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国现代诗二首一》练习卷
下列划线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霉菌(méi)发酵(xiào)残羹冷炙(ɡēnɡ) |
B.彳亍(chì zhù)荒芜(wú)巷道(xiànɡ) |
C.翡翠(fěi cuì)掠过(lùe)栖居(xī) |
D.雨巷(xiànɡ)油腻(nì)惊涛骇浪(hài)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漪纶寂寥摇曳狂风暴雨 | B.翡翠惆怅步履矢口否认 |
C.罗绮羡艳凄惋心满意足 | D.彷徨颓杞篱墙年纪轻轻 |
下列对《死水》的最后一段诗句的音节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 B.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
C.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 D.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
下列对《死水》各节诗大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它已经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生气,已无可救药。它已彻底烂掉,丑恶昭彰。 |
B.第二节,直承第一节的三、四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 |
C.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般以动显静。 |
D.第五节,诗人在前四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 |
闻一多主张新格律诗应该具备三种美,请对照《死水》,指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
A.“音乐的美”指的是诗的乐感美、旋律美;“绘画的美”指的是辞藻的选择和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状形绘声的优点;“建筑的美”指的是格式的对称和句式的均齐。 |
B.“音乐的美”指的是诗的乐感美、旋律美;“绘画的美”指的是辞藻的选择和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色彩绚丽的优点;“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均齐。 |
C.“音乐的美”指的是诗的音节美、旋律美;“绘画的美”指的是辞藻的选择和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色彩绚丽的优点;“建筑的美”指的是格式的对称和句式的均齐。 |
D.“音乐的美”指的是诗的音节美、旋律美;“绘画的美”指的是辞藻的选择和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状形绘声的优点;“建筑的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均齐。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黄 鹂
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根据前面提示的背景,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渴求。
第一节的五行描写黄鹂飞来,只两句是实写。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黄鹂的色彩和动感;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瞬间之形写其瞬间之静。一动一静,生动地刻画出黄鹂_________________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于树的神采。
第一节中第_________句鲜活地点染出黄鹂飞来时所激起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而第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渐渐由实而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_________。
诗人眼前所见的是一只匆匆飞来又匆匆飞走的黄鹂,而胸中所藏的却是一种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交织的情怀。这是一种感情的反差和逆转。两节的最后一句重复,词语相同而情怀各异,前一句写充实感,后一句却写__________感。
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诗人表露出了在牢笼般的时代欢乐仅仅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更为持久的还是痛苦的情怀。 |
B.诗中的反复不是一般的感情升华,而是感情的逆转。这是本诗的独到之处。 |
C.诗中动与静的结合、形与神的交融、实与虚的转化都鲜活地点染出瞬间的情景变化。 |
D.诗人以黄鹂自比,不但“冲破浓密”,而且能“照亮浓密”,这既是一种渴求,也是一种自信。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声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下列对这首诗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指的是“咱们的中国”,即“我们大家的中国”。 |
B.“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揭示出在封建统治下,中国人民不能当家做主的现实。 |
C.“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显示中国人民蓄积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 |
D.“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流露出一个民主战士徘徊的心境。 |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总结了中国的历史,预示了中国的未来,全诗蕴藏着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 |
B.诗中巧妙地使用了一个反问句,用以增强缄默的火山爆发前的气势。 |
C.最后两句,化用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来展示中国革命的前景。 |
D.这首诗对孕育着革命的旧中国运用借喻的手法,从而增强了诗歌的磅礴气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