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给下列句中划线的字注音,将拼音写成汉字。
①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bó(   )学的人。
②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yì(   )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③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   )痛的热爱。
④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   )笑。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位局长受贿的丑行被揭露后,立刻变得声名狼藉
B.我校有一位年过古稀的老教授,他德高望重,很受人尊敬。
C.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不能墨守陈规,要有创新精神。
D.小王因做错了事而有点心虚,真可谓虚怀若谷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独坐幽篁里,                              
峨眉山月半轮秋,                          
此夜曲中闻折柳,                          
                            ,凭君传语报平安。
《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这段话出自哪部书?其中的我和她分别指谁?(      )(      )(      )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4月,是全国中学生安全活动月。为此,我们学校决定开展以“生命安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我的捕捉】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内容。
4月2日中午,实验中学安排七年级段708名学生进行了消防紧急疏散演练。模拟消防警报拉响,该校七年级段的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紧张而有序地排好队伍,用打湿后的小毛巾捂住鼻口,猫腰顺楼梯而下,到教学楼前的空地上集合。各体育委员即整队并上报人数。
                                                                       
【我的宣传】请你拟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
最后一课(节选)13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忽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这一举动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第一段画线句子有深刻内涵,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一句中韩麦尔先生哽住了,请你发挥想象,把他想说却又说不出的话写出来。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永不贬值的财富
①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母亲急忙把瞎眼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巍巍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竞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结合全文说说“永不贬值的财富”有什么含义?
                                                                               
揣摩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①(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巍巍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了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
                                                                    
②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
                                                                     
本文内涵丰富,除了瞎眼婆婆给我们感动外,你还有其他的思考和感悟吗?谈谈你的理解。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
题丰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这首诗中哪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文阅读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世耕 (       )              (2)自指物作诗立就(       )
(3)不能前时之闻(       )        (4)泯然众人(       )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译文:                                                             
划分下列节奏(每句只画一处)
余闻之也久
贤于材人远矣
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一个人成才需要哪些因素?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文阅读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今之庸医妄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①迎:迎接他出诊的人  ②饧:读táng,同“糖”。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明名医戴原礼至京 (       ) (2)一医家术甚高(       )
(3)走而告曰 (       )          (4)偶一求药者既(       )
翻译句子。
原礼心异之,问其故。
                                                                     
谈谈文中“医家”是怎样一个人?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题目《我不再        了》
提示及要求:在初中生活中,你的思想认识或行为常常会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请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或短语,例如“骄傲”、“自卑”、“感觉孤单”、“相信命运”、“和妈妈顶嘴”……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衢州市16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