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四川]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园春qìn佝lóu哑 yīn如油膏rùn
B.田进bìng纳金zhì强不舍guō
C.旁固 jìn外fēn褓 qiăng băo
D.亵 dú妖 ráo社jì稍风骚sùn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微博羸弱文绉绉寻人启事
B.蜗居家具拌脚石穿流不息
C.竣工凑和侯车室一鼓作气
D.端详九洲渡假村获益匪浅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B.王老师五十多岁了,可工作积极,精神振奋,真是枯木逢春啊。
C.今天的中国电影之所以乏善可陈,是因为这些影片既没有历史感,又缺乏思维乐趣。
D.困难随时会像一位不受欢迎的客人,在我们毫无防备时和我们不期而遇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B.每年在广元举办的女儿节,给弘扬广元精神和广元形象带来了良机。
C.鲁迅的小说《故乡》,被誉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作。
D.通过地震的冲击,使我地建筑质量观得到一定的进步。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李栓科
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本文有删改)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入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上文中对沙尘暴的有利的一面作了分析,以下哪一项与原文不符? (    ) ( 3分)

A.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方公里的黄土高原。
B.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
C.沙尘暴能有效缓解酸雨。
D.沙尘暴造就的黄土是我国最肥沃最宜于耕种的土壤。

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有的干旱或半干旱的地区种草较之种树更科学。
B.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一点关系也没有。
C.第⑨自然段中“过度的放牧和农耕”中,“过度”一词作了必要的限制,不能取消。
D.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会生长与这个自然带相适应的植被,这是人类无法改变的。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甲]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选自<江天一传>)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王冕传>)
下列各项中,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尝人曰语:告诉。
B.畚土筑垣以居躬:亲自。
C.入学舍窃:私下。
D.冕小儿若不见恬:恬淡,因在佛寺读书,心境淡泊。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 3分)

A.事母及抚弟天表暮归忘
B.县令傅岩其才安阳韩性闻而
C.每试,拔置第一听已默记
D.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安阳韩性闻而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分)

A.江天一年幼时就有孝顺的品性,父亲去世了,他就侍奉母亲,抚养弟弟。他认为,读书人必须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写好文章。
B.王冕年幼时却不大孝顺,父亲叫他去放牛,傍晚竟然忘了把牛带回家,以致这头牛践踏了人家田里的庄稼,父亲因此发怒打了他一顿。
C.江天一和王冕都好学,苦读,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D.他们之所以能够成才,除了他们自身好学苦读之外,江天一得到县令傅岩的赏识,王冕得到母亲的支持和老师韩性的指点。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这句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的五、六两句蕴含了什么哲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用诗文原句填空。
长江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此行何处,                       。(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鲁迅在《故乡》之中描写了儿时天真活波的闰土变成了一个麻木迟钝的农民,作者在文中说:“多子,饥荒,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你觉得这把闰土变化的原因慨括完了吗?联系鲁迅的其他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朦胧诗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流行的诗体。它的流行有时代的原因。但朦胧的手法大体相似,即多用象征、暗示,意象迭出等。通过你学过的朦胧诗,你试着说说下边这几句诗的大致意思。
“妈妈,我送给你一束荆棘,但玫瑰会在荆棘之中开放”。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乔  叶
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是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知晓学习的人一种额外奖赏
一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
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说“和许多人一样”? (3分)
第二段在内容上强调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第四段中,“蹲 苗”的比喻是为了阐释什么道理 ?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联系第五段内容看,画线句中“额外奖赏”指什么? (4分)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题目:寻找一盏灯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广元剑阁县初三上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