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广东]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为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这表明他

A.肯定“工商食官”政策 B.肯定“重农抑商”政策
C.肯定商人的社会价值 D.否定小人物的社会作用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后汉书·袁闳传》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引者注),累征聘举召,皆不应。”可见,当时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宋代到明清,政府出台越来越严厉的措施,防止“冒籍”,打击“科考移民”,目的是

A.维护分封制 B.复兴宗法制
C.削弱地方势力 D.加强专制集权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国共合作及共产党员是否加入国民党,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会议,最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在会上以5票的优势(21票赞成,16票反对)通过。该决议案的通过,推动了

A.五四运动 B.国民大革命 C.土地革命 D.抗日战争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9月8日,当时最受欢迎的自由主义报刊《周报》在其创刊号上刊登了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表达了当时人们

A.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
B.反对冷战、呼吁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
C.反对朝鲜战争、呼吁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
D.主张一边倒、联合苏联维护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今的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位于北京城西三里 河)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据北京晚报2013年3月2日)计委大院的落寞,是由于

A.中苏关系恶化 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曾指出,《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拿破仑法典是依据罗马法制定的
B.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C.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
D.拿破仑法典依据罗马法精神调解资本家、工人之间的关系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为此,西欧掀起了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工人运动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首都伦敦曾经被称为“雾都”,因为那里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雾笼罩。雾都的形成是由于伦敦地区

A.大搞圈地运动 B.快速工业化 C.使用蒸汽机 D.流行沙尘暴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这里的“笼子”喻指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1787年宪法 D.《权利法案》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在作品中着力表现自然景色中闪动着的色彩和光线。”“他们”属于

A.古典主义画派 B.现实主义画派
C.印象主义画派 D.现代主义画派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砖国家”是指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以及后加入的南非共五个国家,通过金砖会议商讨合作、协调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对抗超级大国美国、
B.金砖国家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五国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D.中国是金砖国家中的盟主,在协调一致立场和行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对鸦片战争很感兴趣,为此他收集了当时中英双方军队的相关资料。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清军
英军
武器
清军使用刀矛弓箭和鸟枪,刀矛弓箭手和鸟枪手比例约是5:5;鸟枪的原型可追溯至1548年的(明嘉靖二十七年)的葡萄牙火绳枪,枪长2.01米,射程约100米,射速1-2发/分钟。
清军使用的火炮,如同其鸟枪,可以追溯至明代。至鸦片战争,火炮使用的年限大多已经很长,清初铸造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前明遗物。
英军使用两种军用枪:一是伯克式前装燧发枪,枪长1.16米,射程月200米,射速为2-3发/分钟,约在1800年后装备部队;二是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枪长1.42米,射程约300米,射速为3-4发/分钟,约在1838年起陆续装备部队。
英军使用的火炮在样式与机理与清军差不多,但制造工艺先进,质量好,有瞄准器具,射击范围广,射程远,射速快。
火药
清军制造的火药仍按照明朝末年配方,主要凭借经验的层积,以手工业作坊或工场生产。
英军制造的火药,按照1825年黑色火药最佳化学方应方程式,反复实验确定最佳配方,由近代工厂生产。
军舰
清军水师舰船有数百之多,基本特点是船的吨位小,船上安炮少,任务不是出海迎敌,而是近海巡缉,守卫海岸。
英国海军主要作战军舰仍为木质风帆动力,只有少量蒸汽动力铁壳明轮船,军舰较大,吨位从百余吨至千余吨,火炮较多,从10至120门不等,机动性强。
兵力
清军有八旗兵约20万,绿营兵约60万,总兵力达80万,战争期间抽调到前线作战的兵力达10万人。
英军正规军月14万,国民军约6万,总兵力达20万。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兵力约7000人,后增兵,最多时达2万人。

                                      ——据《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有学者认为,清军使用的是自制的老式“洋枪洋炮”。“洋枪洋炮”出现在明朝末年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依据材料概括英军的特点(不得照抄原文)?请从非军事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3)茅海建先生说,“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试分析其原因。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激进与保守如影随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说来,激进主义对现存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怀有强烈的不满,对现存社会制度抱有彻底的否定态度,急切地希望对社会进行根本性的急剧和即时的改变。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其特色为重视已建立之体制并试图加以维护,并且尊重传统,视传统为不同时代所累积的智慧结晶。
——据百度·百科
材料二: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如下“共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有一个近乎规律的“怪圈”:许多曾经激进的思想斗士,后来却“倒退”成为“保守”力量的中坚。在中西文化关系方面,一度鼓吹学习西方的积极分子,甚至完全由西方文化培育出来的饱学之士,后来都在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下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历史的怪圈”在康有为、严复、辜鸿铭的思想进程中都有鲜明的显现。
——据《破解历史的“怪圈” ——康有为、严复、辜鸿铭合论》
(1)列举孔子、老子思想中的“保守” 主张。
(2)19世纪70年代法国工人的激进之举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历史背景。
(3)有人认为列宁是一位激进的保守主义者。你是否同意这种观念?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材料二中提到的 “历史的怪圈”,其实是对康有为等人的误解。对此,你如何加以理解。

来源:201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