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吉林]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夏都之一,是2014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读图1,据此完成1~3题。

关于索契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里海之滨 B.位于波罗的海之滨
C.位于咸海之滨 D.位于黑海之滨

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
关于其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大陆内部,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
②临海,冬季有增温增湿作用
③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
④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
②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
③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
④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据世界核能协会统计,全世界共有443座核电站正在运行,总装机容量近3.69亿千瓦,美国、法国、日本位居前三位。据此完成4~6题。
关于核电开发评价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核能发电的优点是:原料运输量小,发电量大,地区适应性强
②核能是清洁能源,无废弃物污染,市场前景广
③核电开发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求高,但核电站建成后,发电效益大,积累多
④在临海地区布局,对于核废料和冷却水的处理十分便利,几乎无隐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针对日本核电事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表述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应严禁建核电站
B.要加强日常检查,强化管理,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C.核电站建设应远离地震带,一经发生事故,立刻深埋废止
D.核电站周围应建设大型的防波堤,建设沿海防护林带,防止海啸、风暴潮对其破坏

关于世界核电站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迅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②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数量有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③核能资源储量丰富,能量密集
④太阳能、生物能开发的经济价值低
⑤核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⑥核电地区适应性强,开发便利,便于管理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中国某区域图(图2),据此完成7~9题。

关于a、b河之间分水岭的南北两侧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的描述正确的是

A.北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山麓植被为温带草原
B.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麓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北侧a河流有结冰期,南侧b河流无结冰期
D.北侧平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南侧平原粮食作物

以冬小麦为主
关于图中甲处和乙处河谷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处内力作用表现为岩块下陷,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沉积
②甲处内力作用表现为断层,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
③乙处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上升,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
④乙处内力作用表现为断层,外力作用表现为流水沉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关于图中a、b河所在地区的生态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a河所在平原由于过度垦荒,荒漠化严重
B.b河所在平原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
C.a河所在地区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D.b河所在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严重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图3),据此完成 10~11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示季节印度半岛为旱季
B.图中寒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
C.①附近沿海可能形成渔场
D.图示季节马六甲海峡海水由东南向西北流

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图4),据此完成12~14题。

图中此时长春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晴朗 B.降雨
C.降雪 D.以偏北风为主

下列城市中,月平均气温和相应月降水量符合图4所示季节的是

A.孟买——28℃,6 mm
B.旧金山——14℃,51 mm
C.巴黎——3℃,35 mm
D.莫斯科——20℃,75 mm

长江中下游地区未来天气变化最可能是

A.气温下降 B.气压降低
C.气温升高 D.阴雨绵绵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点正北,O点太阳高度为20°。据此完成15~17题。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是

A.20°N B.0° C.10°S D.20°S

当北京时间为15点时,旗杆的影子朝向

A.正南 B.正北 C.东北 D.东南

图示季节,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A.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天气特点是温和多雨
B.我国华北地区农民正准备收割小麦
C.澳大利亚农民正忙于给牧羊配种和剪羊毛活动
D.我国从中东返回的石油运输船在北印度洋航行中顺风顺水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读“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图”(图6),据此完成18~20题。

科技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是
①能源的种类不断增加               ②能源的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
③非可再生能源变为可再生能源       ④各种能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据图判断,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应使安装发电装置的风塔高度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海洋和陆地上相同 D.据图无法判断

有关海上和陆地风速叙述正确的是

A.风速差距由地(海)面向高空增大 B.在120米高度,风速差距最大
C.陆地风速较小是地物阻力造成的 D.海上风速较大是海浪的推动作用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21~22题。
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

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运输成本提高 B.失去了技术优势
C.原材料成本提高 D.失去了政策优势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读图7,据此完成23~25题。

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有
①气温   ②降水量   ③土壤   ④风   ⑤山地海拔高度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关于我国林线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林线高度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我国林线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海南省
C.同纬度地区,西北比东北林线高
D.林线高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多林线越高

关于我国林线高度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北方林线低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
B.青藏高原南部林线高与西南暖湿气流有关
C.西北林线比东北高是因为西北干旱
D.图中有些地区的林线高度只是理论高度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图8),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西三角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相比的优势条件。
(2)分析说明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意义。
(3)分析说明黄河A段的特殊水文现象及发生时段。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8

 

材料一 椐新华社报道,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亿人。常住人口总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西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祖国大陆人口数据见下表。

                   


项目
总人口
年龄结构(%)
每10万人大学程度人数(人)
城镇人口比重(%)
0~14岁
15~60岁
60岁以上
2000年
12.66亿
22.89
67.15
9.9
3611
36.09
2010年
13.39亿
16.6
70.15
13.26
8930
47.1

 
材料二 2011年9月21日消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宣布首次与一家中国企业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对解决世界饥饿问题的积极贡献再入人们视野。
(1)分析材料一中反映出的我国人口问题及相关成就。
(2)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分析说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3)分析说明面对世界性粮食短缺问题,我国应该采取的积极对策有哪些?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个地形区气候特征差异并说明原因。
(2)分析说明乙地种植业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说明甲乙两个地形区地势演化趋势及原因。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27日,互联网上的一条消息将天山北坡再次纳入人们的视线:《新疆天山北坡区域综合发展规划》完成并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就在此前一个月,由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将该地区列入18个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诸多利好因素显示出天山北坡已经有了新的战略地位——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 图1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简述新疆干旱气候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简述新疆城镇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具体说明材料一中提到的“诸多利好因素”,包括哪些因素。

来源:2012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