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茫茫星空,寥廓而深遂,它以它的神奇魅力,召唤(qī)身于地球的人类,让他们满怀(chì)热的情感,世世代代燃烧奔向它的渴望。伟大的事业(yùn) 育伟大的精神,随着“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首次“太空相拥”,中国航天人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ī)____(chì)____(yùn)____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___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填空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诗歌创作常借物抒怀,无论是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苏轼的“                   ,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还是范仲淹的“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诗人都借酒抒发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心志,表达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初到宫中,甄嬛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系列残酷的明争暗斗之中,她必须要生存下去。
B.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C.网友对于莫言上春晚的期待度很高,而前天,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在北京发布会上的回应却仍旧是模棱两可
D.据说,奥巴马夫妇是苏珊大妈的粉丝,欲邀请苏珊大妈赴白宫演出,而苏珊大妈以害羞为由,迟迟不肯前去,成为白宫的不速之客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餐馆门口张贴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题
古人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能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下面语句都是《水浒》里人物的精彩语言,请按要求作答。(每格一分)
①A道:“你倒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倒有一双相送!金银有些,留了自己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倒把我发回阳谷县不成!”
②B持盏擎杯,吴用、公孙胜执瓶捧案,卢俊义等侍立相待。B开口道:“文面小吏,安敢叛逆圣朝,奈缘积累罪尤,逼得如此。二次虽奉天恩,中间委屈奸弊,难以缕陈。万望太尉慈悯,救拨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铭心,誓死图报!”
语段①中A人物为         ,请概括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情节:                  
语段②中B人物为        ,这是B对                  (人名)说的一句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B具有         的性格特点。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员的?                       。他第四次出游,来到          (国名),该国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材料一:不久前,某地一所中学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材料二:每天回家,妈妈只会说三句话:你好吃饭了。作业做好了没有?好睡觉了!高二学生章炜,一脸不爽地与同学发牢骚,觉得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他也懒得与父母对话。看似平常的抱怨,没有引来同伴的安慰,反而引起了共鸣。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
根据下面的情境,完成对话。
刚考完试,感觉不太好,我刚打开MP3准备听音乐。
妈妈:又在听歌,还不快做作业!
我: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祈 求林敬钧
  ①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②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③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④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⑤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⑥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⑦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⑧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⑨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⑩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⑾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⑿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选自《美丽如初——10年精短散文100篇》)
第③段中,作者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有什么作用?
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请品味句中划线词的妙处,3分)
(2)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请写出这一颗泪珠的特殊含义,2分)
古人认为:禽有禽语,兽有兽言。本文第⑦段描写“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的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想像一下,这只鹰此时究竟想说些什么?(3分)
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祈求”若换成“鹰的遭遇”,可以更加突出鹰的不幸。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说说你的理由。(4分)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①作为全球贸易量最大的水果之一,香蕉堪称是食用最方便的水果。然而,起源于亚洲的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在重创亚洲香蕉业后,正在肆虐大洋洲,如果4号小种最终登陆香蕉的重要产地——拉丁美洲,那么,世界香蕉贸易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②这个“罪魁祸首”是由一种名为镰刀菌的土壤真菌所引起的,受到镰刀菌感染的整株香蕉苗会枯萎死亡;更严重的是,镰刀菌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在土壤中的存活期可以长达20年。镰刀菌又被分成4个不同的生理小种,其中以新出现的4号小种危害最大,受到感染的香蕉苗都会病死,根本没机会结出果实。
③也许有人会疑惑,这么庞大的一个产业怎么可能被小小的真菌逼上绝路呢?这其实是由香蕉产业的一个“特点”所决定的。
④虽然世界上的香蕉品种很多,但当今全球香蕉产区种植的99%以上都是一个名为华蕉的品种。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人们大量种植的是一种被称为大麦克的香蕉品种,大麦克的果型比华蕉大不少,口味出色,果皮也比华蕉结实,这对于极度依赖运输的香蕉产业来说是最佳之选。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对大麦克有着致命杀伤力的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横扫整个拉丁美洲,整片香蕉园绝收绝种。对于1号小种有着不错抵抗力的华蕉,尽管在其他方面都逊于大麦克,还是从温室中被请出来,开始在中美洲被大量种植,进而扩展到全球各产区。然而,到了21世纪,历史再次重现,华蕉对于枯萎病4号小种完全没有抵抗力,人们又一次为“香蕉灭绝”问题而头痛。
⑤从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开始肆虐亚洲到现在,将近20年过去了,这种危险的真菌仍然没能传到拉丁美洲。这是因为枯萎病病原体的传播只能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含有病原体的土壤和被感染的香蕉组织,而土壤和植物组织恰恰是各国边境检疫部门高度关注的目标,被严格禁止带入香蕉产地。一些较为现代化的香蕉种植园也有自己的防护体系,各种可能的病原体载体,乃至细小到附着在进出人员鞋底的土粒,都会被小心翼翼地处理。
⑥面对枯萎病4号小种席卷全球的趋势,封堵策略还会继续执行下去。香蕉会不会真的灭绝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几十年来,人们对于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致病机理和传播途径进行着不断深入的研究,也正做着各种应对计划。
(节选自《百科知识》)
这篇文章主要说明内容是什么?
第②段 “这个‘罪魁祸首’是由一种名为镰刀菌的土壤真菌所引起的”一句中的“罪魁祸首”一词改成“病因”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阅读第③④段,请找出庞大的香蕉产业“可能被小小真菌逼上绝路”的原因。
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老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并说明理由。
【材料】老王在著名的“香蕉之乡”经营着两个香蕉园,相隔约100公里,其中一个香蕉园出现了植株染病的现象。经专家检验,证实植株被枯萎病4号小种感染。为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决定放弃这个香蕉园,让工人带着工具去另一个香蕉园继续工作。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舟上 南宋·徐照
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
“贪看晓光侵月色”一句中“侵”字向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输(节选)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然胡不乎(              )
⑵胡不我于王(         )
⑶此犹锦绣之与短(        )
⑷荆之地方五千里(           )
下列句中划线的“为”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此何若人
B.必有窃疾矣
C.江汉之鱼鳖鼋鼍天下富
D.公输盘我为云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在这一回合中,墨子是怎样使楚王屈服的?请结合选段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①益昌:今四川广元一带。②刺史治所:州郡长官的驻地。③腰笏(hù): 把手板插在腰带上。④隙:空闲,这里指时间。⑤属令:属于县的县令。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何易于为益昌令 (       )
(2)易于自腰笏 (     ) 
(3)春,百姓不耕即蚕 (     )
(4)偕骑还 (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请你结合文中何易于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请以“这也是一种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来源:2013届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九年级联谊考试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