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7-1995年和1995-2000年两个时段土地利用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两个时段,安徽省
A.旱地减少最多 | B.耕地减少呈加速趋势 |
C.城镇建设用地几乎不变 | D.农村建设用地增加近70% |
读图推测
A.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 |
B.城市化进程速度在减缓 |
C.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高于城市 |
D.此趋势会使南部粮食地位可能降低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国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南部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南部水资源短缺、沙尘暴频发;
③北部酸雨严重、土地退化;
④北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推测图示国家与我国之间的商品贸易主要集中于
A.煤炭、粮食 | B.煤炭、工业制成品 |
C.石油、工业制成品 | D.石油、粮食 |
下图为某地区一次降雨与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在相同降雨状态下,若雨量高峰和流量高峰间的时距缩短,可能是因为
A.上游湿地大量破坏 | B.下游修建了大型水库 |
C.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 D.下游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90-2009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变化轨迹(我国几何中心位于104.90E,36.20N)。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990-2009年间
A.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一直在几何中心的东北 |
B.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
C.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小于经济重心移动幅度 |
D.经济重心一直在向东南方向移动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有助于缩小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距离 |
B.人口重心南移主要是因为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
C.2004年后,经济重心西移是因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
D.2007年后,人口重心西移是因为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高 |
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则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趋于暖干。读“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可知
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
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 |
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 |
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 |
图中气候转型区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
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 | 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 |
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 | 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 |
光合有效辐射为特定波段的太阳辐射,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其在太阳总辐射中所占比例(R)受太阳高度影响,且一般阴天大于晴天。下图表示华北某地(390N)冬夏季节晴天和阴天R值日变化。完成下列问题题
图中
A.a为冬季晴天,b为冬季阴天 |
B.c为冬季阴天,d为冬季晴天 |
C.a为夏季晴天,b为夏季阴天 |
D.c为夏季阴天,d为冬季晴天 |
据图可知春分日前后, R值最大地区是
A.巴西高原 | B.刚果盆地 |
C.里海沿岸平原 | D.西欧平原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18个地市及周边四省的12个地市3个县区,总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亿人。该经济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第一位,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材料二 焦作铁棍山药在国内享有盛名,发展山药产业成为煤城焦作探索城市转型途径之一。铁棍山药喜光,耐寒性差,忌水涝,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近年来铁棍山药的生产、加工多沿袭传统方法,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销售市场鱼目混珠。
(1)中原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较,有哪些突出的优势区位条件?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焦作成为铁棍山药主产地的自然原因?
(3)为促进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你有哪些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