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三)化学试卷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 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C.铜丝可用作导线 | 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
市政府有关部门提醒大家,冬季燃煤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的有毒气体主要是指 ( )
A.二氧化碳 | B.氮气 | C.一氧化碳 | D.氧气 |
王羲之是我国宋朝的书法家,他的墨宝保存至今,极其珍贵。你认为他的书法能保存完好的原因是 ( )
A.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苍劲有力,不易褪色 |
B.因为书法所用的纸质地优良,经久耐用 |
C.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D.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能够把古代书法还原本色 |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软化 | B.向硬水中加明矾净水剂后得到纯水 |
C.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 D.用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将其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氧气进行医疗急救 | B.用氧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 D.用石墨制铅笔芯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B.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元素 |
C.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 D.某物质含有氧元素,它一定是氧化物 |
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新状态,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作溶剂等。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合成的一种新物质 |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 |
C.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某些物质后,二氧化碳可在常温常压下完全挥发 |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大量使用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的破坏 |
已知2A+3B = 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16 | B.27 | C.44 | D.56 |
用化学符号填空:干冰_______;锌离子_______;硝酸铁_______;乙醇_______;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文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
(2)课后清洗仪器时,小文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紫色,原因是
(3)小文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她用少量的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
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豆奶粉发生了兴趣,因为豆奶粉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象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
验证方法及操作 |
可能看到的现象 |
结论 |
|
|
|
(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① ;
② ;
③ 。
(7分+4分奖励分)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王天然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性质十分相似,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但此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她为了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确实发生了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将她设计的方案补充完整:
|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启示 |
方案1 |
向一个软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再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摇动塑料瓶。 |
|
|
从反应物二氧化碳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
方案2 |
|
|
|
从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
【反思】方明同学认为王天然同学设计的方案1中,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把王天然的方案1补充完整。
(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理由】
【设计实验】
(8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F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时发现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 。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组装一套实验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