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1.5和同为一家练习卷
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传唱。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 |
B.唐太宗统治时期 |
C.唐高宗统治时期 |
D.唐玄宗统治时期 |
有关文成公主入藏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丰富了藏族人民生活 | B.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
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 D.改变了吐蕃民族习惯 |
曾经上书给唐朝皇帝说:“吐蕃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的人物是
A.松赞干布 | B.文成公主 |
C.尺带珠丹 | D.金城公主 |
历史兴趣小组要考查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所要考查的地点应是
A.长安 | B.大理 |
C.敦煌 | D.拉萨 |
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 |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到“文皇南面坐,夷伙千群趋”,其中的“文皇”是指
A.汉文帝 | B.汉武帝 |
C.唐太宗 | D.唐玄宗 |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元盛世 | B.贞观之治 |
C.康乾盛世 | D.文景之治 |
唐朝一反“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观念,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这种变化说明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地区用兵的做法 |
B.统治者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 |
C.唐朝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始终非常和睦 |
D.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巩固边防 |
中国古代名画《步辇图》描绘的场景是
A.汉武帝会见匈奴使者 | B.汉光武帝会见倭奴使者 |
C.唐太宗会见吐蕃使者 | D.唐玄宗会见南诏使者 |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长方框内填出唐朝后期居住在边疆的各族名称。
(2)识别图A、在地图上用直线连接属于哪一个民族。
(3)填出下列各地在今天的名称:长安今_______,洛阳今_______,逻些今_______。
唐太宗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君主,深受各族人民的爱戴,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想一想,“贵中华,贱夷狄”指的是什么?请你以唐太宗对东突厥所采取的政策为例,说说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核心是什么。
下图是唐朝画家______的《________》,图中场景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________派来的求婚使者。你能从这幅图上指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使者)吗?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适当的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
太宗尝谓长孙无忌等曰:“朕即位之初,有上书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唯有魏征劝朕‘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此语,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凡此等事,皆魏征之力也。”——吴兢:《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唐太宗曾经对长孙无忌等人说:“朕即位之初,有不少人上书。有人认为君主一定要大权独揽,不能把职权委任给臣下;有的则指出应该耀兵扬武,震慑周边各族。只有魏征劝朕‘消弭战争,注意文化建设,对百姓普遍实行仁政,中原王朝安定了,边远各族自然顺服’。朕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天下太平,极为偏远的四夷都来朝贡,道路上随处可见各个地区的翻译。这一明显的效果,都是魏征的功劳呀!”
完成(1)~(2)题:
(1)魏征为什么说“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2)用事实说明魏征的见解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