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2届上海市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
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
C.ATP为Na+进入神经细胞提供能量 |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
②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
③仅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④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⑤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
A.①②③⑤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 |
中心法则是由Francis Crick提出的,后来有所发展。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地描述生物遗传信息传递途径的是 ( )
下列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中,不具专一性特点的是 ( )
A.抗原与抗体 | B.膜蛋白与磷脂 | C.酶与底物 | D.神经递质与受体 |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所测得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
B.图甲中在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
C.图乙中Tb和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高 |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
某科学研究小组获得了菠菜的胡萝卜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橙光照射,并对光吸收测定和层析后色素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4条 |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1条 |
人的ABO血型可以通过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的凝血反应来确定。某人的凝血反应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人血液可以捐献给A型和AB型血的人 |
B.此人双亲有可能是A型血和0型血 |
C.此人既不能接受A型血也不能接受B型血 |
D.此人红细胞膜表面存在A凝集原 |
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A、C试管内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向B试管内加入2mL蔗糖溶液,再按下图所示步骤操作,最后分别用班氏试剂检验(加热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B.A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A试管内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D.B、C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下图所示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某一天内的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化合物的数量变化。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 )
A.c→d段(X),b→c段(Y) |
B.d→e段(X),d→e段(Y) |
C.d→e段(Y),c→d段(X) |
D.b→c段(Y),b→c段(X) |
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A+U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的G+C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
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发热和寒颤 |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
C.寒颤和出汗减少 |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
下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
A.②处发生三羧酸循环 |
B.①处产生ATP |
C.②处产生二碳化合物 |
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 |
下图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的雌性高等生物的一个细胞相关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与细胞分裂图所示的含义不相符的是 ( )
A.该生物是动物,因为无细胞壁、有中心体
B.乙细胞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C.该生物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配子
D.若戊细胞中1号染色体上携带有基因A,则7号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应有基因a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实验处理 |
注射活的R型菌 |
注射活的S型菌 |
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 |
注射活的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 |
实验现象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
小鼠不死亡 |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的关键现象是第4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到S型活细菌
B.对第4组实验的分析必须是以1-3组的实验为参照
C.本实验说明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
D.本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
如果某基因的中部替换了一个核苷酸对,不可能的后果是 ( )
A.无法形成翻译产物 | B.翻译在替换位置终止 |
C.翻译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 D.翻译的蛋白质完全正常 |
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因为该项措施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
B.基因重组可以通过产生新的基因,表现出性状的重新组合 |
C.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D.若DNA中某碱基对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肯定会发生改变 |
营养物质是指能够满足生物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 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
C.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 D.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
图4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结构2的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C
B.食用含碱性物质的食物时,A的pH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C.C的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将会减少
D.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导致A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在整个过程中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不包括( )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如果一个健康人在受到惊吓后的收缩压>140mmHg,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恢复正常,在下列反射弧中,②应该是 ( )
A.交感神经 | B.植物性神经 | C.副交感神经 | D.感觉神经 |
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驱蚊草的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促融剂等试剂或离心、振动激等方法
C驱蚊草的培育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育,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如图表示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某DNA分子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是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
B.用此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时,必须用相应的限制酶切割运载体,以产生与目的基因相同的黏性末端 |
C.要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缝合”起来,要用到基因工程的另一个工具——DNA聚合酶 |
D.限制酶切割DNA分子时,是破坏了同一条链上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而不是两条链上互补配对的碱基之间的氢键 |
某小岛上有着丰富的牧草资源,人们在岛上放养了20000只小白兔,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小白兔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由于繁殖需要,人们从岛外又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小白兔放养到岛上,且所有小白兔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
A.43% | B.52% | C.48% | D.57% |
下图所示的生物学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具有抗药性基因的害虫在种群中出现的频率A点比B点高 |
B.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不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
C.丙图中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际上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
D.丁图中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
N15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完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 |
