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福建]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卷

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妙手得 无独有 B.君子若金汤
C.潜暗长生腐败 D.旁斜出以待劳
来源: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所列内容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

A.“锲而不舍”的“锲”字读音是qiè,意思为“雕刻”。
B.“谄媚”的“谄”字读音是chǎng,笔画数为9画。
C.“笔砚”的“砚”字读音是yàn,部首为“石”。
D.“禀赋”的“赋”字读音是fù,最后一画为“丶”。
来源: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面句子括号里,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它(  )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  )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馨香。

A.因为所以 B.只有 然而 C.只要但是 D.虽然却
来源: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
____________ ,归雁入胡天。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
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提示填空。
《白杨礼赞》中白杨树象征着北方军民______________的精神;《草莓》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______________的联想;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一厘米》中陶影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

来源: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成为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各大媒体纷纷对莫言进行采访。如果你是个小记者,有机会采访到莫言,请你就写作方面向他提三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是:“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可见民间故事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中国有四大民间故事,请你写出其中两个(写出名称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央视记者问莫言:“你幸福吗?”莫言回答:“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请你对莫言的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感受,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唐三藏带领徒弟,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最终取回了真经。
B.祥子是个悲剧人物。当他梦想破灭后,自甘堕落,结果成了行尸走肉。
C.《水浒传》中的武松在景阳冈打死老虎,李逵也在沂岭杀四虎,他们都违反了《刑法》和《动物保护法》。
D.如果将孙悟空放置在《水浒传》中,他也是好汉一条,因为他和大多数梁山好汉一样武艺高强、嫉恶如仇。

阅读下面有关《骆驼祥子》故事情节的叙述,按要求作答。
a.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买了辆新车却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b.祥子卖掉骆驼,继续攒钱,可是辛苦攒买新车的钱被孙侦探搜去。c.后来,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d.可是,小福子难产死了,祥子为了给她办丧事,卖掉了最后一辆车,从此自甘堕落。
①情节有误的是第___句。原著的情节是(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
②祥子是一个悲剧人物。这“悲剧”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下列划线词词义或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惧不已也其如土石何 B.残年余力不物喜,不以己悲
C.山不加增面山而居 D.汝不惠医好治不病以为功

解释划线词。
山北之塞____           ②杂然相许____
③寒暑节_____            ④汝之不_____
翻译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
B.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C.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强调移山艰难,衬托了愚公形象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既表明愚公的事业不受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

