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北京]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意(zì)恶(zènɡ) 耳目染(rú)
B.星宿(xiù)透(tì)既往不(jiū)
C.怪(pǐ)罚(chénɡ)  扣人心(xián)
D.别(chà)肪 (zhǐ)歌载舞 (zài))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是

A.加强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磨炼意志,这两全其美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B.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直伴随着国家前进的脚步发展,展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魅力。
C.对于目前出现的楼市价格“全面回升”的迹象,国家从政策层面上应该予以防范,避免房地产调控功亏一篑。
D.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展,台湾的文学之窗渐渐向我们打开,大量的文学佳作让人目不暇接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俗语恰当的是
无数事实证明:艰苦奋斗必得善果,骄奢淫逸必遭祸端。秦穆公勤俭治国,秦则得天下。商纣王酒池肉林,很快便断送商汤江山。可见,节俭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      ①   ,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提倡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    ② 的警示,不以恶小而为之,构筑反腐保廉的稳固长城。

A.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①吃一堑,长一智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①吃一堑,长一智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是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园林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它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A.是某些设计手法被江南园林汲取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B.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被汲取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C.是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
D.江南园林汲取某些设计手法从而建成的一座大型的天然山水园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是

A.《范进中举》选自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B.闰土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
C.《龙须沟》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
D.契诃夫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人物形象——奥楚蔑洛夫。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是
“重霾之下,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谈何健康中国!重霾之下,花草也被伤害,谈何美丽中国!重霾之下,连呼吸都不畅通,谈何幸福中国!”当何维委员在全国政协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连发质疑时,人民大会堂里顿时响起热烈掌声。
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不约而同爆发的掌声,最能代表与会者的真实心声。正因如此,难道我们还要固步自封地迷恋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吗?在改革继续前行的道路上,经济稳定增长与环境治理要统筹兼顾,这甚至需要走钢丝般的平衡艺术。

A.选段运用“重霾之下……谈何……”的排比句式,强有力地突出了重霾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B.选段中“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无画处看有画”,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何维委员深厚的文化底蕴。
C.选段中 “难道我们还要固步自封地迷恋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吗?”运用反问,强调我们不应迷恋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兼顾环境的治理。
D.选段中“这甚至需要走钢丝般的平衡艺术”,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平衡稳定增长与环境治理关系的难度与风险。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岳阳楼记》中,表达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句子是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义”字含义丰富: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阐释了“  ①  ”的主张,儒家这种轻利重义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水浒传》中,宋江在梁山农民起义奠基人  ②  牺牲后,将“ ③  ”改为“忠义堂”,都凸显了对“义”的重视,但“忠”在“义”前,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开始偏离。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学生搜集的材料,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

