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山东]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zhàn(   )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         
            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会在文化的熏陶下变得厚重而雅致。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淀                  zhàn(   )放                        
(2)在下面原句上修改病句。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3)仿照画线句子,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如锣鼓、风筝、书法等),补写句子。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   ) 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②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    ) ,必须好好活着。
③小时候,我常伏一窗口 (    )   ——山那边是什么呢?

A.①踩②延长③瞎想 B.①探②延续③痴想
C.①探②漫长③畅想 D.①踩②继续③幻想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
C.《紫藤萝瀑布》为了告诉我们花和人一样总是要遭受不幸,你无法改变。
D.《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人一个哲理: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只要一步步战胜小困难最后一定能够战胜巨大的困难。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句填空。(8分,每空1分)
(1)“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
(2)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3)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
(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   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阅读
《繁星》、《春水》中的诗篇表现出诗人对于________、________、自然的见解
冰心的《繁星》诗中发人深省的格言式小诗触目皆是,如“成功的花,_________!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           _____,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下列各题。
(1)小宁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4分)
公用电话 长途直播   新款手机 震憾上市
(某公用电话亭)         应改为           
(某手机专卖店)         应改为           
(2)京杭大运河曾经给千年古县——临清带来几百年的富庶和繁华,而今这条运河的漕运已经成为历史,日益狭窄的河面上风光不再,还经常有各种垃圾漂浮物,令人痛惜。为了保持河水的洁净,市容部门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代写一句恰当的标语。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
1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2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采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3“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4“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邢块岩石“吗?”
5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6“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7  一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最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8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请你用10个字左右说出这段选文叙述的事件。
当“我”迈第一步时,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导致“我”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的这位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识字、写字,要整段、整篇地背诵文章,你有没有背不过来、写不完的感觉?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想法?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 风
老 舍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③所谓春风,似乎应当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的传送花香,同情的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④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千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苏杭的春天应当没有这不得人心的风吧?我不准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个地方去“避风”呀!
请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本文是写春风的,可是为什么前文却用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济南、青岛秋天的美丽呢?试谈谈自己的认识。
请仔细阅读第④节,看看济南与青岛两地的春风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作者在文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其表达效果。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童趣》选段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下列各句划线的字。
(1)如鹤唳云端(        ) (2)出神(         )
(3)丛草为林(       )      (4)正浓(         )
指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A.其: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蹲其身,使与台齐
B.为:以丛草为林二虫尽为所吞
C.以:徐喷以烟以虫蚁为兽
D.于: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

请翻译下列语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
这篇短文后来形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
“虎求百兽而食之”中的“求”应解释为(      )

A.要求 B.寻找 C.追求 D.哀求

把“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一句译写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儿子敢吃我,这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B.今天如果吃了我,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C.如果您今天吃了我,这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D.今天您儿子吃了我,这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来得更猛。现在,你走进了初中校门了,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情然发生变化了吗?请你选择某一方面,与你小学时进行比较,以“我在变“为题写一篇作文,篇幅不少于600字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