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山西]山西省忻州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物理卷1

诗句“满眼波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地面和山 B.山和船 C.船和山 D.河岸和流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 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达到M点,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路程不同

来源:2012届江苏省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速度v跟时间t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哪一个图表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来源:2012届江苏省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关系是x=16t-4t2,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A.1 s末 B.2 s末 C.3 s末 D.4 s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力学中,力是基本概念,所以力的单位“牛顿”是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因为1 N=1 kg·m/s2,所以力的单位牛顿是导出单位
C.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
D.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跳高运动员在蹬地起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大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
B.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
C.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所受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球和墙壁间无摩擦,绳的拉力为T,墙对球的弹力为N,当细绳的长度缩短时

A.TN都保持不变
B.TN都增大
C.T增大,N减小
D.T减小,N增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球,电梯中有质量为50 kg的乘客。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轻质弹簧的伸长量是电梯静止时轻质弹簧的伸长量的一半,取g="10" m/s2,这一现象表明

A.电梯此时可能以0.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也可能以0.5 m/s2加速度减速上升
B.电梯此时一定是以5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电梯此时一定是以5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不论电梯此时是上升还是下降,加速还是减速,乘客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小一定是250 N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5 s时间内只受到力F的作用,力F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则质点在

A.第2 s末速度方向改变
B.第2 s末加速度为零
C.第4 s末速度为零
D.第4 s末回到原出发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质点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的事实和合理的推论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一直匀速运动下去
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
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
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0
B.若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0
C.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0
D.若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一定为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把一个木块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木块A和墙壁之间用一个水平的轻弹簧连接。长木板B在恒力F作用下稳定后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轻弹簧的弹力为F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T
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T
D.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FT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45 cm、3.70 cm、6.75 cm、10.60 cm、15.25 cm、20.70 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2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2=_______m/s,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m的大小满足M______m的关系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确定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他应该作a与________的图象。
(3)右图为该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一个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斜面倾角为30º,如图所示,求物体所受摩擦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质量m="2.0" kg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个足够长的倾角为37º的固定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做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取sin37º=0.6,cos37º=0.8,g="10" m/s2)求:
(1)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小物块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 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 s时到达高度H=64 m处。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