将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迎春花插条等分为n组,其中一组浸入清水中,其它组分别浸入不同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同时取出,分别转入不同的烧杯中进行水培,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插条生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代表不同浓度梯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目变化曲线,B代表浸入清水中的插条生根数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插条生根
C.c浓度的NAA溶液对插条生根无影响
D.实验说明NAA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有关植物生理的问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2.5渐变为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左侧或右侧或原始)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当光照强度由5千勒克斯渐变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下先光照5小时,再黑暗15小时后,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左侧或右侧或原始)位置处。为了获得图乙中-50mL/h的数据,则应对甲装置进行改进,新装置为 ,且应在 条件下进行实验。
4.丁图中在1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5.丙图中由同一个细胞产生的葡萄糖到消耗利用,需要穿过 层膜。丙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 a~f代表O2或CO2,图中c,d不可以表示ATP的的去向,原因是 。
关于植物生命的基础、代谢的相关问题
甲、乙两图是某些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代表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
2.参与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形成的重要细胞器是 。某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中,把该细胞器加以破坏,则细胞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可能出现 。 兴趣小组的同学再单独设计了一个实验。在培养洋葱根尖时,培养液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青霉素溶液,则图中标号6结构在子细胞形成时能否形成? 。
理由 。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 ,图乙细胞 。(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人体是一个平衡系统,人体平衡的维持有赖于多方面的调节与控制。下图所示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调节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激素,甲、乙、丙、丁表示内分泌腺,数字表示部分生理活动,其中,激素C的分泌受
H的调控影响。虚线部分表示神经调控)
1.在正常情况下,餐后血糖浓度升高,图中 (用字母表示)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图中除下丘脑之外,还有( ) 内分泌腺活动加强,促使血糖含量升高。(多选)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如果某人突然处在非常危险环境时,人体能通过图中生理过程 (填数字)促使相关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使血糖浓度快速上升。由此可以看出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 调节。
3.图中的调控关系看,E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②③过程表示了人体以 方式调节体温,这种方式在人体处于
环境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5.环境骤热时,写出人体体温调节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如果人体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浆渗透压将变 。写出此时人体调节水平衡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有关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共15分)
Ⅰ.某些遗传病具有家族性遗传的特征,非家族成员一般也是非携带者。下图是关于两个不同家族的遗传病的图谱。其中乙家族患红绿色盲(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该家族系谱图中属于Ⅱ-5个体的旁系血清有 。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 ,原因是 。若图甲中Ⅲ-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 的卵细胞和 的精于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 。
2.图乙中Ⅱ-4的为杂合体的概率 。
3.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 。
Ⅱ.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D)的正常果蝇经过人工诱变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4.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 。
5.若只研究眼色,不考虑其他性状,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6.若基因a和b的交换值为5%,现有白眼异常刚毛的雌果蝇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果蝇所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的比例是XAB:XAb:XaB:Xab= : : : 。(2分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下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
2.从图2可知,控制甲虫体色的A和a这对等位基因的关系是 (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用于检测该多样性的十分可靠方法是测定不同亚种、不同种群的 。
3.如果在种群Ⅰ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 。该来源为生物进化 。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Ⅰ基因库中的
发生改变。
4.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 。由此可知,种群Ⅰ和种群Ⅱ之间不存在 。
5.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 ,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 作用。
回答有关值物生长发育以及杂交育种的问题。
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对生长素做了较多的探究。
取优质高产燕麦幼苗若干,在胚芽鞘顶端以下插入云母片,如下图所示。
1.在图中幼苗的左侧给予光照,结果幼苗 。
2.切取若干光照后幼苗a处的组织块,消毒后,接种到诱导再分化的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浓度相同。 从理论上分析,分化的结果是 ;原因
是 。
3.现欲进行该优质高产燕麦与玉米的杂交研究,可采用 技术,并有可能培育出新的 。
关于生物工程和基因表达的相关问题(共11分)
Ⅰ.取人体的7种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下图
1.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细胞色素C合成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 。图所示细胞中功能最为近似的是细胞 。
A.1与6 | B.2与5 |
C.2与3 | D.4与5 |
判断图中细胞功能近似程度的依据是 。
Ⅱ.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推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插入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
图表示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
2.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将细菌放在含有四环素、氨苄青霉素中培养,属于基因工程操作中的________步骤。在插入外源基因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探究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
(1)步骤:
①将导入外源基因的细菌进行培养产生大量细菌。
②分组:将细菌平均分成两组并标号为1,2。
③培养:___
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并记录结果。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一)表示_________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它构成人体的第 道防线
2.图(二)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其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基础是( ) (括号内填数字编号)。图(二)中, 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在感冒高发季节,对特定人群注射感冒疫苗,则会减少他们的感染机会。从传染病角度看,这些特定人群应看作
科学探究与实验设计
前苏联科学家V.S.Chardkav设计的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如图,步骤如下
① a1——a6、 b1——b6试管中从左往右由低到高注入等量0.0125M,0.025M,0.05M,0.1M、0.2M,0.4M的蔗糖溶液,(各管溶液浓度为:a1——b1、a6——b6)
②植物叶片打洞,取得小圆片若干,a1——a6每一试管加入等量小圆片,放置30分钟,期间摇动数次,并于每一试管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它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轻轻摇动。
③用弯头毛细滴管依次从每组的a试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滴管伸入对应的b试管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溶液,观察蓝色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
说明:如果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如果溶液浓度下降,蓝色小滴将上浮;如果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
请分析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中的实验因子是 。实验原理是
。
2.本实验的观察指标是 。
3.试验中,实验组是 管,对照组是 管,它们之间形成的对照可以看作是
对照。
4.如果某组试管溶液在第②步操作时,植物细胞在溶液中发生 ,刚进行第③步操作时,将发现蓝色小滴上浮。
5.实验结果如下表:
则实验的结论是:
6、若用溶液浓度最低的一组进行第③步操作,发现蓝色小滴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
7、实验操作应在尽短时间内(5min~15min)进行,以减少误差。因延长时间而造成的误差主要来自 。同时实验尽量利用不切伤的组织进行测量。否则切伤的组织会有液体渗出。也会产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