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请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名言,要求准确、规范、美观!( 1分 )
爆米花说:“如果没有压力,我才懒得开花呢。”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   )

A.周笔畅的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B.七年级(21)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真可谓德高望重
C.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发誓即使是海枯石烂也不分开。
D.登上方岩,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挑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瘦骨嶙峋小心冀冀怡然自得心旷神怡
B.津津乐道高不可攀头晕目眩出奇制胜
C.恍然大悟萍水相逢问心无愧获益匪浅
D.举世无双明查秋毫一往情深庞然大物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顾课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本文点明中心的句子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B.《天净沙·秋思》作者辛弃疾,元代戏曲家,这首曲的主旨是:断肠人在天涯。
C.《在山的那边》运用了象征手法,“山”与“海”分别象征了实现理想途中的困难和理想的境界。
D.《行道树》一文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子曰:“见贤思齐焉,                                。”
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几处早莺争暖树,                                。
                        ,把酒话桑麻。
万籁此都寂,                       
《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催生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夜雨寄北》中诗人设想未来相逢情景的诗句是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真品味例句,仿写一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例句: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4分)
《繁星》、《春水》是 冰心 在印度诗人          《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理解。
冬 天 (节选)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说说你对作者朱自清的了解。( 1分)
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者以“冬天”为线索,记叙了发生在冬天里的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况。( 2分)
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选作一题)( 2分)
⑴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
⑵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第二段中的台州的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2分)
为了表现文章的主旨,作者在选材上匠心独运,请就此作一点分析。 ( 2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理解。
阿凡提故事的不同认识 
我在美国教的中文班学生都是十二、三岁, 课堂使用的教材是暨南大学为国外中文教学编的一套十二册的中文课本。上个星期天上课,学到了一篇课文:《阿凡提借锅》。
故事说的是阿凡提到地主家借锅,还的时候锅上还放了一口小锅,地主就问:“你只借了一个锅,怎么还回来了两个呢?”阿凡提回答借去的这口锅在他家生了一个小锅,所以一起还回来了。地主很高兴地收下了,告诉他以后想用锅就来借。
很快,阿凡提将地主家最大的那口锅借走了,然后一直都没有还。地主去要,阿凡提说,那口锅死了。地主很生气地问:“锅怎么会死呢?”阿凡提回答:“锅都可以生孩子,怎么就不会死呢?”地主很生气但是拿他没有办法。
读完了课文,我和孩子们讨论这个故事,他们的回答颠覆了我以前对于阿凡提的印象。
老师:关于这篇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学生:什么是锅?
老师:锅就是做饭做菜用的那个工具。
学生:既然是家里做饭用的东西,应该属于比较私人的物品,阿凡提为什么要到别人家去借呢?
老师:因为他比较穷,家里没有足够的锅用,就需要借了。
学生:哦,那什么是地主?
老师:地主就是农村里比较富裕的人,家里通常有很多田地,雇人来耕种。
老师:你们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也不喜欢这两个人,这种文章不应该放在教科书里,会教坏小孩的。
老师:为什么?
学生:这个故事里面的人都不诚实。
学生:对,他们都欺诈、贪婪。
学生:我觉得这个阿凡提看似聪明,实际上很蠢,花那么多心思合计圈套,就是为了用一个小锅骗来一个大锅,还是个人家用过的旧锅。
学生:他之所以穷得要借锅,大概就是因为只想着不劳而获,耍诡计骗别人的东西。他如果心思用在努力工作上,一定可以赚很多锅出来。
学生:是啊,如果他把用来买那个生出来的小锅的钱攒起来,再去干活赚点钱,就可以自己买一口大锅了,何必去骗人。
老师:嗯……,你们说得对,努力工作自食其力是做人的本分。
学生:还有,他再去跟别人借东西,肯定没有人会借给他了。
学生:就是,他借东西不还,失去信用了。
老师:分析得有道理,做人一定要讲信用,这是根本,不能贪一时小利而失去信用。
老师:那你们对地主这个人物怎么看?
