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追溯(sù)琼葩(bā)刀俎(zǔ)彳亍(chìchù) |
B.淬火(cuì)青苔(tāi)凌侮(wǔ)磅礴(pángbó) |
C.揉碎(suì)忤视(wǔ)盛饭(chéng)佝偻(gōulóu ) |
D.冰屑(xiè)团箕(jī)奴隶(dì)逶迤(wēiyí) |
下面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稠密彷徨俯卧撑秋豪不犯见陵之耻 |
B.廖廓颓圮煤气灶戮力同心缒城而出 |
C.纽扣遒劲东道主变徽之声敝帚自珍 |
D.遏止瓦扉飨士卒头晕目炫睚眦必报 |
依次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⑴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以被群山所理解,却极少为人类所 。
⑵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 ,最多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映月”等等。
⑶孩子,坦率地说,我无法抑制你的期望,我虽不致横蛮专制到 你对“志愿”的选择,但我实在希望你能考进大学。
A.领会陪衬干预 |
B.领悟映衬干涉 |
C.领会映衬干预 |
D.领悟陪衬干涉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以来,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涨势凶猛,对本来利润率就不高的电子信息企业造成较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家电行业。 |
B.国家队的几位表现出色的小将,被誉为中国足坛明日黄花。 |
C.早在30年代,萧老就因小说《梦之谷》名噪一时,成为学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
D.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气象万千,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白日梦”
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做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牛顿就是这种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到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做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发生共鸣。
(选自赵鑫珊《哦,美丽的“白日梦”》有改动)
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
B.“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 |
C.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 |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邀游蓝天的构思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
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 |
B.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
C.“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极强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
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
C.无论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黄金美梦” |
D.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片中空缺的部分(共12分,每小题2分)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 。
(2)寻梦?撑一只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3)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4)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 ,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扈江离与辟芷兮, 。
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风 雨
凄凉宝剑篇, 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 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 销愁斗几千。
请解释“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联句的含义,并点评其在炼字炼句方
面的独到之处?
请指出本诗在表现手法方面的最突出的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浣 花 溪 记 钟 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选自《隐秀轩集》
注:钟惺(1547—1625),字伯敬,号退谷,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明代散文家。浣花溪,在成都西郊,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对下列文中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浣花溪委也委:水流所聚 |
B.像颇清古,不必求肖肖:像,似 |
C.出城欲雨,顷之霁霁:天晴 |
D.迫暮趣归趣:兴趣 |
下列各句中“乃”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 |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浣花溪“清幽秀丽”的一组是
①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 ②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③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④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⑤缚柴编竹,颇有次第 ⑥碑皆不堪读
A.①②⑥ | B.①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浣花溪在成都城下回旋萦绕,但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 主要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 |
B.杜工部祠中杜甫像清矍古朴,但不一定就是那个样子,只是人们想象是这个样子罢了。还有一个刻在石碑上的肖像,附有通判何仁仲在代理华阳县令时为杜甫写的传记。 |
C.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浣花溪的显得清远,而在东屯的显得险奥,各有各的特色。作者借此赞赏了杜甫在穷愁奔走中犹能择胜而居的宽阔胸怀。 |
D.文末作者写到朝廷使臣出来游玩,大都由当地官府招待,来来往往都是些做官的人,因此 |
到处热闹哄哄,引发了作者极大的赏玩兴趣,也间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用“/”线给下列语句断句。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翻译课文中的句子(每句4分,20分)
⑴自牧归荑,洵美且异。⑵士也罔极,二三其德。⑶及尔偕老,老使我怨。⑷以尔车来,以我贿迁。⑸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翻译:⑴ ⑵ ⑶ ⑷ ⑸
某中学校刊的一个栏目选定了以下四篇文章,请你为该栏目拟一个恰当的话题。要求:
参照下列任一题目的结构进行概括,不超过15字。
①《诚信为你带来幸运》 ②《善良是你快乐的源头》
③《节俭使你安稳无忧》 ④《宽容让你成大器》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