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师说》练习卷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句读(dòu)读书(dú)不能(bù)或不焉(fǒu) |
B.经传(zhuàn) 传道(chuán)从师(cóng)从兄(zóng) |
C.老聃(dān )冉冉(rǎn)李蟠(pán)吐蕃(fán) |
D.苌弘(cháng) 长者(zhǎng)近谀(yù)须臾(yú) |
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B.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鄙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怡之 |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 |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道德学问。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
A.名词作动词,B.意动用法,C.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吾师道也( )
②吾从而师之( )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⑤而耻学于师( )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道”字的意义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下列加点的“其”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①知之②,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③为惑④,终不解⑤。生⑥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⑧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给文中空缺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处选填恰当虚词。
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 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
B.①与②的“惑”相同, ③与④的“所以”也相同 |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
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进学解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沉浸酿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縻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代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一艺者无不庸 名:拥有、占有 |
B.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捐:花费、消耗 |
C.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明:阐明、表明 |
D.忘己量之所称 称:相当、相称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占小善者率以录 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
B.①冬暖而儿号寒 ②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
C.①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②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
D.①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②惟弈秋之为听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方今圣贤相逢 | B.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
C.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 D.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 |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
B.第一段是国子先生教诲学生的第一句话,激励学生应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这也是韩愈认为的主观修养的重要方面。 |
C.第二段写学生针对国子先生的教诲提出质问,从三个方面进行有力的反驳。文章从肯定到否定,显出波澜起伏之美。 |
D.第三段写国子先生针对学生驳诘的辨析,其中先以工匠、医师为喻,说明“宰相之方”在于用人能兼收并蓄,量才录用。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译文:
(2)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译文:
(3)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译文:
给下面的语句加标点。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韩愈《答李翊书》)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语句。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①”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②。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③。
(苏轼《答谢民师书》)
译文:①
②
③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涉 务①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攫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與,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②,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坡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
[注]①涉务:涉及、从事实际事务。②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下行走。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徒高谈虚论徙:只是 |
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堪:胜任 |
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纠:纠正 |
D.本为羁旅羁旅:寄居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 )
A.①品藻古今,若指诸掌②出则车與,入则行步 |
B.①肤脆骨柔,不堪行步②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 |
C.①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②晋朝南渡,优借士族 |
D.①体羸气弱,不耐寒暑②多迂诞浮华,不涉事务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 |
B.这些士大夫缺乏自知之明,都怨恨梁武帝父子偏爱中下层官吏。 |
C.作者以周弘正骑果下马受到朝廷官员的称赞为例来批评时风。 |
D.重视农耕是立国的根本,士大夫只有了解农民的辛劳,才能做好其他事务。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译文:
(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
译文:
(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