职。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宣誓就职的誓词如下:“我谨庄严宣誓,我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这说明美国总统(  )

A.对《圣经》负责 B.对《宪法》负责 C.对各州负责 D.对国会负责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

A.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国旗的图案已修改过二十多次。下图是美国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国旗,其中的变化反映了(  )

A.十三个州开始联合进行北美独立战争
B.北美反抗英国要求独立的斗争更加激烈
C.美国确立了不同于英国的新型民主共和制
D.美国人民的斗争目的发生根本改变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此规定表明(  )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C.国家权力中心为议会 D.国家行政权属于宰相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余各以次受封。”
材料二 《孟子》记载:周分封的情况是“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军队)移之”。
材料三 《汉书》记载:“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自身)以大,末流(不良习气)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暌(分离)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材料四 《汉书·主父偃传》记载:(主父偃)说上(武帝)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法定继承者)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弱矣。”上从矣。
材料五 《太平治迹统类》记载:“自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1)概括材料一、三和四所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
(2)分析材料三中统治者的做法的目的(3分)及实施结果。
(3)材料二、四表述的办法反映出统治者有什么共同目的?
(4)材料五中,赵普“劝上革去其弊”的“弊”指什么?如何解决这一弊端?结果如何?
(5)归纳以上五则材料,指出几代统治者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上,与其他四则材料不同的是哪则材料?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二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三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在罗马的历史上《十二铜表法》有什么地位?
(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来源:2014届山西省高三模拟训练文综历史试卷(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