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1届浙江省十校九年级4月联考生物试卷
“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突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桑葚、蝉、叫天子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A.新陈代谢 | B.生长发育 | C.反射 | D.繁殖 |
在构建生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的作用是
A.形成不同组织 | B.形成不同器官 | C.促进细胞生长 | D.促进细胞分裂 |
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摄入的营养物质大大增加 | B.性腺发育成熟开始产生性激素 |
C.内脏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 D.神经调节的能力明显增强 |
小丽在医院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注射的葡萄糖到达了舌上味蕾的缘故。葡萄糖从手臂到达舌上的味蕾依次经过
A.肺循环和体循环 | B.体循环、肺循环和体循环 |
C.体循环和肺循环 | D.肺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
下面是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几个时期,其正确的生殖和发育顺序是
①雄蛙鸣叫 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 ③排卵排精
④雌雄蛙抱对 ⑤蝌蚪变态发育为青蛙 ⑥受精卵孵化成蝌蚪
A.①②③④⑥⑤ | B.①④③②⑥⑤ | C.③②④①⑤⑥ | D.②①③④⑥⑤ |
近年来因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攀升,驾驶员酒后驾车易发生重大车祸的主要原因是过量饮酒导致
A.肝脏负担加重 | B.慢性酒精中毒 | C.心脏血管受损 | D.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 |
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A.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 B.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
C.减弱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 D.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速度很快。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人体
A.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 | B.主要的供能物质 |
C.主要的贮能物质 | D.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 |
把含有草履虫的水倒入试管中,不久草履虫都集中在试管的上层,影响草履虫在水中这样分层分布的因素是
A.阳光 | B.温度 | C.空气 | D.营养物质 |
“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喂钙粉,可是医生说小丽患了佝偻病,原因是在于喂钙粉时没有加喂
A.维生素A | B.维生素D | C.维生素C | D.富含维生素A和D的鱼肝油 |
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中有错误的是
A.卵→幼虫→蛹→成虫 |
B.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
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
图5曲线表示的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其中表示呼气过程的是
A.AB | B.BC | C.AC | D.BD |
右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
B.图中能量转化方向是:乙→丙→丁→ 甲 |
C.图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
D.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
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很多学校于2010年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属于 反射。参与该反射的感受器是 。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有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和 中枢参与了该反射。
(2)同学们在疏散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身体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并流血了,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凝血作用。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调查发现,血铅增高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威胁儿童的铅污染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污染; 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血铅含量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质量2.0~2.5千克的20个家兔分为两组:A组用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B组用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分别每组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
A组 |
B组 |
|
注射溶液类别 |
含1.83%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
含3.6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
|
血红蛋白含量 |
初始测量 |
60 |
61 |
第一次(g/L) |
53 |
50 |
|
第二次(g/L) |
47 |
40 |
|
第三次(g/L) |
35 |
29 |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血铅含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何影响?
(2)上述实验还缺少对照组,请你帮助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将10只家兔用 ,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在____________与氧结合。
A.肺泡 B.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D.肺泡外毛细血管
(4)比较A、B两组的数据,简要叙述上述实验结果:
。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