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田(pǔ)鞭(chī)成吉思(hàn)
B.害(sào)虚(xuán)一黄土(póu)
C.据(jié)佝(lǚ)强不舍(guō)
D.亵(dú)睢(zì)尽职守(gè)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妖饶旁骛一代天骄鞠躬尽瘁 B.陨落煞白黎明百姓一泻千里
C.藉贯睿智自知之明门庭若市 D.凌驾嬉闹恼羞成怒相形见绌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2011年3月,日本遭遇真实版的《2012》,9级特大地震和海啸几乎     了仙台、岩手、宫城、福岛等沿海地区。
②浙江省开始       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从1100元调整到1310元,超过了一直高居榜首的上海,成为目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省份。
③对别人文章的理解必须全面,       很可能会歪曲本意。

A.摧残履行望文生义 B.摧残实行断章取义
C.摧毁断章取义 D.履行望文生义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
B.“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温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C.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D.边城,这块曾经有如香格里拉一样美丽的土地,如今已是面目全非:采矿机的声响粉碎了竹雀的歌唱;如墨的废水扼杀了游鱼的梦想;冲天的恶臭淹没了虎耳草的馨香。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的形象。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白居易《观刈麦》)
持节云中,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密州出猎》)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范仲淹《渔家傲》)
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后值倾覆,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
1985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主持开发的电脑在市场营销中屡遭惨败,他的CEO职位也被董事会撤销。    ①     ,他又创办“Next”电脑公司,收购了皮克斯工作室,制作了全球大卖的第一部3D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苹果收购Next后,乔布斯重回困境中的苹果。尽管重病多年,他还是领导苹果不断创新,ipod+itunes颠覆音乐产业商业模式,iphone引领触屏手机时代,ipad引领平板电脑时代,苹果也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乔布斯的经历说明:    ②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杭州市民吴菊萍奋力接住坠楼女童妞妞而造成自己左手多处粉碎性骨折的事件,广泛被社会各界传颂。②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特意专程来杭,采访事件的亲历者和其他市民。③吴菊萍的事迹彰显了杭州这座城市的价值观,激励了市民对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条新闻,不超过25字。(3分)
浙江省去年蔬菜销售形势很好,刺激了菜农种植的积极性,不少蔬菜都出现大面积扩种的情况。产量增加,需求却没有增加,所以造成销路难找,温岭的大白菜、上虞和海宁的榨菜、慈溪的雪菜以及海盐的包心菜出现增产减收问题。
为了帮助菜农渡过眼下的难关,各地政府及农业部门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台州市在各个网站上,连续发布销售信息,推销本地大白菜。温岭贸粮局联系当地超市和农贸市场,主销本地大白菜;政府还号召当地的工厂、学校等食堂,大量采购大白菜。余姚市农林局、贸易局、榨菜协会共同参与协调,榨菜协会出台0.4元/公斤最低收购价来保护菜农利益,并要求菜场做到不拒收。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一)
寻 春
1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
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A)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⑾(B)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⑿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 → 看到衰草:____________→ 遥见草色:_____________
、品读下面句子,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①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
②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2分)
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4分)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超级发动机让汽车更省油
全世界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考虑到温室气体排放的严峻形势,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努力寻求更好的汽车动力源,包括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等。虽然这些技术及其它替代方案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从近期来看,由于内燃机仍处于汽车动力的绝对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内燃机效率仍是降低石化燃料消耗的最重要途径。
庆幸的是,现在有很多技术能够提高内燃机的效率。更好地控制燃烧室中油气混合的比例、控制汽油在其中的点火方式,或者控制利用这些能量的机械装置,可以使传统内燃机达到与油电混合动力发动机相当的效率水平。
内燃机被广泛用作汽车、卡车、摩托车和摩托艇等交通工具的动力源。它最大的优点在于,使用的燃料(汽油)相对来说储量丰富、价格便宜且能量密度较大,而最大的缺点是效率一般。目前效率最高的车用汽油机的效率值只有20%-25%,即燃烧汽油产生的能量中只有20%-25%用以驱动汽车前进。柴油机和油电混合动力的效率较高,能达到25%-35%,但成本也相对昂贵。氢燃料电池车,可以将氢气能量的60%转化为动力。
尽管内燃机技术已经发展很多年,但还是有许多地方可以继续改进。最近美国环保局的研究显示,从1987年到2006年,美国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大约每年提升1.4%,这些提升主要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和热效率、降低机械摩擦损失和附件消耗等手段来实现。
一些即将施行的法规将确保未来汽车动力效率的提升主要用于提高汽车实际的燃油经济性。2008年起,中国出台了相应法规,分阶段对不同排量的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作出规定。美国环保局正在制定汽车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美国交通部已经完成了更严格的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这两个机构必须在2010年4月1日之前推出一个综合两方面要求的最终标准。
由于竞争激烈,汽车制造商不会过多报道他们未来将使用的技术的成本和收益,但美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局在2008 年对众多技术策略进行了评价。不同技术常会获得重复收益,综合应用这些技术获得的收益会少于它们的累积收益。
这种方法意味着,汽车公司将不再为了“达标”而大量制造小型轿车,因为新标准对各种车型进行了综合考虑,目的是要汽车公司设计出能效更高而二氧化碳排放量更低的产品。新标准的实施并不是鼓励或者限制某一种车型,而是为了使所有车型都能尽可能提高能效,真正做到经济节油,并且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摘编自《环球科学》2012年第3期)
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
1虽然这些技术及其它替代方案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这种方法意味着,汽车公司将不再为了“达标”而大量制造小型轿车。
第二段说,“现在有很多技术能够提高内燃机的效率。”具体指哪些技术?请概括回答。(3分)
从全文来看,为了“让汽车更省油”,人们做了哪些努力?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
① 内燃机具有燃料储量丰富、价格便宜且能量密度大、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
②省油新标准的实施主要是为了限制某些车型的开发和使用。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分)
(一)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二)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③,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④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⑤,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③经年:一年左右。 ④干:求见。⑤甫:刚。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其风土(询问) B.颠坠崖谷(有时)
C.有土寇(恰好) D.如是千百遍(日子)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出门则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醒能述文者
B.考区域真无马耶
C.自练乡兵与角孔子曰:何陋
D.使试一村此所谓战胜朝廷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③ 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顾炎武和刘羽冲都是好读书之人,但他们学成的结果截然相反。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最后两句子请作赏析。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来源:2012届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