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四川]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卷

“百家争鸣仅仅是现象,藏在其背后的是新形成的代表不同利益的阶级或阶层。”材料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讲学风气盛行,私学兴起 B.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C.社会政治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D.士阶层受各诸侯国重用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A.唯物论思想 B.唯心主义思想 C.民本思想 D.辩证法思想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隋唐时期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武帝时代确立的最主要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古代思想家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的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守仁 D.王夫之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亡国”与“亡天下”区别开来,后人据此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代思想家是(   )

A.李贽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梁启超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考古发掘证明,书写用纸最早可能出现在(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早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天象棋中有“炮”“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而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金刚经》采用的印刷技术是(   )

A.雕版印刷 B.泥活字印刷 C.木活字印刷 D.铜活字印刷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后代尊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苏轼 D.赵孟頫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它的正式形成大约是在(   )

A.元朝时期
B.明朝时期
C.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D.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我们要通过《诗经》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最好是依据其中的(   )

A.《风》 B.《大雅》 C.《颂》 D.《小雅》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涛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的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辛弃疾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繁荣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

A.神秘化 B.宗教化 C.平民化 D.贵族化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标志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的是(   )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
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的介绍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完成这一转变过程的是(   )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的旗帜,是因为它(   )

A.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提出来的
B.是国民党一大审议通过的
C.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道路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民报 》
C.《新青年》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在(   )

A.中共创建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哪一文献不是毛泽东思想在成熟之后有了新发展的标志(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理论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标志是(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中共十二大召开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革”结束后,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指的是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和(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1982年9月邓小平中共十二大开幕词
C.1987年中共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D.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

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B.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C.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问题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主要在哪两个领域开展(   )
①政治领域   ②文学艺术领域   ③经济领域    ④科学研究领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在21世纪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   )

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收回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立德而尚贤。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为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引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五   天下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明夷待访录》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指出其代表的学派及核心主张。
(2)材料一、二、三、四的各种主张中,哪一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魏 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愚以为在今日又宜曰“鉴诸国”。……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五  本社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其思想主张?
(2)材料三中的作者梁启超属于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该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
(3)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指导下的政治实践是什么?
⑷材料五所说的“两位先生”分别指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