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四川]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超级细菌”NDM-1有蔓延全球的趋势,感染者已达数百人,它含有一种被称为NDM-1的基因,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具有抗性。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超级细菌的产生可能是普通细菌基因突变所致
B.超级细菌不具有核膜和细胞器
C.染色体是超级细菌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该细菌的细胞壁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现象或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1中色素②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色素④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若用秋天的植物叶片做实验1只出现色素带③和④,原因可能是低温导致叶绿素被降解和叶绿素合成极慢
C.若实验2中的外界溶液为0.3g/mL的蔗糖溶液,则图示状态时A、C两处溶液的渗透压相等
D.实验3中细胞D和E染色体数之比为1:1,细胞E中的等位基因正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又称细胞凋亡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被切割成有规律的小片断,DNA分子电泳图呈梯状条带,正常细胞的DNA未降解,电泳图表现为大分子片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中遗传信息缺失可能是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
B.如能激活癌细胞的nuc-1基因,可导致癌细胞死亡
C.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完成的
D.蝌蚪尾部的自溶现象是nuc-1基因表达的产物所致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酵母菌细胞内某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示意图。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至少有3种
C.在转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该mRNA中的一个碱基(箭头处)缺失,则碱基缺失后的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的第5个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D.若该基因中编码半胱氨酸的ACG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说明ACT也是终止密码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细胞和生物界的统一性
B.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ATP合成酶没有ATP水解酶
C.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可能不同
D.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的细胞膜,但能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出多只鼠,其中只有一只雌鼠毛色异常。若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为完全显性。若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毛色异常一定是隐性性状
B.控制毛色的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C.若该异常鼠不是基因突变所致,则其基因型一定为aa
D.若该异常鼠是基因突变所致,则其基因型一定为Aa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P+表示正常基因,P-表示异常基因,且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为CCG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的正常基因变成异常基因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B.该基因片断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115个氨基酸
C.重组P53腺病毒可用于治疗癌症,可推测腺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D.若用限制酶E完全切割某人的P53基因图示区域后得到4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则此人的基因型为P+P-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果蝇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如甲所示,观察该果蝇某器官切片,发现了如乙、丙所示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分裂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乙细胞?处的基因应为_________。丙细胞中出现A和a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细胞每个DNA分子均由3H标记的核苷酸组成,现将甲细胞移植到正常果蝇体内,通过1次过程①所示的细胞分裂,则一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条数是_____条。
(4)研究人员分析了果蝇红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情况。

①最可能代表指导细胞呼吸酶合成的基因是__________。通过对上图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果蝇飞行时,骨骼肌细胞直接供能物质是________。研究发现:果蝇飞行时需要的能量增加约10倍,但骨骼肌细胞中该物质的含量并无明显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苎麻俗称“中国草”,大竹县被誉为“中国苎麻之乡”。苎麻纤维所制纺织品具有挺括凉爽、易洗快干、牢固舒适等特点,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1)苎麻的葡糖基转移酶基因(GT-like)指导合成β-葡糖基转移酶的过程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基本阶段。β-葡糖基转移酶能催化纤维素合成,该酶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苎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②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_℃。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该苎麻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的CO2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温度保持在20℃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苎麻能否正常生长?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解决苎麻纤维颜色单一和提高苎麻品质,市农科所的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对苎麻进行了改良,其基本流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构成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②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质粒的③端会和切出的目的基因的_________端 (填①或②) 相连接。
③苎麻茎尖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填生物技术名称)获得完整植株的过程,有力地证明了即使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_________性。
④若把植株A自交,获得的子代中能产生蓝色纤维素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主要有α-淀粉酶(在pH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热)和β-淀粉酶(不耐热,70℃条件下15min后就失活)。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
主要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目的:测定40℃条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生成的标准颜色。取7支洁净试管编号,按表中所示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3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好。

试剂
试管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溶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X
1.8
Y
1.0
Z
0.4
0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表中Y代表的数值是______。
步骤二:制取α-淀粉酶溶液
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淀粉酶溶液。
②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出后迅速冷却以获得α-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取A、B、C、D四只试管并分别作以下处理。

试管
1
2
3
1
2
3
C
D
5%淀粉溶液(mL)
2
2
2
 
 
 
 
 
α-淀粉酶溶液(mL)
 
 
 
2
2
2
 
2
蒸馏水(mL)
 
 
 
 
 
 
2
 
40℃水浴锅中保温(min)
0
0
0
0
0
0
0
0

步骤四:将A1和B1试管中溶液加入到E1试管中,A2和B2溶液加入到E2试管,A3和B3溶液加入到E3试管, C、D试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F试管中,立即将E1、E2、E3、F试管在40℃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并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1、E2、E3试管中的颜色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a-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的平均值。
讨论:
(1)实验中F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对。
(2)若要测定β-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对步骤_______进行改变,具体的操作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从而获得β-淀粉酶。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孤岛上生存着大量女娄菜植株(2N=24),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Ⅰ.女娄菜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黄色且仅存在于雄株中(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为B、b),以下是三组杂交实验及结果。

实验组别
母本
父本
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绿色
金黄色
全为绿色雄株

绿色
金黄色
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1:1

绿色
绿色
绿色雌株: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2:1:1

(1)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岛上没有金黄色雌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黄色是______性状,写出第Ⅲ组子一代中“绿色雌株”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3)若第Ⅲ组的子一代植株随机交配,则子二代中b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
Ⅱ.女娄菜控制植株高茎(A)和矮茎(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矮茎绿叶雌株(甲)和高茎绿叶雄株(乙)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绿叶雌株:高茎绿叶雄株:高茎金黄色雄株=2:1:1。
(1)若把F1中的高茎绿叶雌株和F1中的高茎绿叶雄株进行杂交,则F2中矮茎金黄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2)在重复1000次甲×乙杂交实验的结果中,在F1中偶然收获到了一株矮茎绿叶雄株(丙)。科研人员通过对丙植株相关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组成的检测,对此异常结果进行了以下分析。

丙植株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
丙植株有丝分裂
中期细胞基因组成
乙植株花粉异常现象
24
___________
常染色体丢失了基因A所在的片段
23
a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aaa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生物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