【材料一】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
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
【材料二】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6月13日发表声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达到13亿吨。倘若这些粮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够得以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目前约9亿的饥饿人口。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每6秒钟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我们每天的食物减少浪费5%,就可救活超过400万的饥民!
结合提供的【材料一】【材料二】,围绕“光盘行动”主题活动,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启示:             
网友积极响应“光盘行动”,纷纷在微博上发表评论,请你跟一条帖子,发表自己的评论。(100字以内)(2分)
评论一:美在不虚荣。中国人吃饭爱面子,其实,这是中国人的虚荣病在作怪,主要由普通人组成的光盘族抛弃虚荣的面子,拾起节俭务实的里子,很美。
评论二:美在奉献。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将节省的粮食留给那些还吃不上饭的人,心里会因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
评论: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核舟记   魏学洢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④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罔不势象形(顺着) B.高二黍许(大约)
C.神情与苏、黄不(属于) D.其人视端容(平静)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翻译: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翻译:
从②③④文段看,王叔远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少年中国说索 陈祖芬
①我读书随性,插空翻阅手边的书,竟在一部“80后”写的小说里,翻到几乎占了一章的《少年中国说》。作者显然爱煞了那篇文字,管他有没有这么写的,一如小说起名叫《断章》。足足20万字,绝不缺斤少两——那文字要是化开来,那感受,那回味,是远远不止20万字的。
②作者写江南小镇,阳光如温得恰到好处的酒,沁着丝丝缕缕梅子一样青涩的气息,再睁眼时,已是残阳一点将坠未坠, 晚风如锦,上绣祥云。秋千上下缀满了别处飘来的粉色花瓣,不似她因秋千而起,更像秋千因她而飘逸飞舞。风是此刻唯一的读者,却没有什么耐心,胡乱翻弄着白绢。
③母亲从箱子里拿出一匹上好的玉色暗花回纹锦缎,为她赶制旗袍,竹叶领,窄罗袖,宽摆提花滚边,斜襟琵琶盘扣,在月光下泛着潋滟的水色。第二天清晨,暖玉生烟一样的旗袍,掺着碎金似的阳光,于蜿蜒起伏中撩拨出琵琶的韵律。
④现在“80后”、“90后”的作者太多,已成雄踞之势。我看封面,这一位叫程萌,我不知道这个女孩是何方神仙,因为南方北方她一样写得入扣丝丝,叫人心驰神往。书中的江南女孩桃叶,“九·一八”后走上抗日路,故事从小镇铺向上海、黄埔军校、北京等。最后写到北京,写北京的雪往往从夜的深处开始飘落,不急不慢,从容淡定,卓然地在一片鸿蒙中彰显国士风度。待到天色欲暝,寒鸦将语,已是万物素然,举目皆空。天色水葱儿一般的通透起来,浑圆的雪景便匀匀净净地上了一层蜜色釉。
⑤有这样的美文,《断章》是完全可以断开了读的,或者说,几乎可以从随便哪章开始读。淡定文字,浓情中国。当战火烧向江南,桃叶这样的豆蔻少女要求前来送兵器者在授人以鱼的同时,莫忘授人以渔,习武三日后便去上海参军。
旗袍之韵律,阳光之气息,蓝锦之天色,塑造了美的化身桃叶。但是战争是美的毁灭。不,战争使人从知耻而后勇,到明白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攻读,于是进攻。在黄埔军校,老师问及,如何强国?如何实现民族之复兴?桃叶滔滔说来竟有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从中华儿女必舍生忘死,共攘外敌,到随后, 朝野内外,各司其职,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举国上下,知难而进,博观约取,居安思危,韬光养晦。
⑦如果说古有班姬续史,谢庭咏雪,那么今天,程萌这样的女孩儿就在讲述居安思危、韬光养晦。如此“80后”,让我想起岳飞的《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⑧桃叶参加的队伍行进到南昌城外,敌军飞机正猫戏老鼠般地居高轰炸,坦克展开如扇面一样,卧在城外。然桃叶他们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从容和蔑视,赴死如赴宴,决绝地向着南昌城大步迈进。真是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⑨几场恶战下来,桃叶几个少年人,稍显沉默,却仿佛假眠的虎狼。一枚榴弹又呼啸着从日军那边飞了过来,一个少年就那么纵身一扑,生生地抱住了那颗榴弹……
⑩桃叶在抗日路上,一路默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11梁启超写完《少年中国说》,就自称少年中国之少年。“80后”程萌,把优美和壮烈糅合了写,断开了写,非常少年,也非常中国。
(选自《渤海早报》,有删节)
本文转述了《断章》中描写桃叶的许多精彩片段,阅读后,填写表格。

