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江苏]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103cm
B.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80℃
C.中学生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3m/s
D.中学生跑完800米后立即测心跳,测的结果为30次/分钟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实验,属于研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一项是(    )

A.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听声音的不同
B.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声音的变化
C.把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从梳子上刮过,听声音的不同
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听声音的变化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   )

A.不可见光时将他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C.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
D.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华坐在甲火车某节车厢的窗旁。突然,小华发现窗外车道上的火车乙向西运动起来,于火车甲、乙可能的运动状态的猜测中不可能的是(   )

A.甲车静止,乙车向西运动 B.乙车静止,甲车向西运动
C.甲、乙均向东运动,但甲车更快 D.甲、乙均向西运动,但乙车更快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鞋子,试穿了一双鞋后,小明站着从鞋柜旁放在地上的小镜子中看到自己穿的鞋,很满意.图中,镜子摆放位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凸透镜前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若物体以速度V沿着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长高,则  (    )                     

A.像也以V的速度长高 B.像以大于V的速度缩短
C.像以小于V的速度长高 D.像以小于V的速度缩短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③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④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正确的是  (    )

A.②④正确 B.②③正确 C.①④正确 D.①②正确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一下应将光屏 (    )

A.靠近透镜 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位置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 ~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
D.5s~7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的叫声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二泉映月》,凭听觉就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是因为二者的__________不同。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响尾蛇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     
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          ,对其进行有效攻击;水是人类
的宝贵资源,在农业灌溉中采用喷灌技术,或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右图为新疆“火洲里的坎儿井”,好处就是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
__________和渗漏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外线具有_______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
的B超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的光合作用把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湍急的河水能使小船顺流而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_能。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__________ 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则A和B处分别是                                                        色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左图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其中涉及到两方面的物理知识:一是利用金属小平面镜             ,能观察到牙齿背面的情况;二是在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先要将它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以免水蒸气在镜面上            形成水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右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同上),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玻璃在       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上图中,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        (选填“前”或“后”)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所示,那么20匝铜丝的长度为           ,铜丝的直径为        μm。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小宇同学拍摄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下图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匀的,如果每隔1秒拍摄1次,轿车本身总长4.5m,那么这辆轿车的速度约为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图中,根据已知光线问出未知光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S点是水中鱼所在的位置,S’点是人的眼睛在A处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请完成此光路图。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体温计上的读数是     ℃,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6℃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和   ℃。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上图所示,汽车以速度表显示的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秒表显示的      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写出如图18所示的几个实验所揭示的物理道理:

甲:                                                                     
乙:                                                                     
丙:                                                                     
丁: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经历中,我们所经历的如下探究中,与 “测量细铜丝直径”方法相
同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装满水的玻璃杯还放多少大头针      ②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③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④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⑤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⑥测一测你的听觉的频率范围
⑦观察水的沸腾                      ⑧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
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⑩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情况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       靠近;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的。
(2)在下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3)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丙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           0C左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 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_________的位置,同时还说明            ;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据表中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第一次
9.0
8.9
第二次
13.4
13.6
第三次
15.0
15.0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下左图),其中在B上应放置: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可以通过                             把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              和           
(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会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



 

 

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来源:2011-2012学年南京教育专修学校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13
到站时间
——
16:11
20:11
8:04
发车时间
14:40
16:16
20:23
——
14
到站时间
9:30
7:23
3:14
——
发车时间
——
7:28
3:26
15:45

 
他了解了13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14次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齐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 462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
(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为_____        __。
(3)中途13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