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A.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B.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C.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D.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2A(g) + B(g)  3C(g) + 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 0.6 mol·L-1·s-1        B.υ(B) = 0.6 mol·L-1·s-1
C.υ(C) = 1.2 mol·L-1·s-1        D.υ(D) = 1.2 mol·L-1·s-1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从C(石墨)=C(金刚石) △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B.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更多
C.由H(aq)+OH(aq)=H2O(l) △H=-57.3 kJ·mol-1,可知:含1 mol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D.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 H2O(l)  △H=-285.8 kJ·mol-1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5℃时,用水稀释pH=13氨水至体积为原来的100倍,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A.OH物质的量不变 B.稀释后溶液pH=11
C.c(H)和c(OH)的乘积变小 D.c(OH)/c(NH3·H2O)的值变大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NaHCO3 = Na+ H+ CO32
B.水溶液中HS发生水解:HS+ H2O H3O+ S2
C.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中正极反应式:O2+ 2H2O+ 4e= 4OH
D.鸡蛋壳与醋酸溶液的主要反应:CaCO3 +2H= Ca2+ CO2↑+ H2O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H2SO4溶液:K、Ba2、NO3、Cl
B.0.1mol·L-1NaOH溶液:Na、Ca2、I、NH4
C.0.1mol·L-1AlCl3溶液:K、HCO3、SO42、NO3
D.c(OH)/c(H+)=l×l014的溶液:Ba2、Na、Cl、NO3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A气体,发生反应 a A(g)b B(g)+c C(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来的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c(A)变为原平衡的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abc
B.物质B的体积分数减小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移动过程中,与原平衡相比v增大、v减小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L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NA
B.1L1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原子数目为2NA
C.25℃时,pH=13的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 NA
D.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产生标准状况下33.6L气体,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3NA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利用右图1装置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B.利用右图2装置模拟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
C.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盐酸,以防止溶液浑浊
D.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光较暗,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化学原理表达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反应2CO(g)=2C(s) + O2(g)的△H>O、△S<0,可利用该反应来消除CO污染
C.室温下pH=3的盐酸与pH=11的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说明MOH为弱碱
D.NH4NO3溶液和HNO3溶液中滴加石蕊都变红色,是因为它们均能电离出H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铁船闸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B.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每减少32g,阴极析出的铜质量也为32g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Fe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应用普遍的化学电池,新型液流式铅酸蓄电池以可溶的甲基磺酸铅为电解质,电池总反应:Pb+PbO2+4H2Pb2+2H2O。若充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新型液流式铅酸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放电时,溶液中Pb2浓度保持不变
B.充放电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
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Pb2+2H2O-2e=PbO2+4H
D.充电时,铅酸蓄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恒温恒压容器充入一定量N2和H2进行反应:N2(g) + 3H2(g)  2NH3(g),若反应过程中n(H2)和n(NH3)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点表示NH3生成速率与NH3分解速率相等
B.b点H2的转化率大于c点
C.若在t1时刻再充入一定量稀有气体,达到新平衡时n (H2)大于0.8mol
D.若在t2时刻再充入一定量NH3(g),达到新平衡时NH3体积分数减少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5的NaHSO3溶液中:c(HSO3)>c(SO32)>c(H2SO3)
B.在0.1mol·L一1NaHCO3溶液中有:
c(Na) +c(H)=c(HCO3) + c(CO32) + c(H2CO3)
C.在0.1mol·L一1Na2CO3溶液:c((HCO3) + 2c(H2CO3) +c(H)=c(OH)
D.常温下,将10mL0.lmol.L一1的盐酸与20mL0.1mol.L一1的氨水混合,所得溶液中:.

c(NH3·H2O)>c(Cl)>c(NH4)>c(OH)>c(H)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体积为2L且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SO2和1 molO2,测得起始容器压强为p,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H196 kJ·mol-1,维持容器温度不变,第一次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176.4kJ,此时再向容器中充入2 molSO2和1 molO2,达到新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使用高效催化剂,第一次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176.4kJ
B.第一次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0.7p
C.达到新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升高容器的温度可使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第一次平衡时相同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通过实验测定,也可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地获得。
⑴实验方法测反应反应热
①中和热测定
实验中所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外还需要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将NaOH溶液        (选填“一次”或“分多次”)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溶液混合后,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        ,记为终止温度。
②实验测定在一定温度下,0.2 molCH4(g)与足量H2O(g)完全反应生成CO2(g)和H2(g)吸收33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⑵通过化学计算间接获得
已知拆开1mol的H—H键、I—I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3kJ、299kJ。
则反应H2(g)+I2(g)=2HI(g)的反应热△H         kJ·mol1
②工业生产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g)=CH3OH(g) △H=-90.8 kJ·mol1
已知:2H2(g)+ O2(g) = 2H2O (l)    △H=-571.6 kJ·mol-1
H2(g)+O2(g) = H2O(g)     △H=-241.8 kJ·mol-1
根据上述反应确定:H2燃烧热为          kJ·mol1
CH3OH(g)+O2(g) = CO(g)+2H2O(g)   △H       kJ·mol-1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化学原理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
⑴燃料电池是目前发展势头强劲的优秀绿色环保电池。某新型氢氧燃料电池以H2为燃料,O2为氧化剂,H2SO4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⑵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该电池反应的原理为:
Al+3AgO+2NaOH=2NaAlO2+3Ag+H2O。