环 境
主 要 事 件
江南小镇
 ①

 ③
江西南昌

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⑥段画线句“旗袍之韵律,阳光之气息,蓝锦之天色,塑造了美的化身桃叶”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结合全文内容,理解文章结尾处“非常少年,也非常中国”这句话。(150字以内)
答: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蝙蝠与军事  王仁国  张文详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盟国的军事家们曾制造了一种奇特的小型燃烧弹,这种炸弹重量约为蝙蝠体重的3倍。同时制造了蝙蝠投掷器。盟国的军事家们设想在夜间让飞机飞入敌上空进行一次奇特的空袭,把小型燃烧弹固定在蝙蝠身上,到了敌区城市的上空,用降落伞将蝙蝠投掷器空投下来,于是,几千只蝙蝠便可像“活燃烧弹”一样,命中相当大范围内的目标,烧毁敌区大量的建筑物。
②为什么选用蝙蝠作为携带燃烧弹的“敢死队员”呢?这是因为蝙蝠具有在漆黑的夜间穿梭飞行的奇特本领。
③其实,蝙蝠是用耳朵来“看”东西的。原来,蝙蝠耳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术来感知物体的存在的。通常人只能听见每秒钟振动16次~2万次的声波,超过每秒2万次的振动,人耳是听不见的,故叫做超声波。但是,蝙蝠和其他一些动物却能听见超声波。蝙蝠利用它特有喉头产生很强的超声波,并通过嘴巴和鼻孔向外发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可像光波一样被反射回来,射回的声波用耳朵接受。蝙蝠的耳朵很大,内耳特别发达,能在一秒内接受和分辨250组回声,而且分辨率很高。蝙蝠根据回声来判断物体的种类、大小和距离,以区别是食物、敌人还是障碍物。它的回声定位术还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一个岩洞里常常有几万至上亿只蝙蝠聚居,当它们飞离或返回洞穴时,都要发出呼叫声,这成千上万的呼叫声和洞壁的回声交织在一起,却能互不干扰,这种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是任何人造声纳系统都望尘莫及的。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节)
请解说本文第①段的作用。
答:                  
依据文章第③段内容,具体说说下面材料介绍的超声波测距仪是仿蝙蝠的什么功能制作的?
对蝙蝠最感兴趣的是反潜艇专家。二战中,为了对付德国的潜水艇,英、美等国海军发明了一种水听器,把它装在军舰上,通过收听水下潜艇的螺旋桨声来发现潜艇。但是当军舰航行时,它本身的螺旋桨声响很大,水听器只能听到自己船上螺旋桨的声音。为了避免这种干扰,经过长期摸索,人们发明了声纳,即超声波测距仪,就可以迅速算出敌潜艇的位置了。
答: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①古谚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追随善如同登峰,很艰难;追随恶如同雪崩,很容易。虽然从善很难,但有利于社会,应该坚持。
②从善难,并非难在存善念,而是难在有善举;并非难在偶尔行善,而是难在持之以恒。行善犹如攀登陡峭如劈、高耸入云的巅峰,若想到顶,你就得具备澎湃不息的心劲,一旦你意兴阑珊,驻足休憩,山下的种种“好处”就会使你举步踌躇。要将行善由偶尔为之变成终身习惯,要将登高由情绪冲动变成目标管理,这绝对不是短时期的修炼工夫可以奏效的。
③从恶易,乃是因为世间的奢侈享受花样繁多,常人的意志力普遍薄弱。魔鬼手中从来不缺一试即灵的诱饵:重金、丽色、浮名、实权、华服、靓车、别墅等等。如果说从善难如登高,那么从恶则易如蹦极,纵然是万丈深谷,只须闭眼咬牙,斗胆一跃,转瞬数秒即可探身谷底,粉身碎骨的可能性究竟会有多大?这个答案倒是相当浅显,中智者即能获得满分,然而上智者常常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为何?从恶危如累卵,但它玩的是精神刺激、欲望膨胀和心理侥幸。这就使上智者执迷不悟,甚至着魔不已。
④从善如登,理所固然。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仁礼,却四处碰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厄于陈、蔡之间,绝粮迷路,遭罪难言,还被幸灾乐祸的看客嘲笑为“丧家之狗”。但孔子登上了险峰,一览众山小,这位儒家鼻祖比任何帝王将相的影响都要大,受到的礼赞都要多。先行者孙中山一生饱经磨难,为了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为了保全和传递三民主义的火种,他殚精竭虑,至死方休。                          。这说明,从善与地位高低、学识深浅无关,只与人的良知良行有关。  
⑤从恶如崩,事有必至。殷纣王、秦二世、隋炀帝这样的君王,个个心无敬畏,淫邪残暴,罪恶累累,他们胡作非为,倒行逆施,扮演的是人间魔王的角色,屠戮忠良,残害黎庶,奸淫妇女,只为充分享受权力的宰割、欲望的发泄和邪念的刺激。这些暴君死有余辜,身后被斥骂为独夫民贼,被钉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代贪官落马后,起获的赃款动辄八位数,曝光的房子和情妇动辄两位数,至于他们疯狂腐败所造成的祸害有多深,影响有多坏,则是无法量化的。从恶者的崩溃,不仅是其个体命运的大败亏虚,而且其后遗症和并发症会像地震、海啸、山火一般殃及社会群体,造成大面积的灾情。
⑥从善者登峰,步履从容,心境平和,虽遇沟坎,无碍前行。从恶者崩盘,则可能瞬间发生,毫无征兆和预警。因为从善者是仰求新生而来,从恶者是俯奔败亡而去,一登一崩,一徐一疾,也就判若云泥了。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节)
作者在本文中阐述的观点是              
请在第④段横线处,仿照孙中山事例的表述形式,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答:                                                                    
请梳理作者论证“从善如登”的过程。
答: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曾有过精辟阐释:“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中国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请以“追逐梦想”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作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校名和姓名。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来源:2013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