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一定浓度的硝酸与Cu2S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产物中n(NO2)∶n(NO)=1∶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中n[Cu(NO3)2]∶n(CuSO4)=1∶1
B.参加反应的n(Cu2S)∶n(HNO3)=1∶5
C.反应中Cu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1 mol Cu2S参加反应时有8 mol电子转移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C.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 “断路”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气体Y,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的是(    )

A.X:漂白粉溶液  Y:二氧化硫
B.X:硝酸钡溶液  Y:二氧化硫
C.X:氯化铝溶液  Y:氨气
D.X:偏铝酸钠溶液  Y:二氧化氮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B.小苏打溶液呈碱性的原因:HCO3-+H2OH3O++CO32-
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 4Br-+ 3Cl2 = 2Fe3++2 Br2 + 6Cl-
D.向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

NH4++Al3++2SO42-+2Ba2++5OH-=AlO2-+2BaSO4↓+NH3·H2O+2H2O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VI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 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C.IIA族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越强
D.同一主族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a,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4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无污染等特点,下图为Mg—NaClO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作Y电极
B.电池工作时Na+向负极移动
C.废液的pH大于NaClO溶液的pH
D. X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常温下,0.1000mol·L-1Na2CO3溶液25mL 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其滴定曲线如下图。对滴定过程中所得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c(CO2-3)=c(HCO-3)>c(OH-)
B.b点:5c(Cl-)>4c(HCO-3)+4c(CO2-3)
C.c点:c(OH-)=c(H+)+c(HCO-3)+2c(H2CO3)
D.d点:c(H+)=c(CO2-3)+c(HCO-3)+c(OH-)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l-
B.新制氯水中:(Cl-(ClO-
C.室温下,向0.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D.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250C时某溶液中含有大量Na+、H+、Fe3+、HCO3-、OH-、I-中的某几种,并且由水电离出的c(H+) =" 1×l0-13" mol/L。当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l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溶液的PH=1或13
B.溶液中一定没有Fe3+、Na+
C.溶液中阴离子有I—,不能确定HCO3—
D.当Cl2过量,所得溶液只含有两种盐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B.n(Na+):n(Cl-)可能为7:3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s>Cl>P
B.热稳定性:HCl>AsH3>HBr
C.还原性:As3>S2>Cl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W、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主族,X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显酸性;Z、W、M是第3周期连续的三种元素,其中只有一种是非金属,且原子半径Z>W>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Z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X、M两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X<M
C.X和W的氧化物均可作耐高温材料,M的氧化物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
D.X、W组成的化合物水解生成一种可净水的化合物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 2C(g);ΔH>0,平衡移动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1<p2,纵坐标指A的质量分数
B.p1>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
C.p1<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
D.p1<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
平衡时反应中
N2
H2
NH3

1
3
0
放出热量a kJ

2
3
0
放出热量b kJ

2
6
0
放出热量c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出热量关系:a<b<92.4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C.达到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D.N2的转化率:②>①>③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高考安徽卷)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时:
①HF(aq)+OH(aq)===F(aq)+H2O(l)  ΔH=-67.7 kJ·mol-1
②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在20 mL 0.1 mol·L-1氢氟酸中加入V mL 0.1 mol·L-1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 F(aq)+H(aq) ΔH=+10.4 kJ·mol-1
B.当V=20时,溶液中:c(OH)=c(HF)+c(H)
C.当V=20时,溶液中:c(F)<c(Na)=0.1 mol·L-1
D.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与N连接时,X为硫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
B.K与N连接时,X为氯化钠,石墨电极反应:2H+2e===H2
C.K与M连接时,X为硫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
D.K与M连接时,X为氯化钠,石墨电极反应:4OH-4e===2H2O+O2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铅蓄电池电解甲、乙电解池中的溶液。已知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电解一段时间后向c极和d极附近分别滴加酚酞试剂,c极附近溶液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极为阴极
B.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
C.若利用甲池精炼铜,b极应为粗铜
D.若四个电极材料均为石墨,当析出6.4 g Cu时,两池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使电解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CO2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

A.0.4 mol B.0.5 mol
C.0.6 mol D.0.8 mol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和HY,如果向NaX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HY和Na2CO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酸性由强至弱:HX>HY>H2CO3
B.结合H的能力:Y->CO32->X->HCO3-
C.溶液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D.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 c(Na)>c(HCO3-)>c(X-)>c(OH-)>c(H)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磁材氧化铁的化学名称是氧化铁(Fe2O3),它是电子、电信工业的磁性材料,工业上采用生产钛白粉的下脚料(含大量FeSO4的废液)为原料来制备磁材氧化铁。

