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 2

(河北省2011)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小题。门分 )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多。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高处不胜寒。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来源: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 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小题。(4分)
  过零丁 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2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来源: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 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赏析(4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2分)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来源: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 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来源: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 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阅读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分)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2分)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来源: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 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湛江2011)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 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 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边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来源: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 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社日①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⒒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⑴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
⑵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来源: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 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⑴"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
⑵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 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 的志向。(4分)

来源: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 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浙江舟山2011)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来源: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 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