学生:他太贪心了,第一次阿凡提还锅的时候,多还的那个锅不是属于他的,他就不应该要。
学生:他没有做人的原则,既然是有钱人,别人都穷得要借锅了,他怎么还能多要人家的东西呢?
学生:是啊,他有钱应该主动帮助穷人,做慈善事业才对。
老师:说得好,我们要想着去帮助别人,而不是占别人的便宜。做人也忌讳贪心,中国有句老话叫“贪为死门”,很多祸事都是由贪心引起的。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读阿凡提的故事时,都是讲他多聪明有智慧,和地主斗智斗勇,总是可以斗败愚蠢又贪婪的地主,是个正面人物形象,而在这些受美国教育的孩子们的眼里,他却是个既狡诈又愚蠢还没有信用的人。
仔细想想原因,阿凡提的故事实际上有背景,那个地主向来自私贪婪对雇工又苛刻,穷人都对他敢怒不敢言,只有阿凡提能对付得了他,经常让他吃个亏出个丑,为穷人出口气。当老百姓被欺诈剥削任人宰割到毫无反抗能力的时候,阿凡提这样的人物就为弱势力大众提供了发泄对恶势力不满的渠道。“为富不仁”“杀富济贫”好像是我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东西。
美国长大的孩子生活在法治社会,尊崇诚实、努力、个人奋斗,欺骗、撒谎、没有信用都是让人唾弃的行为,在不提供背景材料的情况下,单纯从一个故事,孩子们的确很难理解阿凡提的做法。
我们这一代人(60、70年代)从小生活在阶级斗争为纲之后的革命教育下,我们的孩子还在延续有关的教育,现在阿凡提还是一个反抗阶级压迫的斗士形象,没有美国孩子的疑议,我们还没有发现阿凡提的“毛病”。
所幸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儿子(2000年出生)听,他也提出阿凡提的这个做法不好,因为阿凡提是主动骗人、骗东西的,这个做法不诚实,也就是不能学的。
——看来,中国孩子也在进步了!
传统意义上,我们都说阿凡提聪明,在这个故事中他的聪明体现在哪里?( 2分)
传统意义上,人们喜欢阿凡提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美国儿童是怎样评价阿凡提的?请摘录文中的词语来解答。( 2分)
为什么 美国孩子和我们评价阿凡提有那么大的差异?( 2分)
阿凡提的故事虽然很弱智,但人民还是很喜欢。你能思考故事产生的深层的一些原因吗?( 2分)
你希望现在的你们能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呢?敞开心怀说说吧。( 2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11分)
童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请你说说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1)项为之        (2)出神           (3) 数十            
请你翻译下面语句。( 2 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第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           ,所拔的“山”指的是:                ,所倒之“树”指的是:                
文中出现了几个成语,请写出两个来                                
“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请简要说说你怎样才能成为这样有情趣的人?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论语》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为政》)
(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5分)
与朋友交而不乎?                     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               一隅不以三隅反              学而不            
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从选文中摘出两个现在仍然在用的成语。(2分)
第二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体会。
(2分)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                                                          
(温馨提示:1.写作时,请隐去真实的校名和班级、学生名。2.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①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选择,但却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和父母,那是天注定的。所以爱父母孝父母,也是必须的。拥有了就要珍惜,珍惜了才会幸福而不会后悔。
要学会热爱和尊重父母,他们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群。尊重了父母,你的人生就有了道德的第一道防线。请你用感恩的心来对待父母,感恩地生活。
以“做您的儿子(或 女儿),真好!”为题写作:叙写实事,抒发真情。600字以上。
②许多同学远离你的家庭和亲人,只身求学,有时难免会有很多艰辛、苦涩、思念和感慨。请你以“想家的时候”为题,抒发你的真情。600字以上。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八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