已知煅烧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O3===FeO+CO2↑,4FeO+O2==2Fe2O3
(1)浓缩结晶后得到的晶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A中溶质是________;此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
(2)20% H2SO4和铁皮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
(3)写出步骤“合成”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若烧瓶中盛装锌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则:
①当仪器连接顺序为A→C→B→B→D时,两次使用B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CuO、无水CuSO4粉末。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
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
②为了使B中CuO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有(写一种)_________ 。
(2)若烧瓶中盛装Na2O2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则:
①用产生的气体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各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填字母)___            _____→E。
②试管B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________(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4)X2M的燃烧热ΔH=-a kJ·mol-1,写出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ZX的电子式为________;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熔融状态下,Z的单质和FeG2能组成可充电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反应原理为:

2Z+FeG2Fe+2ZG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充电时,______(写物质名称)电极接电源的负极;该电池的电解质为________。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济南模拟)(1)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
A.C(s)+H2O(g)===CO(g)+H2(g) ΔH>0
B.2H2(g)+O2(g)===2H2O(l) ΔH<0
C.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0
(2)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和)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该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26-52e-===34CO2+10H2O。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必须在通入的空气中加入一种物质,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它来自________。
(4)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当乙池中B(Ag)极质量增加5.4 g,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_L(标准状况下),此时丙池中某电极析出1.6 g某金属,则丙池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
A.MgSO4溶液   B.CuSO4溶液
C.NaCl溶液     D.AgNO3溶液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在利用废铜屑(含碳粉、铁屑、铁锈等)制取硫酸铜,实验流程如下:

⑴废铜屑灼烧的目的是                              
⑵写出加入双氧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⑶试剂a可以是       ,溶液pH应控制在       范围之间。操作b的名称是           。已知: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2
7.5
14
Fe3
1.4
3.7
Cu2
6.0
13

⑷在硫酸铜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当Cu2浓度小于2.2×10-4 mol·L-1时,溶液的pH至少是     。(已知Cu(OH)2的溶度积常数Ksp=2.2×10-20
⑸工业上通常用FeS除去废水中的Cu2+,写出该沉淀转化离子方程式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排放出的尾气也会污染环境,降低汽车尾气有害成份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研制开发使用新型能源的汽车更具有现实意义。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N2 (g)+O2(g)=2NO(g) ΔH=+27kJ·mol-1
加装有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排放时反应方程式为:2NO(g)+2CO(g)N2(g)+2CO2(g) ,该反应的ΔH为________;假设此变化过程热量变化共有59.3kJ,则转移的电子为______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2)某科研机构在实验室中对NO、CO之间的反应进行了探究:他们将2molNO、1molCO充入一个1L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测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并绘制成右图(0~15min内)
①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15min时,改变某种条件后c(N2)变化如下图(15min~35min)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

a.降低温度        b.缩小容器容积
c.增加CO2的量    d.升高温度
②若N2在0~5分钟、10~15分钟、15~30、30~35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记为(0~5)、(10~15)、(15~30)、(30~35)。四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③若保持温度不变,在12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CO、N2各0.6mol,则平衡将___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不”)。
(3)高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绿色无污染不需要回收等特点,它己成为电动汽车首选的电池,其工作原理为:3Zn+2K2FeO4+8H2O3Zn(OH)2+4KOH
+2Fe(OH)3。则放电时,负极材料是________,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pH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氯化铁熔点282 ℃、沸点315 ℃,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它可广泛用于污水处理、电子工业、印染业、建筑业,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欲用下列仪器制备FeCl3固体。

(1)写出制备氯气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选用的仪器连接顺序(填写接口字母)为___________n→d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给A、B仪器加热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可作为点燃B处酒精灯的实验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若C可以用D代替,则使用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缺少此类装置,此B中可能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若不使用E装置,则B中会有FeCl2生成,请设计一个实验确定此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一化学与技术]
金属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被誉为“未来金属”。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加热至红热时,能与常见的非金属反应。工业上由钒钛磁铁矿经“选矿”得到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1)从金属矿石中提炼金属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上述工艺溶度积中涉及的有矿石中金属元素的还原、矿石的富集、金属的精炼;没有涉及的一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生铁实际上属于铁______等元素形成的合金。若生产中碳的氧化产物主要为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中碳除了用还原剂还原还原金属矿物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反应③是在氩气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从反应③后的固体中获得金属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在氯化过程中还有一种副产物VOCl3生成,实际生产中常在409K时用铜还原VOCl3,得到不溶于TiCl4的VOCl2,当有1molCu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已知A、B、R、D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基态原子第I电离比B元素基态原子的第I电离能大,B的基态原子的L层、R基态原子的M层均有2个单电子,D属于VIII族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
(1)写出基态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已知高纯度R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工业上生产高纯度R过程如下:

写出③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RHCl3的沸点是31.5℃,则该物质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该物质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
(3)A的第I电离能比B的第I电离能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A、B两元素与R形成的共价键中,极性较强的是_________。A、B两元素间能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其中与A3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化学式为___________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一基础有机化学]下列是某有机物合成反应的流程图:

已知甲溶液遇石蕊溶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目标产物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丙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2)写出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实际需要两步才能完成,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第二步所用试剂及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种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遇FeCl3溶液呈紫色;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及水解反应;③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来源:2013年高考化学预测题 第七期(2013年6月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