①该电池反应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②图中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溶液中OH通过向      极移动(选填“正”或“负”)。
用Al—AgO电池作为电源,使用Pt电极电解500mL饱和NaCl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pH=13(假设NaCl溶液足量且电解前后体积不变)。
③使用Pt电极电解NaCl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电解过程中放出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L。
④若电池的效率为50%,该过程中消耗金属铝的质量为          g。
⑶用电解法制取镁时,若原料氯化镁含有水时,在电解温度下,原料会形成Mg(OH)Cl,并发生电离:Mg(OH)C1 = Mg(OH)+ C1
电解时在阴极表面会产生氧化镁钝化膜,此时阴极的反应式为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⑴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①该反应正向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2)不变
C.υ(H2)=υ(H2O) D.c(CO2)=c(CO)

③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缩小容器的体积,该反应平衡      移动。(选填“正向”、“逆向”或“不”)
⑵工业上合成甲醇可在密闭容器中采用如下反应进行:
CO2(g) +3H2(g)  CH3OH(g) +H2O(g)   △H=-49.0 kJ·mol-1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某实验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只有一种条件不同)。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       K(选填“>”、“=”或“<”)。
③一定温度下,在容积2L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O2、3molH2
a molCO2、b molH2
c molCH3OH(g)、c molH2O(g)

经测定甲容器经过5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甲容器中该反应在5min内的平均速率υ(H2)=              mol·L-1·min-1
要使平衡后乙容器与甲容器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用 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1CH3COOH溶液,pH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⑴根据图1,用化学符号表示滴定过程中溶液中微粒之间的关系
①点a处: c(CH3COO)+c(CH3COOH) =                            
②点b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③点c处:c(CH3COOH)+c(H) =                                 
⑵甲同学也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1CH3COOH溶液进行滴定实验,该同学所绘制的滴定曲线如图2所示。图2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的原因:
                                                              
⑶乙同学设计了用0.1000 mol·L-1标准盐酸滴定20.00mL未知浓度氨水的中和滴定实验。
①0.1000 mol·L-1标准盐酸应盛放在                  (填仪器名称)中。
②为减少实验误差,指示剂应选用:                 
③滴定过程中眼睛始终注视                                    
④若实验中锥形瓶用待盛放的未知浓度氨水润洗,则测定结果将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⑷实验室配制pH相等的CH3COONa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三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c2c3,比较c1c2c3的大小关系: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氯化铜晶体(CuCl2·xH2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催化剂、消毒剂等。用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制备氯化铜晶体,方案如下:

已知:有关金属离子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⑴酸溶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点)
⑵若溶液A含有的金属离子有Cu2、Fe2,则试剂①为Cl2,通入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⑶加入试剂②的目的是调节pH至aa的范围是          
为避免引入杂质离子,试剂②可选用              

A.氨水 B.氧化铜 C.氢氧化铜 D.氢氧化钠

⑷由溶液C获得CuCl2·xH2O,实验操作依次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和洗涤等操作。加热浓缩过程需加入少量盐酸的目的是:                                  
⑸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含Cu2的废水,向废水加入碱调节pH=8,沉降后废水中Cu2浓度为                mol/L。(已知Ksp[Cu(OH)2]=5.6×10-20
⑹氯化亚铜(CuCl)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制备过程:向CuCl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CuCl白色沉淀。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计入《空气质量日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SO2、CO、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与水反应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
①N、O的电负性大小关系为N       O(选填“>”、“=”或“<”)。
②H2O分子中O原子的杂化类型            
⑵ 血红蛋白中含有Fe2,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配合物而使人中毒。
①写出26Fe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                      
②CO有多种等电子体,写出其中常见的一种为           
⑶为减轻SO2污染,火力发电厂常在燃煤中加入CaO“固硫”。
①CaO晶胞如图所示,其中O2- 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Ca2        个。

②CaO晶体和NaCl晶体中离子排列方式相同,CaO晶体的熔点      NaCl晶体的熔点(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