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盛夏,以下方法中你认为降低室内温度的最佳做法是(    )

A.打开电风扇
B.关闭门窗
C.向地面洒水
D.打开房间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黑板发生反光会使学生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坐在两侧的学生容易观察到黑板反光
B.黑板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较强
C.字发生漫反射,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D.为了避免反光,黑板应打磨得粗糙些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黑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越宏亮,在空气中传播的就越快
B.超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女生发出的声音比男生发出的声音传播的快
D.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该设备产生的是可听声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年5月份,我省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农民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交通。为了对秸秆焚烧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成都市气象局利用了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卫星监测焚烧源的主要依据(    )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
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
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
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倒立像 B.蜡烛的正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室内温度为20℃,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             原理来解释。
(2)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         凌日现象。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云层中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上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影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制作,其优点:一是利用光的      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色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而。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2)图乙中_______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3)图乙中_______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
得的实验数据画出来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太阳的辐射下,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而冰山上的积雪通过      而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     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又以雨、雪等形成降落到地面上,地面上的积雪      后变成水,汇入江河……这样,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不小心被①100℃沸水烫伤;②100℃水蒸气烫伤,      (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_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煤油
1324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空气(25℃)
346
海水(25℃)
1531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      ,音调较       
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纳系统收录的0.5吨的海豚和100吨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
       (甲/乙)是蓝鲸发出的。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       (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与地面相平,在池的中心正上方B处悬挂着一盏灯,一人站在岸边,设A处为人眼,作出灯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你大致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我们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
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
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点燃蜡烛      (选填“A”或“B”),但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5)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                                    
(6)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   )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逐渐变小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20
0.3


 
0.7


40
0.5

尼龙丝
30
0.5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缺少的数据为______。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2)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根据表中数据,在上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在第6分钟后,       (选填“需要”、“不需要”)吸热;
(4)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选填“a”“b”“c”“d”);

(5)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如右图,其中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6)在装水的大烧杯中,浮着一个盛适有量水的试管,对大烧杯持续加热,大烧杯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水的温度      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        沸腾。(填“能”或“不能”)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        
(2)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光能否发生反射? 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3)沿ON将右侧纸板向后折,反射光线         (填“仍存在”或“不存在”),纸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
(1)这种设计的原理是:当气温升高时,该材料                ,使室内温度不致上升太高或太快;当温度降低时,该材料会                  ,使室内温度不致降得太低或太快。
(2)该材料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
(3)下列哪个图像能表示该材料放热降温的过程(     )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如图甲、乙所示,实验发现甲杯中没有水时,乙杯中还残留有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控制开始实验时杯中水的            (多少/表面积/温度)相同。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凡发现当B杯无水时,A杯中减少的水和原来B杯中的水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          (有关/无关)。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