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政治 / 试卷选题

[吉林]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有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A.彰显时代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精神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以创建绿色家园,建设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①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 世界多极化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③ 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 跨国公司促进了文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 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解决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发布新版2012年伦敦奥运会待客指南举例:初次与印度人会面,身体接触或靠近都构成侵犯,即使你完全出于善意。阿拉伯人不喜欢接受指挥,如果你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客人发号施令会让他们感到受到冒犯。都是禁止的 。这反映了
①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② 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同的
③ 各个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精神
④ 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中,列入12生肖的动物形象,都是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历“龙”年到来之际,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龙”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这说明
① 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 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 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物质载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意的是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退休后放弃优裕环境,只身回到家乡,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办实事,不要报酬”的承诺,一干就是22年,植树造林5.6万亩,价值3亿元,无私奉献给国家。这说明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孔子学院项目是我国“汉语桥工程”9大项目之一,初步计划将在全球开办100所,目前,国内高校已在海外建立8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背后是海外3000万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热潮,而“汉语热”则是源自中国文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我国实行“汉语桥工程”,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的现实意义在于             

A.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的创新发展
C.博采众长,再现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辉煌
D.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确立儒家思想的国际主导地位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圆明园的皇家庙会、琉璃厂的笔墨纸砚、大观园里游红楼赏民俗… …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在龙年春节开启,庙会如今渐渐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体味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这表明 

A.文化通过传播得以创新
B.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C.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性
D.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时代,世界文化灿若星河: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世界杯球赛精彩纷呈;一年一度的美国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法国戛纳电影节群星灿烂,每年的圣诞节、巴西狂欢节令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A.世界上每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B.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D.各种文艺形式是风格迥异的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18亿人,但是中国信息专家表示,网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网络已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新工具。下列属于应对这种新挑战的可行性措施是

A.加快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B.避免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
C.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D.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5月12 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活动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考察团对京杭大运河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省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大运河的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  

A.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B.能够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C.可以使我们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D.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这个现象告诉我们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在文化传播中会因时、因地而变化
C.对各地文化不能轻率地加似否定 D.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徽调、汉戏、民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融,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经过不断变化,更加丰富多彩。这说明

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文化活动的载体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典哲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天人合一”即自然界与人类是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的。今天,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

A.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D.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时期要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主要是因为
①这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这些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这句话用来表达文化的

A.不平衡性 B.包容性 C.同一性 D.时代性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台山是佛教胜地,是持续1600余年佛教文化信仰中心。同样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印度的佛教大都失传了,中国的佛教却繁荣昌盛,甚至连佛教的礼服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非常完整。这说明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独树一帜
D.异彩纷呈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富于开放,其文学、绘画、陶瓷、园林等显示了当地人民高超的创作水准。而地处内陆的滇黔文化则热情奔放、富于内敛,它的山歌、神话、刺绣、蜡染等表达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差异表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没有共同性
B.中华文化的多元化的表现
C.自然地理环境是导致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D.不同的民族心理情感创作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作品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贵州是传统民族节日最丰富、节日文化最绚丽的省份之一,主要有农事性节日、纪年性节日、纪念性节日、祭祀性节日、和娱乐社交节日。通过感触各民族争奇斗艳的民族节日,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的韵味,这是因为民族节日
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蕴涵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③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④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潮汕文化存在于广东潮汕地区,由讲潮汕话的民系所构成。它与共存于同一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是与周边其他地域文化有异的一个体系。既有本地原住民文化的深厚根基,又有中原移民文化的深刻影响,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广东潮汕地区,而且在港澳和海外华人社会,都是一个“显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说明

A.潮汕文化自成体系、独立发展
B.偏远地区的文化往往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C.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D.中华文化的兴盛是少数民族文化学习汉族文化的过程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某校高二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收集到关于民生问题的如下资料:
文化建设关乎民生幸福,正在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将以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技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福建省数字图书馆为中心,形成辐射全省的数字资源共享网络。2015年建成时,通过这一网络平台,人们除了可以阅读福建馆300多万册、国家图书馆超过2700万册的古今中外藏书,还可以领略国家图书馆35635件甲骨文、15000件敦煌遗书等数字资源镜像。还通过数字信息接入系统和大英图书馆、哈佛图书馆等世界一流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这一平台还将提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网络信息采集等服务,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资源信息也将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向全国推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建设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意义。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涵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展中印两国关系一直是我国和印度双方的共同意愿。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11日,中印文化艺术界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两国学者共同研讨“谭云山现象”,并展望未来文化交流前景。谭云山是一名杰出的中印友好使者。1928年,他接受印度诗圣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国际大学任教,从此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并潜心研究佛学和印度文化。1937年,谭云山创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数十年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为传播中印文化付出毕生精力,他本人也被誉为“现代玄奘”。
材料二 2011年9月22日温总理出席“中印青年传统文化交流大舞台”活动发表讲话指出,中印文化交流从传统文化入手很有意义。中国的太极拳、书法、茶艺和印度的瑜伽、音乐、舞蹈是两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尽管文化形态各异,但都蕴涵自然、和谐、包容之美。希望两国交流切磋传统文化同时,能够领悟和传承其精神内涵,不断推陈出新,成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朋友。
简述“谭云山现象”的文化价值。并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在推动中印文化交流中所持态度。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用文化生活《我们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上述时代精神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原因。并据此分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联系。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高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科政治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