来源: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题。
松树赞
①当我们在寒冷的冬天驱车前行时,总能看见宽广的道路两旁有许多树木,而它们都被盖了一层洁白的雪花,像穿了一件白色的大衣。叶子早飘落了精光,是洁白的天堂。你要是刚来我们北方,一定会被这银妆素裹的北方特有的景色迷住,然而在北方生活了一辈子的我,早已习以为常。看惯了这单调的白色,难免会使自己的眼睛有些疲倦和忧伤。
②正当你萎靡不振的时候,在你的眼前,突然,出现一抹的新绿,你会热血沸腾,它点缀这北方的大地。而这新绿就是--松树。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根扎得很深很深,盘结在岩石的缝隙中,四季常青,总能给人带来生命的颜色,带来希望的绿。
③人生,也许是短暂的辉煌,也许是永恒的璀璨。倘若栽下的是昙花籽,那么,你精心培养、细心护理,为开放费尽心思,或者可以欣赏到昙花一现;倘若撒下的是松树的种子,那么,也许在你不经意之中,它已经抽枝发芽,但是要过几十年,你才能一览它参天的姿态。
④如果有人问,你喜欢昙花还是松树,你也许立即就会回答:昙花,即使你从来未见过盛开的昙花之美。可是,你可曾想过,“昙花一现”的美丽背后,又有着多少伤感吗?这美,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凋零的、曾经美丽过的她,只能像普通的谢了的花一般,被丢弃在垃圾堆里。
⑤松树则不同!它虽没有婀娜的身段,没有芬芳远播的本领,但是,它刚毅不阿,没有“力拔山河”的神力决不能使它动摇一星半点;它长青不衰,再过百千年,它依旧会傲然挺立在你的眼前。风霜,不会使它苍老,只能使它更成熟;岁月,不会使它弯腰,只能使它更坚强。
  ⑥昙花一现的人生,或许能够享受到刹那的快乐;这松树长青的人生,或许大半是苦涩的。但昙花一现,换来的是余生的苦涩;而松树长青,换来的却是永驻的快乐。
⑦有人苦心经营,心计算尽,为了一叠叠印有“人头像”的钞票而不择手段。也许,他们能够享受到短暂的“快乐”,但终究只能在幽幽的叹息声中,在懊悔与遗憾中走完人生的旅途;而有的人,虽然会被别人误解为“大拙大愚”,只有一股“犟劲”,但其实他们拥有着坚韧不拔的勇气和力量,虽然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而别人一无所知,但却为他永恒的快乐铺好了坚实的路基;虽然仍是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最后,却能在世人的赞许声中含笑走进美好的天堂……
  ⑧松树,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而巍然挺立,之所以能够长青而不衰,之所以受到人们千世的赞颂,是因为他对生命的态度不是亵渎,他不会为换取刹那的快感而舍弃名节。更不会为求名逐利而抛开一切尊严。它,永远是自重的、高傲的挺立着,犹如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
⑨我赞美松树,更赞美如松树长青的人生。我爱松树,更爱像松树一样刚毅坚强的人!
  ⑩人生如树,一个懂得爱,懂得珍惜的人,他的生命之树不一定茂盛,但一定是青翠的。
第一段作者说雪景“单调”,甚至让人产生“疲倦和忧伤”和第二段又写作者因此“萎靡不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写昙花的目的是什么?昙花人生与松树人生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把昙花和松树各比作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全文,揣摩第⑩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人笔下的花木皆有生命,皆有品格。请再写出两种花木(除松树、昙花以外)及相对应的品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父亲的鞋子》(作者李汉荣),完成题。
①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来看我们,带来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一袋面条。“没上农药化肥,专门留了二分地给自己种的,只用农家肥,无污染,保证绿色环保有机,让孙女吃些,好长身体。”父亲放下粮袋,笑着说。我掂量了一下,大米有五十来斤,面条有三十多斤。鼓鼓囊囊两大麻袋,不知他老人家一路怎么颠簸过来的。老家到这个城市有近一百华里路,父亲也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看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和驼下去的脊背,我没有说什么,心里一阵阵温热和酸楚。
②父亲看着我们刚刚入住的新房,墙壁雪白,地板光洁,说:“这辈子当你的爹,我不及格,没有为你们垫个家底,你们家里,连一片砖我都没有为你们添过,也没有操一点心,也没帮过一文钱,我真的不好意思。只要你们安然、安分,我就心宽了。”我不住地说:“爹你老人家还说这话,我们长这么大就是你的恩情,你身体不错好好活着就是我们的福分,别的,你就别想多了。”
③父亲忽然记起了什么,说:“嘿,你看,人老了忘心大,鞋子里有东西老是硌脚。昨天黄昏在后山坡地里搬包谷,又到林子里为你受凉的老娘扯了一把柴胡和麦冬,树叶啦,沙土啦,鞋子都快给灌满了,当时没抖干净,衣服上头发上粘了些野絮草籽,也没来得及理个发,换身像样的衣服,就这么争慌慌来了。走,孙女儿,带我下楼抖抖鞋子,帮我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说,就在屋里抖一下,怕啥,何必下楼。父亲执意下楼,说新屋子要爱惜,不要弄脏了。
④楼下靠墙的地方,有一小片长方形空地,还没有被水泥封死。父亲就在空地边,坐在我从楼上拿下来的小凳子上,脱了鞋子仔细抖,又低下身子让孙女儿拍了衣服,清理了头发。上楼来,我帮父亲用梳子梳了头发,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为他梳头。我看清了这满头的白发,真有点触目惊心,但我又怎能看清,白发后面积压了多少岁月的风霜?
⑤第二年春天,楼下那片空地上,长出了院子里往年没有见过的东西,车前子、野茅草、蓑草、野薄荷、柴胡、灯芯草、野蕨秧、野刺玫,在楼房转角的西侧,还长出一苗野百合。大家都感到惊奇,有个上中学的孩子开玩笑说,这不就是个百草园吗?
⑥大家都说,新鲜,真新鲜。也有人说这个院子向阳,有空地就不愁不长苗苗草草。议论一阵也就不再管这事了。
⑦只有我明白这些花草的来历。它们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头发、衣服和鞋子,来自父亲的山野。
⑧是的,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清贫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他的清贫,清贫,这是父亲的命运也是他的美德。
⑨但是,比起他的没有留下什么,父亲更没有带走什么,连一片草叶、一片云絮都没有带走。
⑩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
11连我对他的感念和心疼,他也没有带走,全都留在了我的心里。这么说来,我的所谓的感念和心疼,说到底还是我从父亲那里收获的一份感情,直到他不在了,我仍然在他那里持续收获着这种感情。而他依然一无所有地在另一个世界孤独远行。
12是的,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我看着大地上的一切,全是一代代清贫的父亲们留给我们的啊。
13何况,我的父亲,曾经,他把他的山野、他的草木、他的气息都留给我们。
14他清贫的生命,又是那般丰盛和富有,超过一切帝王和富翁。在他的衣服上拍一下,鞋子里抖一下,就抖出一片春天。
15那么,我们这些自以为是地活着的人们,又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呢?我们敢于践踏一切的鞋子里,除了欲望的钉子和冷酷的铁掌,还有别的可以发芽开花的种子吗?
16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木,永世芳香。
用简洁语言概括本文主要事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段说父亲“他清贫的生命,又是那般丰盛和富有”,你如何理解“父亲”的“清贫”与“丰盛和富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理解“我”对父亲的情感。
看到父亲一头的白发和驼下去的脊背及父亲为“我”所做的,“我”         ;对父亲所留下的,“我”           ;对父亲的去世,“我”             
文章标题“父亲的鞋子”改成“父亲”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题目: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要求:①文体规范。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来源:2013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